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教育教材语文课堂散文鉴赏与研究
2020-11-06杨秀丽
摘要:本文从技工教育语文课堂特点研究起笔,以技工教育教材倾向于适应学生“学以致用”的教育目的和技工教育语文课堂肩负培养高品质人才使命为着眼点,以散文“形散神聚”的具体体现为核心,从技工教育语文课堂散文之美学鉴赏、知识鉴赏和情感鉴赏三个维度进行深度论述,最后,从散文对价值观的启迪角度,研究技工教育语文课堂散文鉴赏的意义,并提出技工院校语文课堂散文教学之改革方向。
关键词:技工教育教材 语文课堂 散文鉴赏
一、技工教育语文课堂特点
(一)技工教育语文课堂倾向于“学以致用”
近年来,技工教育针对自身的教育特点,开始选择更切合这类教育体系的教材,有强劲的师资力量和专业力量的学校更是研发自己的校本教材。这主要源于技工教育学校教育对象的特点和职业取向的不同。技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批术业有专攻的技能型人才,充实社会主义大厦的建设力量。因此,学以致用便成为技工教育学校的终极目标。而如何理解此“用”字,则是其内涵挖掘的重中之重。其一是“实用”的“用”。这是狭义的“用”,其内涵更多倾向于“做”,也就是技工学校教育者教育目标和教育重点与难点的设置应该服务于指导学生生产和实践中的实际教学,这是传统技工教育更为突出的特点。
(二)技工教育语文课堂肩负培养高品质人才的使命
随着社会的发展,“用”这个字取得了更广度的社会认知。如果说前文的“用”更为显形,则此处所言之“用”就更为隐形。细细推究,这种隐形意义更贴合语文课上的“情操教育”,即生活实用知识传授与美的熏陶教育。故此,技工教育语文便凸显出自身的独特特点,以美的熏陶和感染渗透着知识传授,实现育人,滋养人,造就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基于此,有的专家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技工教育语文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以使其能担当起更适合新时代发展的建设使命。
二、技工教育语文课堂散文鉴赏的特点
(一)散文特点之“形散”:散文的特点以四字概括为“形散神聚”。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内容取裁之广泛,可以是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的人事或物,而使其成为包罗万象之集大成。其容量之大,可以在短短的1000字的小散文中见到时空框架内形形色色的人、事、物、情,同时,因其艺术表现手法之灵活多变,倍受学生喜欢,尤其对于门槛较低的技工教育学校的学生来说,更是其学习和就业双重压力下的调味剂。
(二)散文特点之“神聚”:就如“一切景语皆情语”之表达,洋洋洒洒的景观描写,究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导出最后的情感表达。散文浓墨重泼,时空纵横,“形”再散,也无一不紧紧围绕着“神魂”。而文章中的“神魂”即是中心思想的表达。成都本土著名散文家汪建中先生曾经用“放得出去,收得回来”来诠释散文之“形散神聚”,直白浅显,却又生动形象,点明了散文中的“形散”是不拘泥、不拘束、不死板、不固守,能够开散,一如发散思维,或者一如思维导图,导得出去;那么“放得出去”,却并非魂飞魄散,魂不附体,放得出去的同时,一定会神魂归位,成为活生生的人,而这“人”即为完整的“散文”。
三、技工教育语文课堂散文鉴赏
(一)散文鉴赏之美学担当。百度百科对鉴赏下了如下定义,鉴赏是对艺术品、文物、文学等的鉴定和欣赏。即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从此内涵出发,散文鉴赏即指阅读者从散文形散中所感知到的以点或线或面形态呈现的艺术形象的感受出发,实现的对意象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的交互碰撞,甚至使碰撞中的火花上升到思维或情感的天空,照亮过往经验、经历、知识、记忆、思想情感,激活联想和想象,也激活沉睡的审美理解和灵感,获得赏心悦目、怡情养性的美的享受过程。从此意义上讲,散文鉴赏无形中肩负起了美学担当。
(二)散文之美学鉴赏。以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等学校通用教材《语文》第六版下册第一单元的散文阅读与欣赏篇目为例,这一单元的散文包括《雨中登泰山》《故都的秋》《都江堰》《故乡的野菜》和《职业》5个篇目。一个休闲娱乐的暑假过后,所游之景历历萦绕于心,恰逢游兴遇开学之时,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如一枚火种,瞬间点亮了相近的登山经历。笔者亲历課堂热身活动中,学生畅所欲言,对自己暑假或雨中登黄山,或炎阳中登青城山、峨眉山,或和父母一起登玉垒山、赵公山的经历回眸均充满了盎然的兴味。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美作向导,听课的学生,仿佛被美带领着,“兴致勃勃,从岱宗坊出发了”,虬在湾美的驻足,七真祠的艺术感悟,紧十八盘、慢十八盘和经石峪的艺术想象,“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境界的‘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的联想……小组讨论,有的解析盘虬卧龙,有的关注松山山峡的迷雾,有的张开想象的翅膀,甚至想到《三生三世 十里桃花》电视剧中夜华变化的黑龙……虬在湾名字的来历,黄锦的比喻,松树支开大伞的自得其乐,等等,美的凝聚点都在鉴赏互动中实现。语文课堂成了鉴赏文学艺术之美的殿堂。文学创作的冲动就这样水到渠成地产生。随堂布置的游记片段,学生、挥洒笔墨,写得灵活多姿,真实而充满意趣。让笔者品鉴了“写作是发自作者心灵的独立的创造”这句话的深刻之处。
(三)散文之知识鉴赏。前文提到的“暑假登山回眸”之开篇热身活动,亦使语文课堂犹汤锅中之撒入盐巴或放入花椒大料,不仅会成功实现美的鉴赏功效,更会让鉴赏者顿开茅塞,打通了一条引知识之源头,引一湾活水,化入生命灵魂,化入命脉的灵渠。依然以《雨中登泰山》为例,热身开始后,文字的鉴赏变得趣味横生——生活体验贴合着鉴赏,如课堂上的扫尘涤垢,各个知识点都变得灵动而不寡淡了。细雨蒙蒙、烟雾弥漫的登山之路,别具情趣的泰山景物,顿时激起这些学生的兴趣,于不觉中将其代入情境之中,自下而上,随着文中立足点转移的赏景顺序,移步变换的游记写作手法,时而近看,时而远眺,时而仰视,时而俯瞰,时而全景,时而局部地变换观察角度。多方位、富于变化的游览记事方法,在对美的鉴赏与审美记忆的调动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知识架构中,积累了知识的同时,激发了他们的潜在智力和学习能力。
(四)散文之情感鉴赏。随着《雨中登泰山》美的鉴赏感受一路升温,雨中游览之乐,尤其无雨不能的独得之趣呼之欲出,等到一气贯通到结尾——我们敢于在雨中登泰山,看到有声有势的飞泉流瀑,倾盆大雨的时候,恰好又在七真祠躲过,一路行来,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是“雨中登泰山”所要表达的游后之感。“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为情设”“情因景生”就是鉴赏之后的直接收获了。
技工教育语文课堂散文之情感鉴赏在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表达得更为淋漓尽致。有了首个篇目的基础,《故都的秋》作为第二个篇目,像跟着领队走路的后行者一样,要相对容易得多。加之笔者教学过程中将朱自清的写景名篇《春》与之比较鉴赏,学生更能挖出景致深处潜在的画面感。诸如清晨院中赏秋图,秋槐落蕊感秋图,秋蝉残鸣报秋图,秋雨过后话凉图,北方枣树奇秋图……学生均能鉴赏出其中的妙处。但毕竟《故都的秋》作者来自近百年前的旧中国,一百年的时空相隔,迥然不同的背景,如设置了一道高高的壁垒,让学生难于如《雨中登泰山》篇目一样,可以驭情感抵达作者灵魂深处。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以旧北平的画面和作者经历回放鉴赏同题作品,果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1934年的7月,郁达夫饱含着对故都深切的情感,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其背后那个宏阔的文化背景,便于不自主间震撼了不同时空的鉴赏者的心灵。清新淡远的语言中流淌着的色彩美和韵律美,展示着作者独特个性和人格魅力,景色、景观外展的“意味”和“姿态”中寄寓着作者眷恋故乡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追求。
四、技工教育语文课堂散文鉴赏的意义
再以《都江堰》《故乡的野菜》和《职业》三个篇目为例,探究技工教育语文课堂散文鉴赏的意义。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因其厚重的学者力量,让学生大有脑容量不胜负荷之感。其纵横捭阖的文思,匠心独运的文化哲思和深沉的人生思考,尤其是纵贯其中的民族精神,却往往震撼不到这些文化积淀尚浅的学生的心灵。笔者以秦汉以来的历史长廊中展示的都江堰为线索,进行都江堰自然文化与人文景观的鉴赏。鉴赏过程中品读历史,品读历史的千秋功业的惠民之功。有了外景鉴赏的铺垫,再进行《都江堰》的鑒赏,品读作者的人格魅力,品读作品中人物的人格魅力,“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在引导之后的鉴赏中,此大散文之大中呈现的大意义,便成了学生自我鉴赏、品读的“不言之教”。更深层次的意义,是使学生对散文意义的鉴赏中,多了一次心灵的撞击,即对人的价值观和人生的思考。
五、结语
综上所述,技工学校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应倾向于文学鉴赏,包括现代散文鉴赏和古代散文鉴赏,在鉴赏中以美启迪学生的心灵,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作者简介:杨秀丽,女,本科,成都技师学院都江堰分院<都江堰市技工学校>,高级语文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