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老年基础歌唱教学探究

2020-11-06段霁珊

参花(下)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中老年歌唱教学

摘要:我国社会的老年群体在逐年增加,他们的生活受到社会的关注。由此,一些老年大学和各种老年培训班也应运而生。唱歌对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以笔者在长春市群众艺术馆的教学经验为例,并融合所查找的相关文献,分析针对中老年声乐爱好者的歌唱教学方法,以及中老年歌唱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中老年 歌唱 教学

中老年人乐于选择歌唱这种休闲、娱乐的方式丰富生活,从侧面展示了我国社会的精神风貌。本文对中老年歌唱教学进行探究,具体内容为:根据中老年声乐爱好者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总结中老年声乐爱好者学习歌唱的方法,以气息训练和嗓音训练为主要教学重点,运用科学的基础发声训练进行正确的发音,并运用专业技能解决发声弊病。

一、中老年群体与青少年群体的差异

中老年群体在生理上普遍存在如下特征:(1)新陈代谢速度放慢,身体抵抗力大不如从前,头发、眉毛、胡须等毛发逐渐发白,生理机能也随之减弱,视觉、听觉日益下降。(2)运动机能日渐衰退,肢体僵硬,不宜做剧烈运动。(3)发声器官呈现逐渐老化的趋势,嗓音沙哑、干瘪、音色暗淡。(4)肺活量随之减少,有些老年人还会因为牙齿松动、脱落,而造成咬字吐音不够准确清晰的状况。而青少年身体代谢基础快,身体抵抗力较强,肺活量相对较大,声音也比较饱满嘹亮。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二者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

由于教学对象是中老年人,所以使用针对青少年的教学方法生搬硬套,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中老年群体来说,学习声乐的目的也不像年轻人那样,是为了拥有一技之长,而是希望通过学习声乐,改变生活质量,传递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让身心融入音乐中,感受自身的价值。

二、中老年音乐爱好者基本歌唱的训练

(一)中老年气息的训练

在所有的声乐训练中,气息训练一直是最根本的。俗话说“歌唱是呼吸的艺术”,可见气息在唱歌中的地位。如果把嗓子比作一件乐器的话,那气息就相当于动力,有了动力乐器才可以发声。但是仅仅发出声音对于演奏乐器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而对于人也一样。所以需要加强呼吸训练,拥有流畅扎实的气息是唱好歌曲的根本。在中老年聲乐学习中,经常出现气息运用不当、气息不足等情况,这些问题会阻碍他们的正常歌唱。呼吸和唱歌是一样的,都需要注意姿势,所以在练习前,我们要先放松身体,双脚微张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或是掐腰都可以,但是身体不要僵硬,禁止有随着气息吸入而上抬肩膀的动作。这里我们可以用三种简单的方法来引导中老年学员进行这种呼吸训练。

第一种是睡觉式呼吸方法,这种呼吸方法是最本能的呼吸方法。婴儿在刚出生时,所用的呼吸方式就是这样的,口和鼻同时张开,可以看到肚子一起一伏的。

第二种是自然呼吸方法,这种呼吸方法是最舒适的呼吸方法。我们在练习时,可以想象手里有一束花,慢慢地把它放到鼻子旁,轻轻地、细细地分辨花香,要做到自然放松地吸气,可以感觉到胸腔慢慢向两边扩张,一股气流自然注入至小腹,即丹田。在吐气时要放慢速度,尽可能地拉长吐气的时间,把嘴唇微微张开,发出“si”的声音,吐出的气息要均匀,如果想要检验自己的气息是否均匀,可以在练习时在面前适当的距离放一根蜡烛,由此检验自己的气息是否平稳。

第三种是快速呼吸方法,快速吐气法像车的轮胎撒气一样,一下子把气放出去,同样是用“si”发音,感觉身体很放松,所有气都放出去。这种快速呼吸训练的是快速、正确地吸气和呼气方法。这种呼吸可以导致一种深吸、少吸的感觉,因为如果呼吸太浅,它会导致胸腔僵硬,歌唱压喉。相反,它就会像一个饱满的气球,也就是整个腔体处于绷紧、肿胀的感觉,如果那样,歌唱时气息就不能自然地流动起来。呼吸的状态都是自然轻松的,找到最放松的状态进行练习,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中老年发声的训练

中老年群体的声带已经逐渐老化,与年轻人和专业歌唱者不能相提并论,所以我们在教学上就不能死板地按照理论上的声乐知识进行嗓音训练,要针对他们生理与心理上的不同,选择相对应的手段和方法。一般选择发声练习都会使用意大利的5个元音字母。在初步的练习中,我们首选比较容易练习的闭口音“i”,这一练习可以加强声带的闭合能力,然后再逐渐加入其他的元音进行练习。因为中老年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不是很强,所以练声曲旋律的选择,也有很多的要求。选择简单且旋律线优美的、下行的旋律走向可以带动气息,使气息更加连贯,还可以由叹气的感觉找到气息下行的感觉。笔者在教学的初期采用了以下几种发声练习。

1.打嘟练习,如1234 5432 1

打嘟专业术语为“吐唇哼音”,是指双唇通过气流吹动而产生的震动,打出类似摩托车发动机一样的“嘟噜”声。“吐唇哼音”的练习在初学期间非常实用,既可以帮我们找到气息的“支点”,还可以“打开喉咙”,又可以找到声音的高位置。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很多老年人不会做这个动作,原因是他们没有放松嘴唇的肌肉,下巴也过于僵硬。如果在练习中依旧不能完整地做出一条发声练习,可以先舍弃旋律部分,进行单纯练习打嘟。等到练习成功,学会了打嘟的方法以后,再试着把旋律加进去。

2.哼鸣练习,如54∣32∣1﹣‖

哼鸣,一般分为开口哼鸣和闭口哼鸣两种。闭口哼鸣,相对于开口哼鸣简单一些。在做闭口哼鸣时,放松面部肌肉,感受鼻腔直通眉心的声音,小腹用力,口腔内部打开,嘴唇放松闭合,整个口腔像含着一口水一样,发声的时候可以感受到鼻腔通过鼻骨产生的震动。一定要注意气息的一致性。所以在练习闭口哼鸣前,笔者会让他们先用说话的感觉找发声位置,比如回答“嗯”,检验是否正确的方式是晃动下巴,如果下巴的晃动不影响发声质量,意味着这个哼鸣练习是对的。做好闭口哼鸣,才能开口唱歌,兰培尔提出:“如果你不能先闭着口唱好,你就不能把张口唱好。”所以练习闭口哼鸣时,通常采用下行音阶。练习好闭口哼鸣,在闭口哼鸣基础上练习开口哼鸣,也就更加容易得多。

3.“u”母音练习,如54∣32∣1﹣‖

“u”母音的发声方法是:双唇向前做出圆形的样子。嘴部要放松,发声时,打开喉咙、抬高上颚,鼻腔也要顺着气息提起,想象打哈欠的状态,感觉声音在眉心处向前发出。笔者在实践教学中,还加上从头部向下画圈的手势提示学员的发声位置,“u”母音的练习是最通畅的,而且很容易找到感觉,非常适合初学声乐的中老年爱好者。

(三)中老年歌曲的演唱处理

想要完整地完成一首音乐作品,不单单要有纯熟的技巧,还要有表达音乐情感情绪的能力。如果歌者在演唱歌曲时,只是浅浅地把歌词和曲调唱出来,却没有任何情感的表达,无论歌者技术有多高超多纯熟,依然不能让人感动,歌曲的内在意义就不能展现。因此,在中老年初学者的课堂上,加强对学员演唱歌曲的情感处理,完成歌曲和情感的融合,要进行比较专业的学习。

三、中老年群体歌唱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大多数声乐初学者在练习声乐技巧时,往往会在练习时出现一些偏差,如果不及时纠正,习惯了错误的方法,会对初学者往后的学习产生影响。所以,这里就中老年初学者在练习声乐技巧上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简述,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针对歌唱中的白声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大部分中老年声乐爱好者多年的唱歌习惯就是白声,也就是俗话说的扯着嗓子喊。这种唱歌习惯会使声带过度疲劳,没唱几句就觉得嗓子疼,有严重者还会觉得有灼烧感。那就是声带受损的表现。那么怎样解决唱歌中白声的问题呢?加强乐感和艺术修养,注意放松下巴。具体方法是:在唱歌之前,先放松一下面部肌肉,可以用打哈欠的方法,找到口腔打开的感觉,在唱歌时,不要把字咬得太死,学着大舌头的感觉,放松舌肌。唱歌不要过于用力,慢慢找到感觉后,再完整地演唱歌曲。

(二)针对歌唱中漏气的现象

在初学者中声音漏气也是较为多见的,主要表现为口腔张开太大,使口腔肌肉僵硬,口腔里面过于紧张,从而声音不够集中,不够坚实,缺乏表现力。造成这种发声误区是因为横膈膜练习不够,不足以支撑发声,声带闭合也不够好。那怎样解决这种问题呢?要进行短促的发声练习。具体方法是:放松身体,自然张开口腔,让声音依靠在硬腭处,感觉声音在眉心处有个芯,千万不要盲目追求音量,然后进行跳音练习。在进行跳音练习的过程中,可以感受横膈膜的扩张和对抗的力量,从而對横膈膜进行加强。跳音练习是针对横膈膜的练习,所以尤为重要。

(三)针对歌唱中的喉音问题

喉音表现为声音过于紧张、不自然、僵硬,上下共鸣不统一,会产生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的情况,缺乏音色的变化。出现问题的原因是演唱者过于追求音量等因素造成的。那怎样解决喉音呢?具体方法是:经常做吸气练习,张开喉咙,把握好喉咽腔的内部空间体积,经常做哼鸣练习,并多尝试速度稍快的练习曲。此外,要特别指出:过于夸张地打开喉咙是有害的,喉咙张开的大小与所咬的字有关,所以可以通过朗读来解决打开喉咙的问题。

四、结语

中老年声乐教育具有特殊性,根据中老年声乐爱好者的自身素质及预期,陶冶情操、丰富老年生活是他们的主要目的;中老年人希望真正学习到一些声乐上的技巧,以供其在闲暇时间娱乐所用,这其中需要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来进行声乐演唱,这就是本文主要探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刘晓丽.浅谈范唱在声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OL].中国培训:1[2020-06-15].https://doi.org/10.14149/j.cnki.ct.20170615.359.

[2]侯文艳. 高中声乐特长生教学实践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3]罗中一. 从我国30多年美声唱法研究文献看声乐教学理论之构建[D].上海音乐学院,2014.

[4]刘涛.中老年音乐教师教学惯性行为探析[J].中国教师,2013(10):79-80.

[5]李保忠. 上海市老年大学声乐教材建设及声乐班现状调查[D].华东师范大学,2009.

[6]李首明.关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声乐教学模式的探讨——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J].中国音乐,2007(03):140-143.

(作者简介:段霁珊,女,硕士研究生在读,东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声乐教学论)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中老年歌唱教学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会歌唱的伞
歌唱十月
中老年锻炼者健康信念的访谈分析
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临床治疗
中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防治与管理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联的临床研究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