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2020-11-06孟凡双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25期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疗法西药

孟凡双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实验选取我院在2018年5月~2019年8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270例,按实验要求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3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西药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及扶他林等联合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在治疗前后总有效率及各种试验指标等,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7%。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免疫球蛋白指标参数的对比中,实验组参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中,实验组患者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的西药治疗在中药治疗的配合下,可以促使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加快,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的症状,同时可以减少西药带来的毒副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并有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的作用。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改善患者的愈后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疗法;中药;西药

【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5..02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主要累及结缔组织,以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炎症为症状表现,侵蚀全身小关节,其特点具有对称性、进展性、反复性,以女性多发,发病率较男性高出1~2倍,高发年龄为40~60岁。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表现以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为主,可伴有淋巴滤泡形成。患者早起或伴有晨僵,关节肿胀、畸形,并累及心脏、呼吸系统、肾脏系统等,同时可伴有低热、体重减轻、疲乏感等全身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本次研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力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实验选取我院在2018年5月~2019年8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270例,按实验要求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35例。其中,实验组男39例,女96例,平均年龄44岁,病程45天~12年,平均病程(6.48±0.8)年;对照组男43例,女92例,平均年龄46岁,病程37天~11年,平均病程(6.86±0.7)年。全部患者均知悉实验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在本次实验中,诊断标准分为两种。西医诊断标准参考美国风湿协会的1987年分类标准。患者需具备以下项即可被诊断:(1)关节内或周围晨僵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且病程≥6周;(2)≥3个关节区存在软组织肿或积液,持续时间≥6周;(3)在腕部、掌指、近端指尖关节区中,≥1个关节区存在肿胀的症状,持续时间≥6周;(4)对称性关节炎的持续时间≥6周;(5)存在类风湿结节的表现;(6)X线检查存在改变;(7)血清类风湿因子含量有所升高。中医诊断标准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对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规定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2)关节变形严重或发生强直;(3)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其他风湿性疾病;(4)合并有心脑系统、血管系统、肝肾系统及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5)年龄<18岁,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存在精神疾病的患者,过敏体质或对治疗药物过敏的患者;(6)未按实验规定合理用药,无法判定临床疗效或资料不全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甲氨蝶呤片、柳氮磺吡啶片治疗。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片0.75 g,3次/日;甲氨蝶呤片7.5 mg,1次/周,逐渐增量至15~20 mg。关节疼痛者另加扶他林片25 mg,2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基础上加入中药汤剂,具体药方及服药方法如下:桂枝15 g,川乌10 g,炙甘草10 g,白芍30 g,防风10 g,杜仲15 g,蜂蜜50 g,草乌10 g,三七3 g,秦艽10 g,麻黄10 g,黄芪30 g,桑枝30 g,鸡血藤50 g,1剂/日,水煎服,早晚两次服用。两组研究对象均已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对比临床疗效。

1.4 疗效判定标准

《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是本实验的疗效判定标准,治疗结果分为四类:(1)痊愈:该疾病的主要症状消失,病变累及关节的功能恢复正常,以及各项生化指标恢复正常或具有明显改善;(2)进步:该疾病的主要症状得到缓解,病变累及关节的功能基本恢复,各项生化指标有所改善;(3)有效:患者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症状基本缓解,病变关节功能恢复或具有明显改善,各项生化指标改善不甚明显或无改善;(4)无效:患者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症状、病变关节功能、各项生化指标均无改善甚至升高。

1.5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的数据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以“x±s”表示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进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比对,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近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观察指标比较

在各项生化指标比较中,在治疗前,两组免疫球蛋白数值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免疫球蛋白指標参数一项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实验组中有1例出现消化道症状,2例转氨酶有轻度升高现象。对照组有1例出现消化道症状,2例出现白细胞下降的症状。停药后不良反应均消失,未影响治疗。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

3 讨 论

目前,我国西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临床上所用的药物大多具有胃肠道损害甚至肝肾损害等较强的毒副作用,中药汤剂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西药存在的不足之处,将患者机体内的风寒湿邪驱逐于外,将堵塞的经络一一疏通,并具有补益气血的功效。综上,中西医结合配合治疗不仅能加速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使患者疼痛减轻,还能有效吸收炎性物质、降低毒副作用,极大改善患者的全身症状。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范玉萍.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5):3050-3051.

[2] 徐 宁.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0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2,7(24):23.

[3] 刘 欢.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疗效及对症状体征的影响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262-265.

猜你喜欢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疗法西药
双藤痹痛凝胶对CIA大鼠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研究
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性包块30例临床观察
益气活血法早期干预对冠心病陈旧心梗或支架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影响的研究
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研究
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的影响研究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