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2020-11-06周宇
摘 要:青年教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生力军,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施教群体。通过实证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以客观数据做支撑,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师德建设策略。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新时代师德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和新希望,师德师风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青年教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生力军,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施教群体。青年教师能否从执教开始就培养良好的师德认知,形成良好的师德行为规范,这不仅事关高校师德建设成效,而且事关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贯彻落实。因此做好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工作至关重要,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已有研究概述
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相关研究也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霍军亮(2014)探讨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问题,提出了弘扬优秀传统师德文化、优化师德建设的内容、创新师德建设的方式方法、优化师德建设环境等师德建设路径。陈东琼(2018)指出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党建引领、强化主体责任;提升服务意识,丰富工作内容;构建长效机制,形成有效合力。曾忠毅(2019)从高校青年教师心理状态和内心需求的角度出发,结合心理契约特征及与师德建设的逻辑关系,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探究。[3]张也卉等(2019)指出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必须立足于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新要求,结合高校人才队伍的现状,突出育人主体作用,提高青年教师师德意识,发挥党员教师先锋作用,树立师德典范。[4]通过对已有研究的简单梳理我们发现,针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问题及对策研究的成果丰硕,但大部分的研究是理论思辨,基本过程是研究者根据经验做理性分析判断,较少有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因此,文章拟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实际问题的聚焦,并以客观数据做支撑,对青年教师师德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在青年教师中开展师德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五个维度,分别是职业认同、课堂教学、课外互动、为人师表、师德建设,五个维度下共设指标36个。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络调查平台发布,参与调查的青年教师577人,占学校青年教师总体的71%,收回有效问卷577份。问卷采用SPSS20做数据分析。
三、青年教师群体中存在的师德问题
(一)青年教师群体的职业认同度不高,影响师德“自律”的养成
教师自我职业认同是教师从教过程中保持热情、激情、耐心和忠诚的基础。本次调查,对于“教师是幸福的职业”表示不认同的青年教师占30%;对于“如果再给一次职业选择的机会将做其他选择”的占11%;对于“你怎样理解教育工作”,12%的青年教师选择“养家糊口的一份职业”。我国学者杨启亮教授认为,教师的职业境界有四个层次,即把教育看作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规范和要求、把教育看作是出于职业责任的活动、把教育看作是出于职业良心的活动、把教育看作是体验幸福的活动。他认为,前两种境界是一种“他律”的影响,后两者是“自律”的取向。因此,教师如果不能坚信自己职业选择的正确性,教师很难形成主动的、有意识的、积极的从教心理体验,这将制约教师师德养成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
(二)部分青年教师存在职业价值认知偏差,师德发展动力不足
调查中,对于“你认为什么样的教师是成功的”这个问题,22%的青年教师表现出“重科研,轻教学”的选择倾向,认为“课人人能讲,科研不是人人能搞”,因此他们将“发表高质量文章”、“申请科研项目”、成为“教授”、“学术带头人”作为成功的标准。这种“成功标准”反映教师职业价值认知偏差,这会造成教师不能尽全力履行教学职責,出现教学敷衍等有悖师德的风险。即使这部分教师守住职业道德底线,认真授课,但是这种价值倾向很难让教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形成教书育人的成就体验,教师的师德发展动力不足。
(三)个别青年教师育人意识不强,对“立德树人”的使命理解不深刻
本次调查,对于“教师课堂授课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价值引领”表示不认同的青年教师占12%,有9%的青年教师认为“对学生进行思想价值引领是思政课和辅导员的职责而不是其他专业任课教师的职责”。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教师提出“四个引路人”的要求: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课堂属于教师施教的主要场域,教师应该积极在课堂中践行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的要求,将传授知识与价值引领充分结合起来,将自己的发展目标定位为“经师”更是“人师”。当前个别青年教师对师德的认识缺乏政治高度,“立德树人”使命和责任认识不足,这将制约青年教师成长为符合新时代“四个引路人”的要求。
(四)青年教师群体在学校师德评价中出现分化,揭示出师德发展的不同需求
在调查中发现,不同入职年限教师在“学校师德建设评价”方面出现分化:入职2年以内的教师对学校师德建设水平评价最高,随着入职年限的增加,教师的积极评价有递减的趋势,且入职6-10年的教师群体是发生“断崖式”递减的群体。对于这个现象,我们应该从青年教师发展、成长的需要角度来理解和分析。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先后要经历几个关键期:适应期、爬坡期、瓶颈期、发展期。如果在爬坡期和瓶颈期教师未能获得有效帮助以形成自我效能感,那么教师就会在内心产生挫败,发展就会产生阻力。因此,高校师德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解决教师思想问题,而且要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通过实践路径创新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指引方向;为教师培养职业成就感和满足感创造条件、增强信心与信念。
四、青年教师群体师德建设策略思考
(一)对青年教师群体的师德培育应注重在育人实践中加强教师对师德内涵、师德要求、师德规范的理解和认同,在社会实践中培育教育情怀。一部分青年教师,特别是新入职教师,由于缺乏实践感受,他们对师德、对教书育人的理解是“抽象的”,内容是以“口号”形式存在的。对师德要求、教书育人使命“记住了”是远远不够的,真正重要的是“理解了”并具体化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因此,学校一方面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教师头脑,健全教师理论学习制度,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化、常态化学习。另一方面,要创新方式,以问题为导向,想方设法引导广大教师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学懂弄通、入脑入心。在师德方面,鼓励广大教师将理论学习应用于教书育人的实践,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和体会师德内涵。目前,《十项准则》对师德“底线”行为有了具体规定,但是反映高尚师德的行为大都是描述性的。新时代,师德高尚的标准应该是“四有好老师”、“四个相统一”、“四个引路人”。那么教师在教育、管理、服务,在教学、科研当中,在课堂上、在课堂外,如何将抽象的师德要求与教师自身具体育人工作联系起来?这需要宣传引导,以“榜样引领”的方式向广大教师诠释师德内涵,用身边人身边事影响广大教师对师德要求的理解并增加认同。同时,学校应积极在青年教师当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教师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强化青年教师教育强国、教育为民的责任担当;鼓励支持广大青年教师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厚植教育情怀。
(二)把握青年教师成长规律,充分考虑青年教师发展需要,找准师德建设切入点,增强师德建设内生动力。青年教师相较于高校其他教师群体,他们是学历高、热情高,在教书育人的奋斗过程中渴望获得专业发展、实现职业成长,从而满足“立德”、“立业”、“立身”需要的群体。高校应加强对新入职教师、青年教师的指导,通过老带新等机制,发挥传帮带作用,使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教育规律、掌握教育方法,在育人实践中锤炼高尚道德情操;青年教师处于事业“起步期”或“攀爬期”,高校可以通过加强和落实“四位一体”[5]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将“搭建成长平台”、“暖心服务”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将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与对教师的育人要求相结合,将解决青年教师的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通过“三结合”夯实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基础,促进师德建设效度。具体措施上,可以通过开展青年教师“托举工程”为青年教师业务能力提升搭建平台、拓展渠道,助力师德建设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和教师职业发展全过程,把师德养成和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同步推进。在“暖心服务”方面,密切关注教师的利益关切,积极解决教师的困难,让高尚师德在温暖的氛围中得到涵育,在温暖的氛围中得以弘扬。
(三)大力开展师德宣传、典型选树工作,为青年教师树立“摸得到、看得见”的师德榜样,增加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青年教师,特别是新入职教师,师德的培育过程其实也是向师德榜样学习的过程。通过对榜样的注意、榜样示范信息存储、自我行为激发,青年教师在观察学习中对师德的认知从模糊到清晰,从抽象到具体;对师德行为从判断到选择,从强化再到固化。在这个过程中,青年教师的师德养成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教师自我职业认同是教师从教过程中保持热情、激情、耐心和忠诚的基础。因此,可以说,只有形成职业自我认同,青年教师才能形成主动的、有意识的、积极的心理体验,才能充分发挥自我效能感,从而以主人翁的态度从事教书育人职业,从而做到师德自律和师德内化。具体方式方法上,可以通过开展教师节表彰大会、老教师荣休仪式等活动,一方面增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另一方面以师德榜样人物激发青年教师的师德理想;以大学生艺术节为平台开展“我身边的好老师”文艺作品创作活动,在挖掘和展现浓厚师生情的氛围下,从学生视角展现平凡岗位上教师师德光彩,在教师群体当中广泛树立平凡的好老师形象;围绕“关注人、动员人、提升人、凝聚人、影响人、教育人”的目标,开展分层、分阶段营造师德氛围的师德人物宣传活动,努力打造师德榜样群体,营造“心中有责任、育人有热情、职业有追求”的师德师风氛围;举办师德标兵、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获奖教师、优秀主讲教师师德论坛,充分发挥榜样的辐射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霍军亮.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探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4(07):176-180.
[2] 陈东琼.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论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8(12):26-28.
[3] 曾忠毅.心理學理论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探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3(02):102-106.
[4] 张也卉,郑晗.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师德建设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2):93-94.
[5] 王秀彦,张景波.“四位一体”打造高校师德建设新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9(12):37-39.
基金项目:2019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内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DJKTA201906)
作者简介:周宇(1978-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党委教师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