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对策

2020-11-06王泽惠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8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王泽惠

摘  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实现了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还对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然而,在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笔者通过总结这些问题并结合其作用机理,提出几点改进建议,供教师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实践证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众多方法中效果显著,学生通过阅读实现自身思想与阅读材料的有机结合,在提高语文素养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阅读教学中,利用阅读教学的優势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驱动力。

一、传统文化融入阅读教学的作用机理

(一)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学生通过阅读锻炼,提高了自身的阅读能力、阅读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对传统文化资料的阅读,让学生了解到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拓展了学生视野,有助于学生语文素材的积累。

(二)实现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在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经典故事等,这其中的多数内容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实现对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

将传统文化与阅读教学进行融合,能够让学生形成传统文化的意识,进而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使自身形成正确的三观,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传统文化融入阅读教学的作用机理我们知道,传统文化与阅读教学相辅相成。但是在实际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影响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以及传统文化与阅读教学的契合度。

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忽视了阅读的积极意义,这样就会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一直都是将课本知识作为教学重点,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总结能力,拓宽学生知识点的广度,所以在阅读方面投入的精力不足,造成很多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比较欠缺。

新课改倡导“读写结合”的阅读教学策略,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模块式教学方法,割裂了阅读与写作的联系,弱化了二者之间的促进作用。将传统文化融入阅读教学,仅仅以提供传统文化阅读材料为手段,忽视学生阅读后的写作训练,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

为了消除当前阅读教学的负面影响,提高传统文化与阅读教学的契合度,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阅读教学改进建议:

(一)安排学生进行课外书籍阅读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时,要想将传统文化融入阅读教学中,首先需要打破课本壁垒,为学生提供蕴含丰富传统文化的课外书籍、国学经典等,让学生在阅读课外材料的过程中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此外,教师还要立足学生的理解情况,推荐诸如《中国成语故事》《增广贤文》等符合小学生认知的书籍。

(二)结合书本知识渗透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书本中,有很多传统文化物质,例如诗歌、文言文等,这些内容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就可以结合课本知识点进行教学。我国传统的古诗词言辞优美,而且有很多表现形式,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尤其是人们的生活,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诗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

(三)开展关于传统文化的阅读比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定期举行阅读比赛,通过比赛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小学阶段的孩子好胜心强、不服输,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性格特点来开展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发挥自己的真正实力,这样不仅可以在彼此切磋交流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还能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受到传统文化的洗礼。

(四)结合传统文化明确阅读教学目标

语文学科,是每个学生都需要学习的学科,它是其它学科学习的基础,所以语文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很大地促进作用,此外语文从本质上说就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学习语文就是在继承传统。要想学好语文,就需要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在阅读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目标,以传统民族精神为基础来提高学生的素养。

(五)根据学生所处的阶段,制定阅读要求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各项能力都会得到提高,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在不同时期,也要制定不同的要求,做到从实际出发,减轻学生的负担。在低年级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在中年级阶段,要鼓励学生多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高年级阶段,要进行探究性阅读和个性化阅读。当然,具体的要求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六)读写结合,提高运用能力

教师要转变教育思路,认真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密切读写联系。在阅读完有关传统文化材料后,教师要及时安排学生进行写作,引导学生积极利用阅读素材丰富作文内容,将古代名人、注明事件引入作文,为作文中心思想提供更多具有说服力与影响力的传统文化素材。不仅有助于实现以读促写的教育目标,还使传统文化融入读写的每一环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实现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提高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读写能力,还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具有显著推动作用。校方与教师要重视传统文化在教书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实现阅读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真正将文化的传播传承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王小萍.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J].考试周刊,2020,(20):61-62.

[2]谭晓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J].魅力中国,2019,(52):470-471.

[3]阳小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J].散文百家,2020,(3):62.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