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
2020-11-06李青
李青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对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从小学数学素养内涵、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理论及策略几方面进行了阐述,希冀对目前小学数学学科素养教育有一定地指导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 素养教育 “生活化”
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新一轮课程改革及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就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细化,其中学生学科素养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新趋向。数学是表达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来源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人们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和创造的结果,所以说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数学是培养公民数学素养的基础,其意义在掌握必备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在与生活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目的是为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奠定重要基础。素养形成是一个“厚积”过程,良好的数学素养宛如步步高升的台阶有一个逐渐提升过程。其中小学阶段的数学素养是从数学的“生活化”开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对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一、小学数学素养内涵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数学教育分为1~3年级、3~6年级两个学段,分别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关系,体验数学与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尽管在两个学段,学生认知的领域相同,但内容呈现螺旋式提升。小学数学教育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数学观察,进行数学思维,并学着进行数学表达。因此,小学数学素养的内涵是让学生有着良好的数感、符号意识,注重发展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提升运算能力、推理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理论基础
人的发展阶段说及教育即生活理论,为数学“生活化”提供了行动依据,更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提供了契机。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认知发展分阶段。人们从出生到成年,依次经历四个发展阶段,感知运算阶段(出生~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年)。在每个阶段,其理解世界的心智能力的表现不同,其思维模式从,从“客体永久性”概念的形成,到运用符号来表征世界;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和纯符号思维演变。再加上个人实际年龄与心智年龄有上下波动3岁的“正常差”,使得“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可看出,在小学阶段,学生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与小学数学思维有着天然的紧密关联,“生活化”根基浓厚。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理念。他认为,“教育要使学校中知识的获得与在共同生活的环境中所进行的活动和作业联系起来”;并提出“在做中学”教育思想,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实践行动的产品,通过“做”促使学生思考,获得知识。这为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
1.认清课程改革时代背景,正确把握新课程教育理念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一个信息时代,国际竞争空前激烈,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着新困境。面对新时代,关注人的发展成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曾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的顾明远教授认为“教育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幸福”。个体因应生活情景的变化,在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要健全发展。教育改革顺应时代要求,提出了培养公民素养的基本要求。学生是教学的起点和终点,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育的意义在于营造一个健康、快乐、幸福的环境,使得学生在愉悦成长中,不断获得知识技能和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积极的情感态度体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在当今时代,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现代生活中幸福生活的基础。
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体现了教育公平性。在数学教育过程中,不仅使得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技能,而且要与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实现有机结合,从而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在教育资源获取以及教学条件共享上,力争让学生处于公平公正的起跑线上。毋庸置疑,由于个体遗传及后天环境的差异性,数学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存在差异性,因此在施教过程中,注意结合个体状况,进行因材施教。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善于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学生在自身水平基础上,都获得最好地发展。教师注意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度量全班学生,否则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挫,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教育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2.适度拓展教学内容,教学素材生活化
课程标准是教育内容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具体呈现。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深入把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外,还要适度革新教学内容,用切合学生学习认知水平的生活素材,使得课程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贴近学生现实,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更好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大家知道,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即便有一些抽象的问题,借助于具体的事例进行展示,学生也更易于理解。倘若列举事例与生活紧密相关,则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必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做数学教育的用心者,善于搜集生活中学生感知较多的素材,并凝练到数学教学实践中去。
生活中到处蕴藏着数学,素材可以来身边的自然环境,也可以来自家庭、学校等社会环境,当然也可以来自学生自身。教师通过情景设问、图片呈现,乃至多媒体动画模拟,来呈现给学生问题。如长度单位的学习,由于其较为抽象,小学生开始时较难建立起具体的概念及数量观念。教师可带着尺子等测量工具,在班级内测量被测学生的指头、拳头、一扎等的长度,对“一指、一拳、一扎”的长度有基本的大小概念。甚至在步长、身高、体重等方面进行长度、体重度量地拓展。钟表上的计时,包含时间以及计时方法;超市购物时,琳琅满目的商品标签以及购买物品时的打印小票,显示了商品种类的价格与购买总价。教师可在该部分内容讲授前期,就有目的的提示家长或者引导孩子,让学生注意此类“见怪不怪”的日常生活现象,究竟包含哪些数学“小窍门”。再如,对于东南西北空间观念的建立,教师可提前画好学校的方位图,并利用多媒体或者纸板进行展示,并用东北西南等箭头表示出方向来。学生对于熟悉的场景,更能建立空间观念。当然,教师也可以带学生、拿着方位图纸到室外进行教学实践,沿着不同方向与线路在学校里实地踏查,找到不同的教学用房(地)。如此,学生会大脑中可较快建立空间方位觀念,同时也建立起平面图形与实地事物的指代关联。
3.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需要,反过来,则在生活中探究学习数学,让学生学习回归“生活”常态。让孩子在具体生活情景中感知数的存在、数的组成及大小关系,并为了某种目的需要而进行简单的数的计算。只有这样,数学教育才会从内心唤醒每一位孩子心中的潜能,开启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在家校构建的有意识引导下,会自主探究一些数学知识。等到老师讲授该部分内容时,那些自我探究到其中“奥秘”的学生,定会兴奋开心;当然,没有弄明白原理的学生,则更加聚精会神地听讲,等过了“柳暗花明”的明理阶段之后,心头则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小学中低级阶段(如四年级),“鸡兔同笼”认知及求解问题经常困扰很多学生。该部分在不使用方程求解的情况下,既要考虑到符合“鸡兔”实际情况,又要进行合理逻辑思维,是孩子在结合实际情况的环境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方式。“鸡兔同笼”在古代《孙子算经》已是著名的数学问题,记载如下:
今有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脚),问雉兔各几何?
学生可以根据生活中的常识找到隐藏信息:鸡有两只脚,兔有四只脚。那如何区分鸡和兔子的只数呢?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多种方法探究学习,让学生切实经历“假设-验证-调整……”的思维过程,最终找到答案。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教师应鼓励、引导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建立“鸡兔同笼”的模型,有了这个模型,学生在解决其他生活中的问题情景时,便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再如,在数学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所在学校有贯穿小学各年级的“数学步道”探究项目。所谓“步道”,就是让学生走出教室,拿着直尺、卷尺等基本工具,根据各年级设置一系列的不同水平问题,让学生去实地探究,获取数学知识。从低年级的“说说物体在哪里?什么形状的?”,到小学中年级的“**有多长?有多高?”再到高年级的“**物体对称平移”“**的面积与比例”等,无一不是通过学生实地探究来悟出其中“数道”。其中蕴含的正是教书育人的教学之道,育人之道。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问题探究,说到底是一種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方式的转变,它能更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学生便可以在不断地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结语
整体看来,教师要做好小学数学教育的“生活化”教学,应事先精准理解国家教学改革以及新课标的理念,牢牢把握教学目标之间的整体关联性;其次注意在选择教学素材时要贴近学生现实,选择学生熟知的事物或者场景;因材施教,做到内容与问题的设计要有弹性,评价学生时注重多元性。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教师提供宽松、兴奋的环境,让学生在熟知的场景下探究式学习,学会数学观察,进行数学思维,并学着进行数学表达,逐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润物无声的教学中达到数学课程目标要求,从而实现既定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H.Rudolph Schaffer.儿童心理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3]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