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中国语言扶贫的意义
2020-11-06王春辉
中国语言扶贫的意义体现在实践与理论两个层面,彰显在历史和国际两个纬度。
实践层面,中国语言扶贫探索了许多新路径,建构起了“统筹部署——政策协调——精准施策——实地调研——学术探讨”配合协同的治理体系,为减贫脱贫事业的整体推进贡献了力量。统筹部署集中体现在党的领导和高层重视以及五级联动和加大投入上;政策上“中央——部委——地方”协调推进;措施上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长期与短期项目相搭配,规范引导与具体操作相配合,扶贫与扶智、扶志相协同,不同年龄段精准施策,政府—企业—社会—个人四方参与,普通话与少数民族语言以及诸方言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实地调研,既有政府相关部门工作性质的,也有学界专家研究指向的;学术探讨方面则是论坛、文集、专题、论文、专著、数据库建设的全方位助力。
理论层面,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体系的扩展,二是理论上的创新或补充与完善。第一个方面,国际上对于语言与贫困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贫困与儿童语言发展这一视角,国内研究则更多聚焦于语言能力与收入、社会经济地位提升的关系。这一点从国内外论文集的对比中也能体现出来,即国际上两本同名论文集《语言与贫困》(Language and Poverty ),分别关注贫困与儿童语言发展和贫困与语言多样性;而国内的两辑《语言扶贫问题研究》则主要聚焦于语言能力与经济、贫困与儿童语言发展、理论思考等3个维度。第二个方面,近几年中国学者基于中国语言扶贫实践,或者提出了创新性论断,或者对国际上已有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比如李宇明的“语言立交桥”“精准推普”等论述;李宇明、谢治菊、张卫国等论证的“语言扶志”的机理逻辑;王春辉的推普助力脱贫减贫评估体系;等等。
历史层面,中国语言扶贫尤其是2012年以来的实践和理论发展,是人类的新探索。放眼人类历史,世界各国的语言治理都有丰富实践,但是将语言的作用成建制、系统性地直接聚焦于脱贫减贫,应该是史无前例。通過中国语言扶贫的实践探索和理论阐释,丰富了语言文字治理现代化的内涵,深化了语言助力国家治理和国家发展的形式与内容,从而使中国语言扶贫具有了更为深刻的历史意义。
国际层面,至少包含两个维度:一是语言助力脱贫减贫的中国经验为他国提供了借鉴:二是中文作为国际公共产品对于他国的减贫效应。首先是中国语言扶贫为全球的语言助力脱贫减贫事业做出了中国贡献,为发展中国家开展语言扶贫减贫提供了经验参考,为语言助力解决贫困治理一系列世界难题提供了可能方案。其次是对于中文在世界贫困治理体系中的作用,有必要提升认知、加强合作、因应施策。作为一种全球公共产品和具有全球通用语潜力的语言,中文应该承担起为全球中文语言生活共同体提供更好服务的责任,为这个共同体的脱贫减贫贡献更多心力。
脱贫攻坚战临近收官,但后脱贫攻坚时期的脱贫减贫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中国语言扶贫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求索也将开启一段新征程。
(主持人简介:王春辉,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教授,语言治理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