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在财务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探讨

2020-11-06马玮

现代营销·理论 2020年12期
关键词:财务会计应用策略信息化

马玮

摘要:无论是行政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在日常运营的过程中都要进行财务会计工作,以便保障资金的合理流入与流出,避免出现运营风险。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理念与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加强信息化的应用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财务会计工作中信息化的应用,以期为相关同仁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词:信息化;财务会计;应用策略

引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已成为各领域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加快信息化建设是各行各业如今都在做的一件事。财务会计工作无论在哪个行业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实现财务会计信息化是必然的,也是促进这项工作进一步发展主要途径。不过,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信息化在财务会计工作中的应用状况并不是太理想,其价值未能充分发挥出来,所以需要相关人员能加大对信息化应用的研究,探寻合适的应用策略,这样才能更好推动社会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

一、财务会计信息化内涵

信息化在财务会计工作中的合理应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财务会计信息化的实现,其主要是将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融合,通过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来辅助财务会计工作的开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极大提高财务会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使企业或政府的运营水平提升,更好地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在企业或政府部门的发展过程中,通常会有许多需要做出的决策与判断,而有了准确、全面的咨询信息,可以大大提高决策或判断的正确性,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

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部门,在财务会计事务的管理中,都可以通过合理应用信息化的方式,来有效解决物力、人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此提高财务信息的计算处理效率,使财务会计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与科学化,同时也便于对各项工作监督与管理。不过,要想确保信息化在财务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效果,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相关人员需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构建科学与完善的财务会计管理监督体系,并加强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

二、现阶段信息化在财务会计工作中的应用状况

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地快速发展,目前大部分工作的开展,都是建立在数据信息快速传递的前提下进行,所以信息化在各项工作中的应用是必然趋势,而财务会计工作与其他工作相比,对信息化的需求明显更大。对于政府单位或一家企业来说,实际的资金流可以通过财务会计中的数据信息真实反映出来,领导层则可以根据这些数据信息,对当前的工作布局与发展规划进行调整。可见,信息化在财务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府单位或企业的发展,只有不断加强信息化的应用,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才可以保证财务会计中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便于领导层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判断。

不过,从目前财务会计工作中信息化应用的实际状况来看,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如果不对此进行完善,势必会影响到信息化应用的效果。如今,无论是PC端还是手机端,财务会计软件的类型越来越多,里面的功能也更加全面,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只要进行简单记录财务收支信息,就能自动生成财务报表,不但降低了工作难度,也提高了工作质量及效率[2]。但是,许多财务会计人员的信息化应用意识不足,在实际工作中仍然会按照传统的工作模式进行,即便会使用一些财务会计软件,也只是简单功能的应用,对多数功能的使用还存在问题。同时,政府单位或企业并没有构建相关的管理制度,对财务会计工作体系也未进行革新,究其原因是缺乏对信息化应用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比较容易出现财务数据信息管理不规范或泄露等问题,不利于发挥财务会计工作的价值。对于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也不重视,其现有的业务能力与专业素质无法保证信息化应用的效果。

三、强化信息化在财务会计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1.对财务会计工作体系进行革新

根据目前财务会计工作中信息化的应用状况,要想切实改善与提高应用的效果,就必须转变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理念与模式,应对国家财务会计管理法进行深入学习,在实际中可以按照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开展工作,同时企业或政府部门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财务会计工作人员,不管是进行资金申报或资金审核管理,都应及时汇报给上级部门,在汇报中要以实际情况为准,如果在审核与汇报财务报表工作中,出现了问题应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积极处理。此外,要实行责任制度,即财务报表的相关监督要落实在具体的工作人员身上,假如报表出现了错误,就可以快速找到相关的责任人,并找出问题所在,这样既能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可以减少财务会计工作出现失误的次数,保证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同时也能避免一些不良影响的产生。对财务会计工作监控体系进行完善的时候,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点:财务审核机制的缺陷、一人兼多职的现象以及资金授权审核制度不完善等,只有不断完善财务会计工作监控体系,才能让财务会计工作更高效、可靠的运行[3]。

2.建立健全财务会计的信息化管理制度

在新时期,财务会计工作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其内外部环境同样如此,所以财务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信息化管理、会计电算化以及信息化运作的实际情况,对信息化管理制度进行建立和完善,这样既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也能使财务管理权限符合实情。此外,要加强上下级管理部门的沟通,要及时反映与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再次出现。并要加快财务会计工作网上监管及财会系统内的相关制度,以便使其能够发挥出快速交替的作用。

3.提高财务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能力

在财务会计工作中,财会人员是主体,他们是财务会计工作能够顺利、有序开展的基本保障,同时也是信息化应用效果提升的关键。因此,企业应重视财会人员专业素质与业务能力的提高,严格规范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的行为。目前,一些企业中存在人才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如一些工龄较久的财会人员,其工作经验比较丰富,不管是对财务会计工作中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是需要注意的问题,都十分熟悉,但他们大多都存在学习欲望较低、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对于计算机的操作,无法合理使用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开展财务会计工作,对此企业应加强对他们计算机操作水平的培训。另外,还有一部分财会人员,他们对计算机的操作比较熟悉,并深刻了解现代会计政策的发展动向,但由于工作时间较短,相关财务会计管理经验十分欠缺,对此企业可以实行“老带新”的人才培养制度,这样可以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相互学习与进步,以此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能力,为信息化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4]。

4.财务会计信息传递机制的优化

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在财务会计工作中要对部分财务会计数据信息进行公开,其目的是保证这项工作的透明度。对于财务会计人员,还要努力学习财务会计核算知识,可以按照实际工作的需求,分类汇总财务会计核算信息,这样有助于财务跨级工作中信息传递效率的提高。在核算数据与整理报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对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进行及时记录,并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总结错误的原因,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依据,这对于提升财务会计工作的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大大提高了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以及传递效率。

与此同时,在一些财务会计工作中会需要对相关工作内容进行总结与汇报,这时就要有各部门的财务收支数据,因此基于这项工作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应结合实际的工作需求,建立与完善信息传递机制,各部门的财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及使用统一的数据管理器,将整理好的数据进行核对后,上传到财务数据系统中,这样就可以实现对其的共享,对于数据流通性的增强以及数据更新的实现具有积极作用,其核心在于信息化的应用,使财务数据信息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核对,并实现其有效流通。

结束语: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财务会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应进一步提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否则就会容易出现财务信息数据管理不規范或数据信息泄露等问题,给企业的日常运营带来极大风险。根据当前企业信息化应用的实际状况来看,主要存在管理制度缺陷、信息接收传递不及时等问题,所以在强化信息化应用水平的过程中,务必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针对性的应用策略,以此来发挥信息化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圆. 论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流程的优化措施[J]. 时代金融, 2018, 000(008):240-241.

[2]孙辉. 浅议信息化背景下财务会计工作的创新管理[J]. 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 2017(17):86.

[3]王霞. 信息化时代财务会计改革问题[J]. 中国集体经济, 2016, 000(034):130-131.

[4]杨清清. 中小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发展研究[J]. 环球市场, 2019, 000(001):123.

猜你喜欢

财务会计应用策略信息化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浅析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