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院校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对策分析

2020-11-06李欢欢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李欢欢

摘要:经济学原理是我国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开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经济问题。为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可以从高职高专院校经济学原理的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师教学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对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对策。

关键词:经济学原理;问题;对策

一、经济学原理的课程定位与作用

经济学基础课程是三年制高职高专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物流管理、投资与理财等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获取经济师国家资格证书的必修课程之一。选修课程有高等数学、政治等,后续课程有市场营销、商场调研、国际贸易等。

经济学原理课程的培养目标是: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能运用所学的经济学原理解决生活中的经济现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任职岗位所必须的基本经济理论知识和解决相关经济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应的进行经济论文等材料的写作与阅读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经济现象和处理经济问题的能力,为相关的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学习和将来卓有成效地开展经济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融入课程思政,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能力。

二、当前高职高专院校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过于追求系统全面,重点不够突出,教学效果差

高职高专院校经济学原理课程教材多选用普通高等教育经管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但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实际特点,教材内容过于追求系统全面,重点不够突出,案例更新慢,难以激发和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大多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文化课基础较差,尤其对于文科生,对数据统计、图形分析、计算推导并不擅长,涉及均衡价格、弹性分析、国民收入与乘数理论、利益最大化的实现等内容时,学生们容易出现学习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高的现象。再加上有些学生本身学习自觉性较差,又缺少课前预习,导致本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二)大都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教授经济学原理课程的许多教师依然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单一,单纯地讲授《经济学原理》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讲完后让学生做习题、改习题和背习题,讲授时只是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并没有真正去关注学生是否听得懂、学得会,更没有关注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尤其是没有对学生们的经济思维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启发。没有把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融入课堂中来,不符合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要求,也就无法实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例如,在《经济学原理》第八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内容中,许多教師在课堂上会直接讲授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核算方法等,学生感觉枯燥,缺乏学习兴趣,因为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无法活跃课堂氛围。如果在教师讲授该内容时能用案例导入法,具体地说就是使用案例PPT加上视频作为课程导人,并提前布置课前作业任务,要求学生去网络上查找有关中国经济的相关数据及报道。生活中涉及中国经济的新闻报道还是很多的,例如,“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近五年的趋势及未来展望,可以让学生选择百度或者登陆中国经济网等进行查询。如果学生带着这个作业任务在课堂上听课,其学习兴趣和热情就会明显提升,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我国经济的关注度。

(三)青年教师缺少教学经验,老教师缺少灵活生动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的许多青年教师,均是毕业时间不长的硕士研究生,他们毕业后直接从事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工作,缺少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因此,青年教师应多向老教师学习,要经常互相听课并相互交流,学习他们的教学技巧,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也有部分老教师,面对其多次讲授过的经济学原理课程,课堂上缺少激情和热情,虽然对知识点讲解比较到位,但是不懂得创新,思维不够活跃,讲课风格有时过于呆板,缺少灵活生动,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课堂状态就是,教师讲得索然寡味,学生听得茫然不解,课堂上缺少互动和“欣赏”,致使课堂教学效果欠佳。

(四)纯理论课时多,理论脱离实践

经济学原理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等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学生将来升本深造和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课程相关教师一味地局限于课堂,学生们局限于课本,基本上都是纯理论的教与学,理论化和抽象化的内容过多,没有把课堂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没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意义,加上学生本身对课程的学习信心不足,厌学懈怠,导致高职高专院校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目标未能实现,理论无法指导实践,不能运用所学的经济学原理来解决现实中遇到的经济问题。例如,在《经济学原理》第二章“价格政策”内容中,许多教师在课堂上会直接讲授价格政策的定义、内容、图表等,同学们听得乏味,第一感觉就是学习它没有用处,因为所学内容没有把理论学习与实际实践相结合。如果在教师讲授该内容时能将理论联系实际,并提前布置课下作业任务,要求学生去寻找价格政策存在的现实情况。生活中涉及价格政策的情景还是很常见的,例如,“支持价格”中的农产品价格,可以让学生选择附近的超市进行调查;“限制价格”中的商品房价格及价格政策,可以让学生去售楼部进行调查。如果学生带着这个作业任务在课堂听课,其学习兴趣和动力就会明显提升,也能更好理解价格政策的含义与应用。

三、提升高职高专院校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特点,务实地选择教学内容

要求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并结合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实际特点,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经济学原理》的教学内容包括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两大方面,知识点多不容易记忆,内容抽象,理解困难,所以任课教师在讲授这门课之前,要认真地对教学内容做出合理筛选,把重点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比较而言,微观经济学的内容更贴近实际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得较多,学生们学习起来较为轻松。而宏观经济学是围绕整个国民经济展开的,对高等数学知识要求较高,因此,在课程讲授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能够观察、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简单的宏观经济现象和问题。所以,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所用的经济学原理课程教材,其内容没有必要过于追求系统全面,一切应从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特点出发,可以将教材内容重点放在易学易懂、实际实用的上面来。

(二)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一方面,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引入贴近实际生活的案例,做到可以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另一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讲授方式,时刻关注听课学生的情绪变化,引导学生勇于回答教师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课堂教学中,建议加入“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分组讨论法、问答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教师在讲授失业理论的内容时,可以把学生最为关心的“毕业季就是失业季”的案例引用到课堂当中,结合社会实际,运用最新的数据,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三)教师要注重提高教学综合能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作为一名高职高专院校教师,首先是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其次还要有着高昂的教学热情,再加上灵活的专业思维和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这些都是教师综合能力的体现。也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主动关心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尤其《经济学原理》的教学对象是入学时间不长的“大一”的学生,更需要授课教师的关心、关怀和鼓励。学生学习能力不同,不能只重視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成绩差的学生,要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取得学生们的信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感。另外,备课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精心准备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每一页教案、每一张PPT课件等,切不可敷衍了事,以确保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

(四)高职高专院校要创造实践条件,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只重视专业理论教学,会降低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无法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只重视实践训练,则会降低学生们的理论素养,会影响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学生们对实践的学习兴趣一般都要高于对专业理论的学习。首先,要加强校企合作,给学生们创造实践条件。对于《经济学原理》的教学实践,要让学生到合作企业中进行实习实践锻炼,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其次,学校可以构建仿真实训基地,教师们可以选择“一比一”(一次理论课+一次实训课)的教学方法,一次理论课内容学习后,接着就让学生们在实训基地中进行仿真训练,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结语

结合经济学原理的课程定位与作用,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师教学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分析了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务实地选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创造实践条件等提升教学质量的对策,就是要充分考虑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实际特点,努力把高职高专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好,为培养更多合格的相关专业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 李琳)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