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网格”精细化管理
2020-11-06张韵徐悦
张韵 徐悦
摘 要: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是科学管理,其中最突出的内核即是精细。这是一种不但可以有效降低管理成本的新型管理模式,同时也是一种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和水平的管理理念。通过这种管理模式,能够让组织者有机会转换立场,站在被服务者的角度,更加充分了解其各项服务需求,更好的满足被服务者进而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益,增强组织竞争力。也就是说,将精细化管理运用到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中,能够实现社会管理更加高效,使江苏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享受到“网格”精细化管理带来的红利。
关键词:管理;社会治理;现代化
城市社区网格的精细化管理,需要在社区管理中将公共管理领域内的管理原则和各项要求都制定的更加精细,不断深化社区服务的内涵和本质,重视运用更细致的标准和要求去实现社区秩序的稳定,更好地解决社区问题,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随着社区网格化管理进程的推进,其管理成效显而易见,然而我们更应看到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低效、矛盾和困境,并不断探索解决路径,以保障“网格”精细化管理能进一步推动江苏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一、当前网格管理突出问题
实现社会管理的创新能够有效提升社区的管理效率并提升整体的公共服务能力,但在实际运用中就当前网格化管理而言仍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以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某B社区为例进行调研走访及分析,网格化管理人力不足、问题回流的困惑正是当限制网格管理走向精细化的主要矛盾。
具体而言,当前网格管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高估网格员能力,忽视队伍建设
经过实地调研发现,大部分城市社区网格员力量明显达不到社区管理的需求。其中,首先体现在网格员的数量上,以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B社区为例,B社区总户数2558户,按照原则150-300为一个网格应划分成至少8个以上的网格,但由于网格员不足,只划分了5个网格,平均每个网格511户,相当于标准工作量的约1.5-3倍。其次在现实处理社区问题时,网格员应具备较为丰富的业务知识和基础性的专业知识,然后运用这些知识快速高效地处理问题,但实际满足条件的人数不多,且缺少常规化的培训。此外大多数网格员不堪忍受繁重的工作及较低的薪酬积极性较差。
(二)行政化趋势加剧,影响社会自治
科层制导致了政府机构的队伍不断扩大而实际工作效率下降。目前江苏省内“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社区治理模式已经基本形成,从区到街道再到社区,有些地方加入网格管理层,形成了四级管理层级。调研发现江苏省淮安市B社区的网格化管理框架就是典型的“四个层级”。网格化管理在當前的基层治理中进一步加剧行政化,通过增加一级管理组织直接干预社区工作。“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社区自治氛围刚开始不久,就因为网格化管理而遭到阻碍。回流现象的产生与基层治理科层化倾向密切相关,网格员将问题通过流程自下而上层层反馈给住建、城管、消防等职能部门,而由于管理权限的明确分工导致各部门在工作上缺失相互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相互踢皮球的作风,最后又将问题还给网格员。
(三)重权力控制,轻社会服务
在网格化管理中,原来区县一级的职权和资源被下放到街道和社区中,各部门的职权也被社区进行了重新的横向分配,这实际上是促使社会个体在网格化中得到了行政权力,也更是将其控制在了网格之中。大多数社区在网格化管理中,要求网格员在各自负责的片区实现责任制,要求时刻掌握所负责区域的所有居民动态,同时能够及时发现居民矛盾并消除险情,发挥维稳的作用。然而,现实却是不尽如人意的,人力资源的高成本和专业知识的局限,对居民各项服务需求了解不充分,以及多元主体在真正社区治理中的缺失导致了这种模式只能趋于表面问题的解决,对于深层次、更复杂的矛盾无法处理。
二、限制网格管理向精细化发展原因分析
(一)管理主体单一,难以实现精细化管理
网格化管理是一个技术性概念,以其特定的技术方式为社区管理服务。当前以政府为主导的单一主体管理是当前网格化管理的现状。市、区、街道、社区问题受理中心只是在纵向上达到了职能部门的简化,但仍然受职能限制,实际的等级结构、权力来源和职能范围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而当前在城市社区管理中,政府主导的社会管理模式是阻碍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模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二)管理主体属性模糊,社区自治力量薄弱
当前网格化管理主体的职责是由政府部门制定的,这实际上只是政府行政权力在多元主体中的延伸,并没有做到真正的下放。在网格化管理中,社区居委会是整个行政组织的基础,是最为重要的一环。网格化管理实现了社区管理的技术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居委会在信息、人事、财务等方面过度依赖政府的力量,而最终弱化自身的自治功能。而自发成立的业主委员会,在正式管理中受多方牵制很难维护自身权利。同时,各种社会主体和市场主体实际上都只是治理结构中的薄弱力量,甚至被边缘化而难以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此外在监督机制上,这种模式过度依赖行政监督,刻板、一成不变的形式化考核方式,难以真正覆盖繁杂的网格化事务。
(三)社区社会组织发育不充分,多元共治机制尚未形成
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种类繁多,这些需求的满足是不能仅靠政府一方的力量实现的,同时网格员精力的有限也限制其不能全面高效地处理网格内的问题,而增加网格员数量势必又会造成行政成本增加。在当前的社区网格治理中网格员的主要来源是居委会干部、党员等,在实际的治理中,政府仍然是最主要的管理主体,社会组织、慈善机构、市场参与者等多元主体得不到有效的权利分配,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有限。而在现代化城市管理体系中,要改变的是政府的权力过于集中,让更多社会组织及公民参与到社会治理中。但实际上各类主体的权责边界不清以及规范体系的不完善,政府与社会的共建制度尚未形成,导致各治理主体之间缺乏联动机制,未能形成合力推动城市社区管理向精细化、多元化、规范化发展。
三、如何以“网格”精细化管理推动江苏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不可否认当前江苏省网格化治理确实卓有成效,但另一方面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途径和渠道依然不畅通,问题回流和滞留的现象没有改善,归根结底,还是社区网格化管理不够精细,治理的机制没有理顺、效率偏低。具体而言,在精细化管理理念下,结合对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B社区开展的调研,对“网格”精细化管理推动江苏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具体对策建议如下:
(一)基层治理形态由“粗放”到“精细”
首先要在现有基础网格的程度上做到向专业化方面发展。在区县一级网格化中心主导下,根据属地管理为主、条线监管到位的原则划分网格精细化管理标准,实现边界无缝衔接、服务方便、资源合理配置的网格精细化管理目标,促使基础网格的责任划分更具体,更专业,教育、医疗、养老、安全生产等都可以被具体划分出来,最终形成“基础网格+专业网格”模式,实行责任网格统一编号管理。其次,根据自身特色,网格的标准应该再提高。网格精细化管理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去推动,不同区、不同街道、不同社区存在着差异性,需要其自身结合各自特点,找準改革方向。再次,要明确网格管理主体间的责任。精细化管理要求要将网治理中各主体的管理事项、标准等导入网络中,并将责任网格的基础信息与之一一对应。同时进一步明确基础网格和专业网格的监管主体责任,科学合理地配置网格员,制定有序规范的制度实现定人、定岗、定责。通过网格再精细对症下药使江苏市域治理走专业化道路,不断向现代化发展。
(二)基层治理主体由“一元”到“多元”
基层治理多元主体的趋势是社会管理发展创新的重要途径。首先,重新构建多元管理主体合作管理机制。政府应该重新定位自身的职能,打破传统的政府作为唯一权力中心的社会管理格局,积极鼓励社会组织、公众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当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权力主体,各项管理权力分散到其他管理主体,这些主体便有了平等的参与社会管理的权力,这是建立多元管理主体合作的基础。其次,改变传统管理的方式。当基层治理的主体由“一元”向“多元”发展,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权力中心,其他治理主体在沟通合作、协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治理的有序高效,达成一致意向,共同促进社会管理的创新。最后,建立各主体相互信任与互动的管理机制也尤为重要。政府与社会组织、公众之间需要构建彼此信任的桥梁来交换意见共同努力,解决社会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利益分配问题。网格的精细化管理让各主体之间能得到无差别的信息,促使问题得到有效反馈,大大提高江苏市域治理现代化的效率。
四、社会多元主体由“被动”到“主动”
有条件地培育相关的社会组织使其形成一定的规模,推动其成为基层治理多元主体中不可或缺的力量。现代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管理是许多国家存在的理性选择。依靠社区网格员发现问题上报问题再到上级将问题反馈是一个繁琐且漫长的过程,因此,应当积极引入社会组织,共同解决社区中的小微事物。这就需要培育相当规模且成熟的社会组织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构建多元社会主体协同治理的格局。其次,要协调政府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形成协同发展的互动机制。而政府也要适当放权和让权,原本社区所有的资源配置、公共服务等权力应该真正落实下来,让社区拥有实际参与治理的能力,同时让社会组织和居民拥有参与治理的自治能力,最终实现社区自治。此外,居委会应该确实掌握自治权,其权力不受干预。再次,广大社区居民应该被赋权,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参与,促使其更加密切地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最后,社区的志愿者协会、业主委员会、慈善组织、行业协会等都是有效提高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有效手段,政府应当鼓励其发展,为其提供有效的利益诉求渠道。只有将精细化管理理念真正落实到各个层级落实到每个网格管理参与者心中,江苏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才能得到真正有效推动。
综合以上,当前,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实施与预期提高社区管理效率、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还存在差距。因此,网格化管理还需要借助精细化发展理念,通过构建多元共治机制,提高社会治理的效率,通过明确多元主体权责、培育社会自治力量等途径解决网格员力量不足、问题回流等难题,让“网格”精细化管理推动江苏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让其真正成为推进基层社区治理与自治的有效途径,提高居民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彼得·布劳,马歇尔·梅耶.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178-180.
[2] 吴晓燕,关庆华.从管理到治理:基层社会网格化管理的挑战与变革[J].理论探讨,2016(02):147-152.
作者简介:张韵(1986- ),江苏淮安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交流设计;徐悦(1993- ),女,江苏淮安人,本科,一级科员,研究方向: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