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概论”课如何贯彻爱国主义教育

2020-11-06刘晓敏

现代营销·理论 2020年12期
关键词:概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文化

刘晓敏

摘要:引导大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贯穿“概论”课程课堂授课和实践环节的全过程,要结合国内外重大时政新闻;坚持爱党、爱国和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等方面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放飞青春,实现自我。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文化;大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2018年,经过修订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理论上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四个自信”,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这门课重点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引导在校生树立“四个自信”,担当历史赋予他们的责任。

“概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爱国主义教育要贯穿于该课程教学和实践的全过程,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结合国内外重大时政新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在授课过程中,联系了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我们的国家之所以取得如此重大成就,与数以亿计的人民努力奋斗,勤奋爱国分不开,2018年冬天,我有幸去北京参加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成就展,看到四十年来国内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作为一名思政课老师,真的为我们国家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我在2019年夏天去了毛主席故乡,有幸亲眼目睹了毛主席从少年到青年走过的足迹,可以说,熊熊爱国之心一直在他心内燃烧。在讲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一章时,结合《厉害了,我的国》这部电影,告诉学生,“厉害了我的国”虽然能够一时的给大家带来幸福和安心,但是大家不能就此安逸满足起来。而是要时刻有危机意识,这样的话我们的国家才会越来越强大,才真的是厉害了我的国。这部影片充分展示了我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使大学生充分热爱自己的国家。

二、坚持爱党、爱国和社会主义相统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的爱国主义,始终围绕着民族富兴、人民幸福而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的命运、党的命运、祖国的命运是紧紧围绕在一起的。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节时,总书记一直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在2020年上半年,我国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大的疫情,在党的领导下中,全国人民迸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蔓延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短期内在我国基本消灭,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结合,爱国主义才富有生命力。

三、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作为重要落脚点和着力点。在讲授《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这一问题时,可引导学生关注香港“国安法”的颁布实施对香港安全的重大影响,使大学生深刻领悟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要教育引导大学生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民族团结,维护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旗帜鲜明反对分裂国家图谋、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筑牢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在讲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问题时,可结合《辉煌中国》节目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悬崖村脱贫的视频,让大学生直观感受我们党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和帮助,中央扶持,地方支持,各族人民相互尊重,共同进步,我们的国家才取得的巨大的成就,从而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名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思想。

四、从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入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提供了条件。我们要从我们民族积累的文化中汲取营养,吸收文化精华,展现我中华民族的精神魅力。新时代,我们要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需要我们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下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国家观,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在讲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部分内容时,可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论述,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要讲清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弘扬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增强价值观自信和文化自信。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创新新时代改革精神,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教育学生要讲仁爱,严守诚信、崇尚正义的新时代价值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总之,只有抓住《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2018年修订版与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的紧密结合的特点,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授课的全过程,才能更好地上好这门课,达到我们的教育教学目的,让我们新当代大学生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复兴,放飞青春,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绚丽的华章。

参考文献:

[1]徐家庆.大学生理性爱国的教育与引导[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26- 29.

[2]习近平.在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2-26(1).

猜你喜欢

概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文化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艺术概论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艺术概论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