APP下载

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探索

2020-11-06陈妮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体系建设

陈妮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能源使用和企业能源管理现状,阐述了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发展,研究了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施,并探讨了将能源管理体系与管理工具相互的融合,最后总结了对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能源管理体系;体系建设;管理融合

一、背景

能源是人类生存与生活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8.6%,但能源消耗占世界的19.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1]。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高耗能行业加速发展,建筑和生活用能大幅上升,我国工业总体尚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方式,资源能源消耗量大,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一些中小企业的能源管理仍不够科学系统,普遍存在计量器具不完善、不检定,缺乏有效的能源管理制度,用能设备运行维修保养较差等问题[2],迫切需要一套科学、规范、系统的能源管理体系。

二、能源管理体系的发展

自ISO 50001:201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发布以来,该标准即为全球各组织提供了一种有效管理能源绩效、监测能源成本以及实现减排目标的战略工具[3]。201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对ISO 50001进行了修订,引入ISO的HLS结构,不但使其与ISO9001和ISO14001等其他体系标准更好地兼容,而且更加符合不同行业、组织对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目前,ISO50001:2018已于2018年8月发布。

我国从2002年开始探索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国家标准,经过相关机构多年研究,构建了中国能源管理体系系列标准。目前已发布的标准包括GB/T23331-2009\201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29456-2012《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等11个标准。2013年起,国家认监委组织制定行业标准《能源管理体系 XX行业认证要求》(RB标准),目前已完成24个行业,并将持续更新,与GB/T23331共同作为认证依据[4]。

三、能源管理体系的建设

我公司为卷烟工业企业,近年来随着卷烟工艺要求和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能耗呈逐年上升态势,能源管理工作面临巨大压力。公司下属五个卷烟厂,能源管理基础和体系建设情况参差不齐。且《烟草行业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方案》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都对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提出了要求。因此,建立能源管理体系迫在眉睫。

1、总体策划

成立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和小组办公室,明确管理职责和最高管理者承诺;制定公司《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推进方案》,明确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和具体要求;公司、工厂两级针对能源管理人员和主要用能岗位人员分别开展培训,包括新标准学习、内审员实操培训、能源法律法规和节能技术学习,并制定了能源方针。

2、文件编写

在公司综合管理体系手册中整合能源管理体系的内容作为统领,各工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工厂能源管理体系分手册;公司统一制定《能源评审管理办法》、《能源绩效参数与基准管理办法》、《能源绩效监视与测量管理办法》等11个程序文件;各工厂制定工厂级、部门级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3、能源初始评审

根据企业基本情况,确定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完成组织环境分析报告,识別能源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用能数据的汇总、分析和现场调研,核查企业的能源管理现状;划定主要能源使用区域、系统、设备、岗位人员;识别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 并进行排序;制定控制措施或管理方案,改进能源绩效。

4、体系运行

根据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和公司程序文件要求,选取适用的公司级、工厂级、部门级、车间级能源绩效参数,并根据能源评审报告制定能源基准值;结合能源基准综合考虑工厂生产情况制定能耗目标指标。对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运行过程进行控制,并对主要绩效参数和目标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监测、评价。

5、检查

企业管理部每年初制定方案对体系审核进行统一策划,公司和工厂分别组织开展一级和二级内审,能源管理体系主控部门结合能源检查开展专项审核。审核结果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通过管理评审为最高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四、管理融合

1、目前很多企业为了规范企业管理、提高管理绩效,都同时建立了质量、安全、环境、能源、测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流程不畅,表单繁杂、重复管理等情况。为此有必要对这些管理体系进行融合,建立全面覆盖的综合管理体系,再有新业务发展和管理体系的需求,就通过扩展综合管理体系去实现[5]。借鉴ISO管理体系文件总体构架,形成一套统一的由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构成的体系。如我公司十二个能源管理文件中,三个是新增的能源管理特有的,其他9个都是与其他体系共用,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效率。

2、能源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工具的融合

随着政府对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大部分企业已经建立了能源管理制度,并采用了一系列节能管理工具,如能源审计、节能评估、节能诊断、节能监测等[6]。这些方法各有侧重,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规范性,不便于实际操作,节能潜力也无法充分挖掘。建立能源管理体系,要搭建起一个大的框架,引入了系统管理和全过程管理的理念,整合各种能源管理方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便于企业规范各项能源管理制度、协调各类能源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通过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机制,确保能源管理制度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有效实施。

五、结语

1、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性工作,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精心策划、统一部署、宣传教育。从上到下动员起来,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充分落实新版标准中领导作用与承诺的要求,确保资源到位,全体干部职工树立节约能源人人有责的意识,为节能工作献言献策。各单位要通力配合,相互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共同推动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建设、运行、持续改进。

2、跟管理要效益,要效率。一方面促进各项管理体系间的融合。简化业务流程,减少文件数量,精简记录表单,提升工作效率,推进管理创新。另一方面把能源管理体系和能源审计、能效对标、节能监测等工具和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等工作融合起来,把技术节能和管理手段融合起来。真正做到提高效率,降低能耗。

3、做好节能工作,一方面是履行社会责任的有力体现,另一方面也是企业自身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经过国内外多年实践,能源管理体系在帮助用能单位规范能源管理,降低综合能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他计划-执行-检查-改进的思路,也能报保证能源管理绩效持续改进。新版ISO 50001标准也更便企业理解使用。政府部门的重视和企业自身管理要求的提高都会推动我国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付万师.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探索[M].质量与标准化.2018.06.

[2]秦萍.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低碳时代的必选项[J].中国船检,2010(6).

[3]周湘梅. 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M].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4]常云,张敏.烟草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实施与探索[M].现代经济信息.2019-1994(C).

[5]李燕,尹晓敏.能源管理体系标准换版概述[M].质量与认证.2019.1.

[6]李庆生,张恒晨.国有能源企业管理体系融合探析[J]中国石油企业.2019.12.

猜你喜欢

体系建设
教学资源数字化体系建设与应用研究
高校后勤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对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建设问题的思考
浅谈工厂化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浅谈风力发电企业培训体系建设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唐山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警犬使用法制化体系建设初探
汽车服务类专业学生实景“4S店”实训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
基于风险管控的工程合同管理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