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气污染的环境监测及治理探索

2020-11-06陶瑞萍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2期
关键词:治理策略大气污染环境监测

陶瑞萍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持续推进,现阶段环境污染问题已愈发严重,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不同程度地雾霾情况。大气污染对于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而言,均有着重要的不利影响。本文将针对形成大气环境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提出相应的治理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气污染;环境监测;治理策略

0.    前言

造成环境污染的种类较多,而大气污染是其中最为主要的污染因素之一。针对大气环境监测而言,我国相较于发达国家对其体系的研究及形成较晚,在治理策略也处于刚刚成形的阶段。现阶段,大气污染存在着扩散性的特点,即污染扩散范围大且速度逐渐加快,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治理难度。

1.    形成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所谓大气环境污染,是指大气中的污染物质,超出合理数值,它对生态系统及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重要的破坏影响[1]。下面笔者将针对主要形成大气环境污染的原因,进行简述。

①来自工业生产污染的影响

大多数环境遭受污染的问题,均是来源于工业生产的影响。针对我国工业领域而言,虽然相较于发达国家其起步较晚,但从发展上看其速度极快。也正是受到这种因素影响,致使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显现。即便我国相关法律当中,已明确对其排放值进行了规定,但基于现实因素影响,如监管不力或部分企业没有足够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将工业废料随意排放,致使其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

②来自交通排放污染的影响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提升,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出行交通工具的数量有随之不断增长,公交车、客运车及私家车等越来越多,导致由车辆排放的废气也逐渐增多。在车辆尾气当中,主要包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这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③来自燃料燃烧污染的影响

基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于燃料的使用也相继增多,而在日常生活当中所使用的煤气以及天然气,在燃烧的过程中同样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同时石油等燃料的频繁使用,同样也在加剧着大气污染情况发生。基于煤炭等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数量庞大的硫化物质,而石油等物质的频繁使用,会使二氧化碳含量增多,这些物质流入空气当中后,会逐渐形成温室效应。

2.    大气污染的环境监测内容及方法

所謂大气污染的环境监测,即对大气中的污染物质,进行有效地监测工作,其主要监测内容包括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以及颗粒状物质[2]。

现阶段,针对颗粒状有害物质的监测方法,主要采用取重方法,即使用切割器把相应体积空气当中的颗粒物质,进行有效分离,而后颗粒固体将它吸附在恒重滤膜上面,以此计算出它的浓度和体积。

针对二氧化硫监测来说,其主要是利用甲醛缓冲剂,进行酸盐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抑或采用电解排除等方法,对其进行有效监测。对二氧化硫进行监测,即对硫化物在空气当中,所占据的比重和浓度进行监测。基于大气遭受污染的各种因素当中,二氧化硫最为严重,所以对二氧化硫进行有效监测是十分必要的。

针对氮氧化物的监测方法,其主要是依据它的产生途径进行监测,基于它主要源自工业废气,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且极其容易在空气当中,发生多种多样的化学反应,因此针对它的监测手段,主要是使用化学方法,抑或采用相应仪器进行监测,主要包括盐酸二胺分光光度法等[3]。

3.    大气污染的治理策略

(1)   在大气污染治理策略的制定过程中,笔者是根据污染物质的产生途径来制定的。其主要策略包括以下四项。

重视开发清洁能源,比如风能或太阳能等等,在满足能源使用的基础上,降低污染能源的使用率,继而使污染物的排放量得到有效降低。

(2)   加大立法及监管力度,使相关企业严格依据标准开展生产活动。当前,部分企业在生产过程当中缺乏环境保护意识,致使部分产品未达到相应标准便投入市场。再者,由于忽视超标问题,加剧了大气环境的污染程度。针对以上问题,需要相关政府机构加强立法力度,对于违反规定的相关企业,报以严厉打击的态度。

(3)   明确污染来源,强化环境监测水准。为了避免出现治标不治本的现象发生,首先,需要明确大气污染的产生源头,以便在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其次,相关部门需加强监测水平,以便对污染源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4)   充分使用新型治理技术,以此加强治理效果。比如,可以充分利用遥感技术,即使用计算机处理监测数据信息,以此实现实时监测的目标。同时,它还可以提供精准的数据信息,进一步提升了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有效性。

4.    结论

伴随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现阶段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基与此,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及治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在此过程中,需要积极开发新能源,并加大立法和监督力度,在强化环境监测水准的基础上,充分使用新型治理技术,以此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得已有效保护,并为社会经济得到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孔小禹.关于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检测及对策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9,31(08):22-23.

[2]   彭兰慧.大气污染环境监测及治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4):104-105.

[3]   许小燕.环境检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重要作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4):110-111.

猜你喜欢

治理策略大气污染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浅析公路路基边坡病害的防护与治理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面临的困难以及应对策略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常规治理策略
兰州市成功治理大气污染经验研究
京津冀大气污染的财税政策选择研究
宝鸡市区空气质量变化分析
网络失范言论的治理策略分析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