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2020-11-06陈新权
陈新权
【摘 要】 体育是初中的一门基础课。体育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维护学生的健康,并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状态。目前,优质教育和新课程正在全面实施和改革。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但是,目前我国初中生的自我锻炼能力还不容乐观。这主要是由于体育课枯燥乏味,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低以及学生无法自行锻炼所致。因此,作为初中体育教师,有必要培养初中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
【关键词】 初中体育 自我锻炼
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身体,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在新的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和家长逐渐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是,当前的体育教学不足以支持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初中体育教师需要更新教学思路,制定合理的体育教学计划,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加强对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提高初中运动,提高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训练策略。
一、更新自身教学理念,重视体育教学多元化
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体育教师对体育的发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一直持保守态度。多年来,他们一直按照相同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导致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不足。随着时代的变化,体育锻炼对学生的重要性也发生了变化。如果老师不及时更新认识,将使学生对体育缺乏兴趣,更不用说自我锻炼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篮球”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在课堂中给学生播放NBA篮球明星的集锦视频,比如科比的后仰投篮、纳什的鬼魅传球、詹姆斯的暴力扣篮。学生对篮球比赛充满了兴趣,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让学生认识篮球,并感受篮球比赛的激情与魅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游戏教学、竞赛教学、互动教学等多种方式来打造有活力的体育教学课堂。这样就就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进而为学生从事自我锻炼奠定基础。
二、借助体育游戏教学,提升学生体育积极性
新课程强调要开展“快乐体育教学”,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初中生背负着沉重的课业负担,如果教师还在一周一节的体育课中给学生规定过多的训练任务,不仅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会加重学生身心的疲惫。因此,教师应该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游戏的环节,提升体育活动的趣味性,使得学生能够广泛地参与进来。
例如,在教学“跳高”这部分知识时,“跳高”是相对较难的体育训练项目,但是对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力量锻炼有很好的帮助。首先,在热身环节,笔者让学生玩了一个“一二三,木头人”的游戏活动,代替了原来枯燥的绕圈跑步,学生玩的不亦乐乎。之后,在让学生练习跳跃时,笔者又给学生设计了一个“跳跃橡皮筋”的游戏,让学生选择任意的姿势来跳跃橡皮筋,并且让学生注意助跑、起跳、騰空、落地几个运动环节。如此,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比以往提升了很多。在课堂结束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作业,要求学生在大课间或者放学后也可与同学共同进行课上的体育游戏,这样就能良好地促进学生参与到自我锻炼中,进而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
三、采用分层教学策略,让学生明确自身能力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一些项目是要求学生必须合格的,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保障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这些项目上合格,然后针对合格的学生开展分层教学。学生只有清楚了自身的能力所在,才能更好地进行自我锻炼。
例如,体育课中的往返跑、短跑、长跑、男生俯卧撑、女生仰卧起坐等都是学生必须达标的项目,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统一的训练,还要鼓励一些难以达标的学生进行自我锻炼,通过科学地计划分配、训练等方式帮助学生在毕业前完成这些必要的内容,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然后根据学生达标的情况,可以适时地结合学生的兴趣、特长等安排一些篮球、足球、羽毛球等活动,开展分层的教学。这样,学生才能更加明确自我锻炼的内容,使得自身的锻炼形式更加具有科学性。
四、建立科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科学的体育教育评价对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初中体育课的评价标准还比较陈旧,评价模型没有与时俱进。除了关注学生的自身情况和培训过程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自我锻炼水平,对学生进行评估。此外,在体育运动中,学生情绪、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也是重要的方面。例如,在自我锻炼期间的篮球比赛和橄榄球比赛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感,并将其纳入评估中,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用正确的眼光看初中体育的自我锻炼能力,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我锻炼的能力。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各种能力,为学生的自律和自我锻炼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 许田宇.初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提升的思索[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8):73+75.
[2] 常丽军.如何培养初中生的终身体育意识[J].学周刊,2013(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