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0-11-06张彩梅
张彩梅
【摘要】在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学困生比例大,数学成绩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开展教学改革的今天,农村初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策略,可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策略
近年来,在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学困生比例大,成績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新的教学改革要求,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注重学生个体发展,要根据学生实际,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
教师对班内每个位学生的数学基础、运算水平和成绩进行分析,将学生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学优生(为A层)、中等生(为B层)、学困生(为C层),各层次学生的特点不同。A层: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基础知识扎实、思维严谨、思路灵活、学习能力强,有探索精神;B层:有自觉学习的习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学习方法,有较强的学习能力;C层: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基础较差,掌握的数学知识是断断续续,缺乏学习的动力。
二、对教学目标分层
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材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特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学习内容,预留不同的作业。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把教学大纲中最基本的要求,确定为C层学生的目标;把教学大纲中所有的要求,确定为A层和B层学生的目标。例如,在学习“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共同目标:理解记住求根公式,会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分层目标:C层,了解推导过程,记住求根公式,并能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B层,能理解用配方法推导求根公式的过程,并能用它去解决一些稍为复杂点的问题;A层,能推导求根公式,并能熟练运用它去解决一些有一定难度的灵活性、综合性的问题,特别是涉及到判别式和二次项系数的题目。除教学目标外,还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分别制定不同层次的要求,使分层教学顺利进行。
三、课堂授课分层
1.教学过程中内容安排分层。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把握好授课的起点,处理好前后知识的衔接,设计好教学内容难易过渡的梯度,要引导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过程,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在授课刚开始时,要放慢速度,知识跨度小,有利于C层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然后,逐渐增加一些灵活性和综合性的内容。最后,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同层次的讨论解决问题。例如,在教“等腰三角形性质”一节时,从活动开始,让学生用纸为材料,动手分别折叠、剪、裁出“等腰三角形”,C层学生讨论、总结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既提高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理解。然后,让B层学生完成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既巩固了以前的知识,又培养了将新、旧知识结合并综合应用的能力。对于性质的证明,需要添加辅助线或者用其他方法进行证明,则让A层学生讨论完成,在探索中提高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整个教学活动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在活动中培养他们顽强的学习毅力和勇于开拓、探索创新精神。
2.教学过程中问题设置分层。教师在安排课堂教学活动时,有意识地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在课堂提问时,对一些较简单的问题,优先让C层学生回答,如果回答不准确,由B层学生完善;对于中等难度的问题让B层学生回答;对难度大的问题,则让A层学生解决,当学生的回答不上时,教师进行引导、点拨,通过讨论最终解决。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各个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
四、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分层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数量不等、难度不同的练习和作业,题型难易呈阶梯状。对C层学生设计以基础性的练习和作业为主,鼓励选做书中基础性习题;B层学生要完成书上全部基础练习,同时设置少量略有难度的习题,适当选做拓展延伸性练习;A层学生要增加灵活综合运用性练习,培养其创新思维及综合应用能力。这样C层学生对基础知识得到巩固,B层学生掌握“双基”并上略有提高,A层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五、教学评价分层
为了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与激励功能,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C层学生,只要取得点滴进步就及时肯定,进行赏识的鼓励性的评价,激发他们的表现欲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对B层学生,既要揭示他们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又要不客气的指出改进措施;对于A层的学生始终坚持严要求、高标准,引入竞争性评价机制,促使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
总之,在农村初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时,要将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考虑进来,从课前、课堂和课后各个方面进行分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实现教学目标,全面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能力。
参考文献:
[1]丁春荣.分层教学的七种方法[J].理科看台,2015,(9).
[2]许强.初中数学分层探究[J].时代教育,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