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教多学薄积厚发教学范式推广与实践

2020-11-06孙巧莲

速读·上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教学范式少教多学

孙巧莲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教师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方法,师生角色都发生了革新。然而,在细心洞察之后,教育工作者可以有效地发现经过十年的课程改革,大多数地区、学校的课堂教学定位并没如想象那样发生深刻的变化。所以整体而言,课堂教学改革尚未取得根本性的进展;存在教学形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教师多教少学,不重视学生积累的现状。其突出表现:课堂管制规定学习多,自主学习少,书本知识多。由此可见,初中语文教师并未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初中语文教学并未真正脱离应试教育的束缚。由此,在新背景下,本文从少教多学厚积薄发教学范式推广与实践应用为方向,浅谈如何革新初中语文教学。

◆关键词:少教多学;厚积薄发;教学范式;推广与实践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要再沿袭以传授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实现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改变以往“多教少学、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新形势下,教师应该以少教多学为基本理念,改变课堂教学的顽疾,加强“厚积薄发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由此,下文从浅析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入手分析,为少教多学厚积薄发教学范式推广的可行性提供分析,以此为其实际应用提供相应的策略。

1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1.1并未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现如今的初中语文课堂之中,教师并未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当中,一味地强调知识的传授。首先,大部分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地重视中考升学率,在教学知识时,为了拉进度,通常会以灌输式的方式大批量地教学新知;并且会以机械记忆的方式引领学生累积知识,由此导致学生在课堂之中并未及时地消化、接收信息,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其次,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当中对于教学生成的信息搁置、丢弃。例如,当学生对知识产生错误理解时,教师并未重视,而是以直接纠正的方式应对。因此导致学生的独特感悟得不到重视。最后,语文是以文字为载体的另一种充满人文内涵的学科,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实时地渗透情感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丰富化。但是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忽视了语文教学的多元性和实践性,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现状进行教学,导致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存在低效化等不足。

1.2并未重视学生的积累过程

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中国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向我们传授的重要学习方法、学习理论。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之时,应该基于此做好引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于初中语文学科而言,其以文字为载体,像学生呈现字、词、句、篇,让学生感受文字背后的魅力,感受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知识要引领学生学会积累,但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并未真正体现积累的过程。首先,字、词、句都是初中语文考试的重点,教师在教学时要强调学生的积累、沉淀。但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并未重视学生写错字、词的现象,所以导致目前许多学生存在书写不规范,书写不正确的现状。久而久之,就导致了初中生在考试中不能正确运用词汇,致使其分数不高。另外,对于初中生而言,写作水平的提高是重点,也是难点。而写作水平的提高与积累息息相关,如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带领学生积累佳句,积累正确的写作方法。以此才能够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但是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觉得积累太过繁琐、耗时,所以忽视了好词佳句、写作要素的有效积累,导致了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能力并未在教学之中得到有效提升。致使很大部分学生在写作时出现语言枯涩、词汇贫乏、错别字多、语句不连贯等现象。

2少教多学厚积薄发教学范式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2.1是学生发展的必要需求

教师在课堂上少教,引领学生多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领学生学会以自己的角度审视问题,找到学习方向,找到学习途径,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進而能够促进学生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发现问题能力的发展。另外,在语文学习当中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库。让学生能够通过积累好词佳句,提升自己写作水平;引领学生积累错题,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实现学习水平、语文素养的提升。最后,教师如果能够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才能够真正地实现学生自主化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真正地爱上语文课堂,进而,为其以后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能够真正融入课堂之中。

2.2是语文教学革新的根本

对于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其课堂教学模式缺乏趣味性,课堂教学缺乏主体性,导致学生长时间在如此枯燥的课堂上丧失了语文学习的兴趣,无法真正地融入语文课堂,就连背诵相关知识都是以应付考试,提升考试分数为目的。新课程理念明确要求的初中语文教学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感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应有效地将少教多学厚积薄发教学范式,引入初中语文教学之中,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如在课堂上真正引领学生思考,让学生经历、感受、体悟的过程,进而让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实现自我成长。另外,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够有效地引领学生积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教会学生习得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让学生在课堂上重视积累、在课后愿意积累,以促进其学习能力、写作水平得到质的提升。正所谓量变发生质变,只有引领学生不断地积累才能够实现质的飞跃。不仅如此,教师如能真正将少教多学教育范式,引入教学之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营造和谐氛围,促进学生交流,进而提升学生表达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以此间接地推动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促进初中语文的革新。

3少教多学厚积薄发教学范式推广的策略

3.1在研读课文中引领学生积累

要想实时地将少教多学厚积薄发教学范式推广于初中语文教学当中,教师要回归课本,引领学生爱上文字,让学生在研读课文之中学会积累。首先,教师要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要从熟读课文开始,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自己发现问题,以此实现知识的体悟、知识的深刻理解,进而潜移默化中实现积累过程。因此才能够真正推动少教多学、厚积薄发教学范式的推广。其次,当学生在学习新课时,通常会有自己难以认识或者较少接触的句子内容,基于此,教师要对这部分内容要做好引领作用,引领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学习,达到以新的内容来丰富原有图式,革新原有图式的效用。进而让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同样也丰富了学生的认知。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部编版七年级内容“济南的冬天”时,这篇课文以其独特的语言展现了不一样的济南。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领学生研读课文,发现描写景物和地域的一些优美的词句,让学生在感悟句子之美中,引领学生以先勾画,后誊抄的方式,丰富自己的积累本,以此实现知识的扩充。

3.2在自主学习中启发学生积累

自主学习模式是新课程理念下,推广少教多学范式的真正途径。首先,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等教学新设备,有效地构建语文学习情境,引发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其次,教师再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思考,引领学生抓住学习方向进行自主探索。在学生的探索过程当中,教师启发学生积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样也能够让学生在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的同时,在实践过程当中学习新的描述方式和表达方式,进而让学生在体悟过程提升学习水平,增强语文涵养。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部编版七年级语文“天净沙秋思”时,此篇文章以简短的古诗呈现不一样的意蕴,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体会才能够引领学生学会凭借注释以及意象去理解古诗的意思。在引领学生品味秋思时,教师要学会引领学生积累秋思中表达的一种哀伤寄托,以此实现学习过程的自主化、积累化。

3.3在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积累

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而也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营造和谐的氛围,也能够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使之产生思想碰撞,促进其全面发展。首先,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需要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分组,实现真正的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促进学生交流沟通,让学生思想产生碰撞,这样才能够产生新的、不一样的东西,以此为学生的积累打下基础。最后,教师还可以引领学生分享积累经验,相互学习积累方式,以此有效地引领学生学会积累,提高学生的积累效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部编版初中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这篇文章以叙事为主体,对于学生而言难度适中,所以教师可以有效借助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索,挖掘有效信息。在学生产生思维碰撞之时,教师要做好指导者,以强化的方式加深学生理解和记忆,以此教会学生积累知识。

3.4在探究学习中教学生积累

探究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语文学习过程的趣味性,所以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参与过程当中,感受语文知识学习的魅力。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有效地呈现探索情境,引领学生走入情境之中,感受语文知识的多样性。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基于文本内容找到探究话题,进而以学生完成知识的拓展,让学生找到积累的途径。另外,学生在参与探究活动时,教师要有效地指导学生挖掘探究活动当中的元素,以此达到积累的效果,进而增加学生的知识量,促进学生语文涵养的提升。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时,关于木兰的故事,学生从小会从长辈口中听到,但学生并未系统地去了解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并未接触过以文言文形式呈现的木兰诗,所以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木兰诗时可以开展探究活动,“不一样的木兰诗,你学到了什么?”以此讓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表达方式,进而积累常见虚词、实词的意思。

3.5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积累

语文教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去抓住生活当中的语文知识,进而积累学生生活经验,为学生语文成绩提高打下基础。首先,教师可以基于语文学习内容建立起生活与知识的联系性,帮助学生找到知识与生活的联系。随后,教师在拓展知识环节也可以引入生活化知识,以此丰富学生的见解,让学生能够从多方面去获得语文知识。最后,为了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可以通过手抄报、绘画、记笔记等方式,记录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以此实现积累,促进学生成长。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部编版语文“紫藤萝瀑布”时,紫藤萝瀑布是生活中美丽的一种植物,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领学生去收集紫藤萝的相关故事以及紫藤萝的生长过程,以此让学生在做中去积累知识、经验。

4结束语

简而言之,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只有放手让学生去探究,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才能够有效地引领学生成长。并且,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要实时地引领学生学会积累,让学生明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道理,从而学生在逐步的积累中获得成长,进而增加其语文涵养。

参考文献

[1]成凤.“少教多学”视野下的微课教学[J].江西教育,2020(09):75.

[2]袁梅.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少教多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0.

[3]钟惠平.少教多学:实现历史教学提质增效[J].当代教研论丛,2020(03):98.

猜你喜欢

教学范式少教多学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少教多学”与古诗词教学的整合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