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教育要“轻拿重放”
2020-11-06赵琴
赵琴
一日,我一进书房,便发现九岁的孩子正襟危坐,左手紧紧压着ipad,右手虽然紧握着笔,却长时间悬停在空中,一脸的紧张。直觉告诉我:孩子在抄答案!我有些费劲地把ipad抽出来,发现拍照软件上果然是答案及解析。
说不生气是假的,但我转念一想:这或许能成为一次诚信教育的良好契机。
倾听需求
发现学生抄袭后,大多数老师都会大发雷霆,上纲上线:抄就是剽窃,与偷盗无异;丧失诚信,以前的成绩都值得怀疑;自欺欺人,害人害己……这样的训斥更像是教育者的情绪宣泄,直接结果是加重孩子的负罪感,让孩子被羞耻感包裹,无法对失信行为本身进行思考。
任何一个失信者都有特定的心理需求。因而,诚信教育的起点不应是道德审判,而是发现失信背后的深层原因,这样才能在应对具体问题时真正落实诚信教育。所以,我及时控制住情绪,用平缓的语调对孩子说:“妈妈觉得这些题你完全有能力独立完成,为什么要搜答案呢?”孩子静默无语。“我们可以就这件事写一篇日记,把你的想法写出来,好吗?”我想,此时孩子需要一个独处的时间和空间。
半小时后,我看到了孩子的日记:今天我看答案的时候被妈妈发现了。我心里很自责,连简单的题都要看答案,总觉得这样可以提高速度,每天做两个课时,这个月就把暑假作业做完。……
从日记中,我发现孩子并没有正确认识抄袭答案的危害,只是觉得抄可以快点完成作业。这也说明孩子对暑假作业的意义认识不足,只是当成任务。了解了失信背后的心理驱动,接下来的诚信教育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了!
体验感悟
看完日记,我用文字及时回复孩子:宝贝,做作业是理解知识的过程,如果抄答案,知识就永远不会进入你的脑袋。你如果认真学习,知识就会储存在你的脑袋中,谁也无法偷走。抄答案不但欺骗了老师,更是欺骗自己。
孩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心里明白,这些说教也许只能在孩子头脑中形成空洞的诚信范式,而无法让孩子拥有深刻的体验和感悟。此时,正好到了上午的运动时间,于是,我和孩子暂时抛开这件事,下楼去锻炼。
孩子的运动项目是跳绳,每天1000个,为了更好地坚持,我们每日都会打卡记录。孩子跳了300个就跳不下去了,就问我原因,我们一起查看了近期的打卡记录,发现好长一段时间,他每天的跳绳数量远没有达到1000个。我对孩子说:“你看,打卡可以敷衍,但身体不会撒谎哦!”
“是啊!就像妈妈坚持锻炼有小腹肌一样!”
“嗯!这和做作业是一样的。敷衍了事欺骗的只能是自己!”孩子的脸红了,我知道她真正体验到了诚信的价值和意义。
错有所罚
每晚睡前,我们都会就孩子一天的表现进行积分奖励。近段时间,孩子一直为一个娃娃而努力挣积分,但这一天却因作业的事丢掉了几分。孩子虽有些心疼,但表示以后再也不会因此而丢分。
惩罚不是教育的禁区。其实,在尊重人格的前提下以解决问题、促进成长为目的的适度惩罚是有益的。有益的惩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明晰犯错成本,有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
面对孩子的失信行为,我们绝不能高高站在道德的审判台上冷眼宣判,而应构筑安全的环境让孩子说出失信行为背后的心理根源,讓孩子从内心接受失信成本,逐渐强化诚信意识。
我想,诚信教育应是如此“轻拿重放“的。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