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生本教育思想,让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充满色彩

2020-11-06许秋静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8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许秋静

摘  要:在小学具体开展数学课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在具体的授课思想上做出有效的革新,加强生本理念的有效贯彻,并在此基础上对具体的授课方法进行创新,通过多种活动的有效实施,让整个数学课堂充满神奇的色彩,也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整体效能更加突出。下面,主要就生本思想支撑下,如何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合理构建进行合理分析。

关键词:生本思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引言:重点关注小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认知基础,规范性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课程学习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兴趣意识,让学生以自主性的学习状态积极参与到课程当中,从而让学生产生较强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其在数学课上的综合学习动力。因此,在今后组织数学课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生本思想有效地落实下去,并在此基础上对具体的数学课活动进行创新。

一、强调以学为主的自主预习

在实施数学课教学活动期间,教师需要在预习环节进行合理规划,根据学生兴趣导向设置趣味的预习活动,让学生围绕具体的课程内容,规范性地参与到对教材内容的有效发掘和探索当中。在预习活动规划组织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积极地践行以学为主的思想,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围绕教材中所呈现的具体授课目标,进行导学案规范性设置,为学生规范参与到预习活动当中提供重要的素材基础。

以“分数的意义”为例,为了让学生精准地掌握分数的概念,教师在实施授课的过程中,则可以进行导学案规划设置,在其中列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案例,如平分蛋糕的模式,在微课预习载体支撑下为学生展示具体的分数模型,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促使其加深对基础数学内容和相关问题的理解与感悟。

二、优化课程文化导入设置

在具体实施的数学课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数学领域文化观念的具体培养要求,在导入环节进行优化设置,让学生能够规范参与课程学习,并全面提高自身在数学课上的综合学习积极性。在导入环节规划设置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的文化素材[1]。如比较经典的数学故事,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数学文化。

比如说,在围绕“小数的认识”组织授课时,为了让学生对小数这一概念在思想层面上形成准确的认识,则可以合理地进行导入规划。根据课程内容优化导入,设置趣味数学故事,引入具體的生活案例,如一斤苹果3.5元,让学生在文化储备支撑下对具体的小数概念内涵和所具有的数学性质进行深入的解读。在导入环节教师也需要重点加强相关数学家故事的搜集,让学生能够形成严谨的数学精神,端正其在数学课上的学习态度。

三、建立直观易联想的课堂情境

在数学课教学实施期间,作为教师需要将生本思想全面贯彻下去,并在此基础上对具体的授课情境进行优化创设,让学生能够在直观的课堂环境通过对具体课程内容的观察和了解,进行思维上的联想,也能够让学生在此基础上产生良好的兴趣意识,助力学生深入参与到数学课的探索当中。一般来讲,在情境创设与干预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先进授课载体的有效开发[2]。

比如说,针对“轴对称图形”相关课程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则可以设置情境,在其中为学生展示具体的图形要素,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全面分析和深入思考轴对称图形所具有的特征,以及所存在的数学规律。同时,也可以本着生本与激趣的原则,让学生在针对具体的数学图形进行观察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创作,在所学和掌握的绘画技巧支撑下对具体的轴对称图形进行创新设计,让学生能够对图形所具有的美学含义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

四、设置开放性的课堂讨论环节

在全面开展数学课活动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在课堂讨论环节进行合理规划与创新。站在学生层面考虑设置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3]。让其可以规范性地参与到课程学习当中,让其产生良好的学习欲望,全面提高学生在数学课领域的综合学习动力。

以“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为例,教师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结合课程的学习要点合理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在参与课程学习时,则可以就分数加减法所具有的运算定理展开分析,让其能够有效地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培养其形成优秀的学习品质。同时,也可以设置趣味的问题,引导学生就实际运算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通分和约分等基础定理加以掌握,也能够保证学生在数学课上的学习更加高效。

五、构建综合性的专题训练

在开展数学课深入教学时,教师需要在具体的训练活动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创新。让其能够有效地掌握相关的数学内容,助力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也能够全面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学习领域的综合效能。以百分数为例,在实施教学期间则可以将相关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建立起有效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具体的训练体系进行合理规划,让学生在参与训练的过程中能够掌握基础的知识和运算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计算能力。

结束语:

依前所述,在数学课教学组织和各项活动深入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思想观念上跟随时代的脚步努力地做出更新,将以学为主的思想深入地贯彻到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展和开发全新的活动形式,通过自主预习规划设置,以及导入、情境、讨论以及训练等多项活动有效参与,让学生可以对具体的课程内容产生兴趣,并助力学生高效能、高品质地参与到课程学习当中。

参考文献:

[1]王桂兰.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214.

[2]袁立帑.浅谈小组合作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2):127-128.

[3]陈清奇.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7):134-135.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