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管理在高校图书馆思想文化阵地中的应用
2020-11-06夏咏梅
夏咏梅
【摘要】用人本管理理念服務于大学生思想文化阵地工作是一项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主要阐述人本管理在高校图书馆思想文化阵地的超越性、引导性、渗透性作用,探讨人本管理应用于高校图书馆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人本管理图书馆思想文化
新媒体时代,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一刻也离不开信息,信息成为知识、财富的来源。而拥有丰富信息资源并以信息资源为资本优势的高校图书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处于重要地位,为高校的发展起重要的支撑作用。高校图书馆发展正在从资源驱动向服务主导的新时代迈进。新时代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文化的图书馆工作是一项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高校图书馆作为服务高校的重要子系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面对人数众多的高校本科大学生,图书馆如何运用人本管理理念引导他们,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首当其冲的任务。
一、人本管理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文化工作
图书馆学家施莱格说:“人本价值观念是图书馆职业的核心。”人本管理的思想内涵,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是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以人为本,实行人本管理使馆员和读者由被管到自动运转的主动状态,是图书馆职能得以充分发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大学生思想文化工作针对每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加强高校思想文化阵地建设。高校图书馆实现以图书为集合转向以人为集合的信息资源管理和知识文化传播服务,图书馆超越信息技术和网络发掘功用的局限,基于人本管理的知识分享和终生学习,满足师生读者各个知识层面及个性化需求,实现人本管理服务的创新。
二、人本管理在高校图书馆思想文化阵地的作用
1.人本管理的思想文化超越性作用
人本管理具有超越特征,其价值目标立足和反思“实然”并不断追问“应然”。图书馆思想文化的价值取向以提高社会的科学技术、思想道德为已任,其社会目标是推动社会科技文明的进步。馆员利用自身知识架构,精准把握各学科前沿科研动态,利用学习空间、知识共享空间,发挥其空间资源、文献资源和服务资源优势,进行嵌入式教学科研服务。图书馆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既要融入思想文化教育鲜明特征的大环境,更要超越时代的局限性,融合多学科知识,着眼未来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思想素质。
2.人本管理的资源环境引导作用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更加多样化。高校图书馆肩负文化知识的收藏和传播职能,在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中,注重人本管理对大学生思想文化的导向性,发挥文献资源环境引导作用,将图书馆馆藏资源升华为思想文化知识库,储存和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感受精神传统、陶冶文化情操并升华价值观念,积极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优化资源构建主流文化,与校党委、团委宣传部互通有无加强合作形成合力。
3.人本管理的人文精神渗透作用
图书馆的人文价值集中表现在图书馆人文精神和图书馆文化方面。崇高的图书馆人文精神和先进的图书馆思想文化渗透着人本管理理念,推动图书馆事业和谐健康发展。图书馆作为学生学习和进行文化交流的主要场所,相对于课堂教学的思想文化教育更多的是一种隐性教育。图书馆员灵活运用语言技巧,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关注大学生人生发展价值取向,引导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塑造一种舒适安逸、馆如到家的感觉。
三、人本管理应用于高校图书馆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1.以人为本,做好师生服务“牵头人”,提升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效率
图书馆思想文化与图书馆职业价值观紧密相连,上至馆长下至馆员的群策群力,馆务理念和执行力影响着图书馆核心价值观的发展与塑造进度。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体现图书馆精神的先进分子“现身说法”,讲述自己故事的“真人图书馆”活动;进行全过程衔接、全方位配合的立体教育模式,如在大学的每个角落,包括教室、食堂、公寓等进行标语大签名,组织开展价值观讨论会等。
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包含文化展示和文化活动两方面的内容。进行文化展示时,选择人文地理、历史回顾、社会热点、科学普及等多内容的主题展览。采用线上线下相融合,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业务信息管理,提供学生在线学习培训,关怀帮扶贫困学生、心理问题欠缺学生,图书馆设立“大学生思政教育专架”,定期向大学生推送。开展文化活动时,举办多形式的主题报告、演讲辩论、纪念活动等,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联系法学院、马列主义学院师生进行嵌入式深度的学科服务、情报服务和智慧服务,定期推送图书馆最新动态资讯,有助于科研与教学。
2.以人为本,做好大学生文化经典导读员,扩大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开展爱国主义的经典阅读教育,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完善阅读推广机制。图书馆思想文化与时俱进,不断注入新内容新元素,变革出新。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图工委)暨第一次工作会议纪要中,把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放在最重要位置,在新时代各种文化政策的指导下,基于为本科生适当增负的原则,重点围绕经典阅读、教参阅读,将阅读推广扩展到信息文化建设的范畴。
高校图书馆作为开展阅读推广的主导者,在实践活动中延伸素质教育的课堂范围,大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提升自我,从而深深地爱上图书馆爱上阅读。让偏激、抱怨、愤世嫉俗的负能量思想远离大学生,让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大学校园不断传承。如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的“阅读经典、经典悦读和经典越读”活动,作为师生服务牵头人,通过不同的时间、空间,不同的实体的、虚拟的地点全体师生全体部门参与,实行全覆盖的经典阅读推广,对于难懂的、难读的各学科经典采用不同方式引导学生反思式阅读、思辨式阅读。使学生“阅”在传承,“阅”在创新,通过“带本书去旅行”“叩响异国之门”等系列活动,逐渐形成图书馆的品牌效应。
3.以人为本,做大学生服务帮手,提升思想文化阵地粘性
图书馆立足高校,面向社会,以建设智能、和谐社会为导向,构建以人为本的图书馆文化阵地。开放、协调、融合,增强师生读者在图书馆思想文化阵地的“粘性”。在大学生五四纪念日、一二九纪念日、孔子诞辰日开展座谈会展览会,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思想等主流文化,提供便捷的活动渠道和场所,为教学科研服务做师生好帮手。
习总书记的“要推动融合发展,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的发展路径,呈现全方位展示、交互式共享、差异化传播、个性化定制、精准化投放,形成主流媒体传播矩阵的强势叠加、优势互补、共生共榮的格局。围绕“支持和增强师生科研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图书馆积极探索与实践。高校科研产出与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水平是正相关的。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打造思想教育管理网站、移动客户端等平台一体化建设。新媒体联线,互联网搭桥,联通心灵,营造高校公共空间名片效应。人本管理应用于服务新平台,图书馆汇聚报刊图书、文字图像、资料检索、即时通信、音频视频、电影娱乐为一体的思想文化舞台,新闻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人本管理的创新担当理念巩固了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了主流思想舆论。
4.以人为本做大学生服务智囊团,促进思想文化阵地智能化
促进思想文化阵地智能化,努力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面对受社会多元价值取向影响而有个性的大学生,从学生读者角度,尊重他们的诉求,严格把控文献资源建设的质量,积极整合网上教育教学资源、思想政治资源,形成具有亲和力、实效性的数字资源,为大学生们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料和多彩的学习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研究统计表明,强大的图书馆文化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对学术氛围产生积极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和交流思想的技能和批判性思维。图书馆员向学生提供课前和课后的文献信息保障和素养培育机会,作为老师的重要合作伙伴,提供学术教学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参考资料。如我馆在组织学生参加连云港市高校大学生信息检索大赛中,引导学生理论结合实践,充分利用网络数据库和移动图书馆,随时随地解惑答疑,置身于图书馆主流意识环境中,既增长了专业技能又培养了丰富的参赛阅历。图书馆是学生流连时间最长的地方,被称为“第三空间”,图书馆学风浓厚、幽雅的氛围对他们会产生持久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营造温馨舒适、平等开放又有人情味的学习环境,创造一个探索未知、超越自我、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育人平台。如加州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的“人工智能计划”,图书馆馆藏运用机器感知、机器学习和语言识别,有助于师生学者的访问、分析和发现。
四、结语
图书馆是校园的文化中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是学习和个人成长的基础。培养青年学生成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追梦者和圆梦人。高校图书馆思想文化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各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在人本管理理念指引下,以服务育人、服务读者为已任,履行信息服务职能和思想文化教育职能,更好地服务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全局。
参考文献:
[1]刘世大.新世纪图书馆工作与人本管理[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2,(2) :48.
[2]赵洪厚.党建工作引领和保障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若干思考[J].新世纪图书馆,2019,(5) :74.
[3]王浩.文化权利的实现与图书馆文化建设[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0,(1) :12.
[4]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
[5]王万起.新媒体条件下高校图书馆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探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8,(4) :17.
本文系江苏海洋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科研项目“人本管理在高校图书馆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中的研究”(项目编号:DS201970)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