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低段学生数学有序思维能力的策略

2020-11-06李莹莹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8期
关键词:数学策略

李莹莹

摘  要:郭思乐教授指出:“思维是数学教学的潜在目的,这首先是由于数学的高度抽象遵从逻辑规则和不断创造新的精神产品的特征。数学学习获得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人的发展影响最大。”在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今天,数学思维是数学核心素养最重要的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应用的广泛性”的特点。其实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们的实际生活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应该贯穿整个小学阶段,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思维发展。基于此,对培养小学低段学生数学有序思维能力的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段学生;数学;有序思维能力;策略

引言: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习基础数学知识的同时拥有较强的核心素养和完善的思维模式,格外注重对于学生有序思维的培养,将课堂所学转变成为自己能够在数学题目解答时用得到的知识技能,为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接下来,我将从多个方面简单介绍如何培养学生有序思维,提升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成效。

一、培养小学低段学生数学有序思维能力的意义

(一)有序组合条件,提升低年级数学教学成效

小学层次的学生们更需要的是培养一种成熟的思维能力,能够在拿到题目条件以后有序地依照条件进行结果的推导。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他们对于新事物的接触欲望比较强烈,也愿意在一些场合进行思考与探究。我们通过将不同的条件进行组合的方式教学,让低年级学生也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兴趣,从而能够将教师所讲解的各种知识彻底消化吸收。比如: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简单的加法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连环画的方式为学生展示加法运算的先后顺序,教师可以绘制一幅小丑拿气球的。在第一幅图当中小丑左手牵着五个红气球,右手牵着两个蓝气球,在第二幅图画当中小丑动作发生了变化——右手的气球全部跑到了左手上面。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小丑左手气球的数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们需要仔细观察两幅图中小丑左手气球数量,按照图中左右手气球数量的变化说出运算过程:5+2=7。

(二)引导有序推理,提升低年级数学教学成效

小学阶段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难度不会太大,所以我们并不用担心学生们完成不了题目解答,但是学生们性格迥异,思维清奇的也大有人在,我们往往有些时候会看到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解答过程,虽然最终也可以得到正确结果,但是其思维过程并不正确,当他们面对更高一节数学知识学习的时候,可能他们习惯于使用的解题方法并不适用,从而就可能导致学生成绩一落千丈。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为了培养学生有序思维,我们就可以为他们制定趣味推理活动,精心为其设定趣味情境,然后充分发挥课堂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到情境问题解答中,让他们在某个情境当中进行问题推导。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们而言十分新奇,也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让他们过一把当“小侦探”的瘾。

二、培养小学低段学生数学有序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和课间小游戏活动培养学生数学有序思维

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数学有序思维。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P.R.Halmos)说:“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动手——提问,解决问题。最好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提问,解决问题,不要只传授知识——要鼓励行动。”今天的孩子,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学习能力远超我们的想象。在教学中借助熟悉而真实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并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在课堂上通过多元化的动手操作、体验、表达等活动去质疑、理解,从而解决问题。

(二)为其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在过去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更好地在课堂上去管理小学生,通常会选择运用严肃的面孔来上课,去维持课堂秩序。但是这样的课堂管理方法会导致课堂氛围过于沉闷及压抑,甚至会让一些学生感觉到数学这门学科过于枯燥。而处于这样的学习氛围当中,去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效果自然不高。所以,教师应该树立自身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可以成为学生的朋友。比如,当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对学生的情绪变化进行关注,对于一些课堂走神的学生,不一定非要对他们使用一些批评性的话语,只需要对他们的注意力进行引导。

(三)通过学校活动、家校活动培养学生数学有序思维

通过学校活动培养学生有序思维。基于课程标准,我们尝试开展设计性活动。例如开展与元旦庆祝相结合的學生数学有序思维评价活动:一个必做项目——蒙眼搭积木(学生根据评委的描述选取对应的积木按一定顺序排列),两个挑战项目——快来给好朋友排排队(学生选取有规律的算式排序并说明理由)和定点小球落地(学生想办法在学校益智墙上在规定时间内把小球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这些评价项目的设置直指学科核心素养,选取纸笔测试无法完成的内容,集趣味性和发展性于一体,使学生喜欢上有序思考,体会用有序思维能力解决问题带来成功的喜悦感。通过家校活动培养学生数学有序思维。例如“徒步塔子山、踏寻母亲河”的探宝活动,按学生和家长分组,看哪一小组在最短的时间探寻到尽可能多的宝物纸条,然后学生拿着探寻的题目到老师处对答案加分,整个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小组成员等这些影响比赛结果的因素,都要考虑进去,并且要在最短时间内探寻得到更多的宝藏。在这样激烈有趣的活动中,家校之间的距离更近,育人理念更统一,学生自信流畅的表达、灵活有序的思维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顺应新课改的改革趋势,关注学生有序思维培养,制定有序思维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清答题顺序,要求他们在解答问题的时候一步一步条理清晰地将解答过程展现出来,引导学生发现推理的乐趣所在,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与数学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温金娥.关注学生有序思维培养,提升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成效[J].华夏教师,2020(12):27-28.

[2]章丽.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思维训练的方法[J].华夏教师,2019(35):72-73.

[3]詹丽群.小学数学有序思维的培养[C].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第八期“教育问题时习会”论文集.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2019:151-155.

猜你喜欢

数学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我们爱数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