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有效路径的探究
2020-11-06陈水土
陈水土
【摘要】历史学科素核养心如何落地?本文聚焦“人”的因素,涵育唯物史观;遵循“有序”原则,培育时空观;理性辨析史料,培养实证素养;多元评价历史,提升解释能力;落实人文目标,培养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加以探究。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 有效路径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8-126-0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对一线教师来说,就是探究如何让核心素养目标有效落地。
一、聚焦“人”的因素,涵育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科学的历史观方法论。基本观点是揭示人类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等。根据课标要求唯物史观是诸素养达成的理论保证,在历史学习探究中处于指导地位。
如何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我们认为应将眼光聚焦到历史进程中最活跃的要素——“人”,引导学生亲近历史中的“人”,并从“人”的实践活动来考擦历史的动因,则学生不仅可以触摸到人性温情的历史,而且可以涵育学生的唯物史观。
如在《辛亥革命》一课的革命背景分析中如果学生仅仅根据教材的表述会狭隘地认为辛亥革命之所以爆发仅仅是革命派的推动,但实际上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多种历史因素合力的结果。学生我们在课堂上从五个方面的“人”的活动。一是革命党人举行的广州黄花岗起义的推动;二是武汉当地革命党人的活动如文学社、共进会等组织的活动;三是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的企业家诉求;四是作为统治者清政府的系列政策如 “清末新政”、“镇压保路运动”等材料;五是人民群众的起义活动如1910年发生的长沙枪米风潮等;通过聚焦“人”活动,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让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多种因素导致的一种历史必然,涵育学生唯物史观。
二、遵循“有序”原则,培育时空观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培育时空观必须遵循“有序”原则,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维”依据时空的秩序,梳理事实,建立人事之间的因果联系。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如采用左史右图法、时间轴、图表法、列表法等多种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如采用时间轴就能把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历程,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起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三、理性辨析史料,培养实证素养
新课标中之指出:“史料实证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史料实证作为一种最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素养,课标还专门设置了一门选修课程《史料研读》,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如何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可以从三个方面路径入手:一是帮助学生区分史料,史料一般分为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一般而言,直接史料往往具有更大的证史价值。
二是帮助学生解读史料。解读史料是“史料实证”蕴含的关键能力,要求准确提取关键信息和核心价值,并对所提取的信息做出合理的表达。做到“有一份证据说一份话”。
三是帮助学生推演史料,重现真实的历史,让学生更好理解历史。实证意识的培养重要路径是立足于史料的解读,借助史料,通过合理的分析推论,得出观点,通过典型史料推理分析,才能培养学生科学的实证意识。
四、多元评价历史,提升解释能力
历史解释要求培养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历史解释的能力落地的路径有二:
一是要学生真正参与解释。要以基础知识为出发点,选取少而精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史料,简洁又有思维含量,能够让学生真正参与对史料的理解和问题的思考。如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长期执行的一项政策,通过上述训练分析,学生在回答康熙帝“念生民之本,以衣食为天”的治国原则时不但能回答重农抑商的政策,而且能讲出这一政策在当时对于“家国天下”的积极意义。
二是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笔者认为辨析能力——科学地分析历史、正确地对待历史和运用历史的能力是辨析能力是历史解释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缺乏辨证思维能力,就不可能厘清历史的脉络、提升思维的深度。
五、落實人文目标,培养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人文价值追求目标,课标明确指出历史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应从两个维度落实家国情怀的目标:
一是让学生在了解和认识中华文明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反思历史,关照现实基础上形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通过新文化运动的学习激发青年向上力量,强调青年的责任;借助抗战学习的素材:抗日将领在一次战役时写给妻子的书信,弘扬了同仇敌忾和视死如归的抗战精神等。
二是培养国际意识,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如今世界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家国情怀一方面要让学生形成对祖国和民族的认同,另一方面也增强世界意识,拓宽国际视野。如《世界经济全球化》一课中认识人类在密切联系同时,面临中着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粮食危机、种族冲突、恐怖袭击等种种问题,需要人类共同破解,从而增强历史使命感,涵养家国情怀。
“真正的学习活动就在于把握和领悟知识本身的意义,并能把它们转化自身的能量——智慧”。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中充满激情地呼吁:课堂应被看做师生人身中一段主要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只有师生在课堂教学中逐步理解这一点,才能然让历史核心素养铿锵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