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管控
2020-11-06吴恩进
吴恩进
摘要:电力工程建设,关系到经济发展,因为电力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为人们提供可靠的电力服务,才能保障生活、生产的顺利开展。因此,在进行电力工程建设施工时,就需要加强对质量的管控,确保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可靠。对此,本文首先分析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然后反思目前管理中的常见问题,最后提出加强质量管控的具体措施,希望可以给工程管理人员带来一些参考,推动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取得更好效果。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常见问题;管控措施
前言:
电力工程建设具有很高的复杂性和技术性,其涵盖了电能的生产、输送和分配三个主要环节,涉及到很多不同类型的施工活动,有房屋基建、线路铺设、杆塔施工、电气设备安装等等。在不同的施工环节,质量管理都是不可忽视的,必须要对每个细致环节都做好质量管理,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施工质量,让电力工程建设可以取得理想中的效果。
一、影响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根据笔者实际工作经验,以及业界同仁做出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影响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存在于多个方面,具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其中主要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第一,人为因素。电力工程施工,人是其中的参与者,很多施工环节,都需要施工人员来完成。而在施工实践中,参与施工的一线人员,存在技术水平差异,很多人员并未接受专业培训,并不具备专业技术,因此在施工中可能出现错误操作,进而引起施工质量问题。比如在电力工程的基建项目中,部分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施工时就可能出现问题,进而造成漏水、开裂等质量问题。
第二,技术因素。电力工程具有跨度大的特点,一项电力工程,其跨度可能横跨多个区域,这就导致沿线的地质、地形存在较大差异,进而给施工活动带来不便。在地质地形条件多变的情况下,相应的施工技术也要合理选择,结合地质地形和施工内容,选择合理的技术方案。然而在实际中,存在施工技术选择不合理的情况,在一些特殊地质地形环境下,使用的技术方案不合理,进而最终造成施工质量问题。
第三,材料因素。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还和投入施工的材料存在直接关系。在电力工程建设中,会使用到很多不同的材料,比如水泥、电缆、管材、钢筋、各类电气元件和电气设备等等。这些材料设备,如果本身存在质量缺陷,那么在施工后,自然就会导致工程质量问题。比如水泥质量不达标,就会降低混凝土质量,进而容易引起渗漏、裂缝问题。而电缆质量不达标,那么就会影响到后期的电力输送效果。
第四,其他因素。电力工程建设,还需要关注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环境因素、施工设备因素等。由于电力工程的覆盖面大、跨度大,环境变化较多,部分地区的环境条件不佳,就可能影响到施工质量。而在施工设备方面,如果施工设备自身存在性能不足的问题,或是存在故障隐患,那么在施工时,就容易导致施工不到位,埋下质量问题。
二、当前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控存在的问题
对于电力工程的建设而言,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这需要引起重视。应当立足于施工管理,对相关质量影响因素予以全面控制,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然而在实际工程中,质量管控并未尽善尽美,尚且存在一些问题不足,导致质量问题时有出现。对于当前质量管控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形成反思有效认识。
第一,管理局限于施工,对其他环节的管理不足。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遍布与电力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不论是施工前还是施工后,都存在需要管控的因素对象。但是从实际来讲,部分管理人员在执行管理工作的时候,并未形成全面性的管理,对于质量的管控,局限于施工阶段,对于施工前期和后期的管理较為缺乏,这就导致一些质量隐患无法得到切实解决。
第二,质量管控的针对性不强,未能针对相关因素实现合理控制。不同的影响因素,给电力工程质量带来的影响并不相同,因此在进行管理的时候,也需要体现出差异,实施个性化的质量管理。然而从当前管理实际来看,针对人为因素、技术因素、材料因素等方面的质量管理,存在雷同化的问题,也就是对于不同的影响因素,管理手段雷同相似,并未制定个性化、差异化的管理策略,这就会降低质量管控的整体效果。
第三,质量管理手段落后,缺少先进技术的利用。从时代发展来讲,近些年产生了很多先进技术,这些技术对于管理工作的变革发展,能够形成有效支撑。在这样的环境下,就需要依托于先进技术手段,对质量管控予以创新,推动质量管控的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然而从实际来讲,目前在质量管理中,很多时候还是局限于传统模式,对于一些先进技术缺少利用,从而导致质量管控的整体效果不佳。
三、强化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控的措施方法
鉴于目前电力工程质量管控面临的问题,以及多样化的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管理人员要从根源上对其引起重视,对质量管控工作不断创新,构建起更加高效的管理模式。
(一)扩大质量管理实现全面覆盖
质量管控的开展,不能只是针对施工环节,还需要对施工前和施工后形成重视,让质量管控全面覆盖,确保能够取得理想的质量管理效果。首先,在施工活动开始前,对于一些准备阶段的工作,就要加强质量管理。比如技术方案设计,就需要对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与适宜性进行审查,确定技术方案的质量水平,以及方案中是否存在技术问题。而对于施工前的材料采购,也要加强质量检测,确保采购的材料质量达标。此外还要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一定的技术培训,提高其施工专业性。其次,对于施工环节,也要进一步增强质量管控,比如要对施工人员的现场施工操作进行指导管理,尤其是一些重点环节,更需要安排技术人员现场监督,确保施工到位,避免出错。最后,对于施工后,一方面要做好养护工作,比如对于混凝土的施工,在浇筑完成后就要及时养护,避免出现开裂、蜂窝麻面等情况。另一方面,要对电气设备做好调试检测,确认电气设备的安装质量。
(二)结合质量影响因素针对性管理
电力工程建设中,对于质量的管控,需要对具体的影响因素形成关注,并且针对不同的因素,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比如对于环境因素,在质量管控过程中,就应该先进行环境因素的影响评估,评估不同环境因素给施工质量带来的影响,然后根据评估,来对环境因素予以控制和处理,避免其影响施工质量。而对于材料因素,则可以从采购、运输、入库、使用这几个方面切入,分别构建起管理计划,实现阶段性、层次性管理。对于其他的电力工程质量影响因素,也要按照这样的模式,结合相关因素的具体影响,制定合理的质量管控措施。
(三)借助先进技术辅助质量管控
电力工程中的质量管控,需要紧跟时代发展,将一些先进的技术利用起来,构建起信息化的质量管理模式。比如,可以借助无人机技术,构建起无人机航拍监控模式,对于施工现场,可以利用无人机搭载摄像设备,对施工现场进行整体拍摄监控,这样可以实现管理全覆盖,不容易出现遗漏。此外,对于输电线路、电气设备等,可以通过红外仪器、无线检测技术以及电气试验等方面,对线路、设备的质量进行检测。另外,还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VR技术等信息技术辅助质量管理,推动质量管控的信息化构建。
四 结束语:
质量管控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保证建设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而在目前质量管控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引起重视,通过扩大管理覆盖面、针对影响因素实施管理,借助先进技术辅助管理,全面提高质量管控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韧.浅谈电力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J].名城绘, 2019(7):274-274.
[2]张国栋.浅谈电力工程管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策略[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017):391.
[3]王义.输电线路在电力工程基础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浅谈[J].数字通信世界, 2018(09):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