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
2020-11-06陈敏艳张洁
陈敏艳 张洁
摘 要:“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实践的力量、精神的动力。文章立足“工匠精神”的内涵,全面阐述了“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性,深刻剖析当下高校“工匠精神”缺失的成因分析,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参赛的实例,引出“工匠精神”培育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高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一词通过查看古代文献,在《韩非子.定法》中,提出“夫匠者,手巧也[1]。”古人们将掌握熟练的劳动技巧者,称之为“工匠”。在我国古代时期,“工匠精神”开始萌芽,出现了一批代表着“工匠精神”的人物,诸如,我们熟悉的鲁班、毕昇、庖丁等优秀工匠人物代表,他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匠精神”伴随着社会不断演变、发展,而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精神内涵。
(一)认知情感层面,工匠精神与职业认同、严谨的敬业精神有机的融合。工匠们对自己的职业高度认同,匠人们以此作为个人谋生的手段,畢生将一种技能练习至最高境界,油然而生的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发展成良好的职业精神状态[2]。
(二)行为方式层面,工匠精神在行为方式方面,强调的是知行合一、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精神要求。在书本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以及向行业内的前辈学习的技能,务必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提炼,将理论知识作为日常行为的指导,并在行动中升华新的职业理念。
(三)情感态度层面,细节决定成败,工匠们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中,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不断地完善打磨作品,实现了好中取优、精益求精的情感态度境界。
二、高校“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性
(一)顺应“中国制造”这一战略需要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我的家乡合肥成功举办了世界制造业会议,为推动中国制造更快、更高质量发展,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将“工匠精神”与学生课程相结合,不断提升人才培养层次,进而推动国家“中国制造”战略的实施和建设。
(二)助力高校“立德树人”任务落地
“立德树人”是高校行动的指南、任务的方向,将“工匠精神”渗透到学生生活、学习中,丰富了教育的外延与内涵,提升了学生的人格魅力,实现了“立德树人”教育的本质要求[3]。
(三)符合“双创”的客观要求
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社会常态,在“双创”的时代背景之下,“工匠精神”的培育作用日益凸显,“工匠精神”的核心部分强调精益求精。当代大学生必须沉下去、稳住脚,努力认真的践行和弘扬“工匠精神”,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评价方式是多元的,毕业生需要具备牢不可摧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务实肯干、优秀卓越的动手能力。在提高个人素质的同时,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立足于“工匠精神”之上,才能不断提高个人的就业竞争力。
(五)实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
在大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学生的个人信仰、品质尤为重要,而“工匠精神”在大学生认真的工作服务态度、千锤百炼、开拓创新的信仰养成过程中,无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4]。
三、高校“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历史传统文化观念导致了“工匠精神”缺失
追溯历史发展的演变过程,在我国古代,提倡“学而优则仕”的陈腐观念,这种传统的思想观念直接导致了“工匠精神”的缺失,
大多数人苦读经书、博取功名,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做官从政,而逃避沦为手艺人的境地,至此我们从古代就缺失了工匠精神培养的沃土。
(二)当今社会舆论价值的导向功能
当今社会快速、浮躁的情绪越发明显,一些网络推崇的白领、金领、IT生活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哗众取宠的行为方式更是受到青睐,反之,技术工人的朴素、专注的生活却得不到应有的宣传和推广,造成“工匠精神”缺失的社会土壤。
(三)家庭对学生职业观的影响
部分学生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手艺,将来只能做一线的技术工,得到不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他们更多的希望,孩子将来能有一份较优的收入,得到一份体面的工作,社会地位高、收入稳定。这些因素也影响了“工匠精神”传承和发展。
(四)学生个人职业认知的偏差
一些年轻人心高气傲,总渴望不经过辛苦的打拼,就能获得最优的生活,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价值观发生了偏差,很难潜下心来攻克一门技术手艺,使得“工匠精神”的传承者越来越少。
(五)高校的发展模式和教师的实际状况
当前,高校在人才培养结构方面,有失偏颇。轻视技能的培养要求,往往毕业的学生虽掌握了牢固专业知识,却与企业需要的人才大相径庭,在现实的工作岗位中,对工艺的制作流程中,缺乏精益求精、求真务实的精神。与此同时,高校的教师通常也是从大学毕业再进入学校,从理论到理论的过程,缺乏了实践的经验,对学生在实践操作领域也无法起到榜样的示范作用。
四、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参与“工匠精神”探索实例
2019年新中国走过了风风雨雨的70年,我国的经济发展报告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突飞猛进,科技创新、研发能力与日俱增,中国正走向科技强国之列,作为中国人,我们深深地感到自豪、光荣。中国制造已被世界认同,正一步步迈向制造强国之林。自2016年起,央视重磅打造《大国工匠》专题片。该片主要讲述的是,平凡的技艺人,在追求职业尽善尽美的标准下,将某一技艺领域做到极致,跨入受到众人夸赞的“国宝级”行列。[5]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在观看了专题片之后,深受鼓舞、共同努力,终于走进了北京演播大厅,入围决赛现场。我校学子第一团队现场表演了使用高速旋转的砂轮,打磨生鸡蛋的外壳,在此过程中,磨切只有0.3mm,这一精细程度可想而知,让现场的观众为之惊叹。第二团队,学生在双眼蒙起状态下,以极其熟练的手法组装汽车变速箱,最终两组队员都获得了成功,他们用鲜活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当代大学生做一名匠人、修一份匠心的决心。2018年,央视《少年工匠》栏目再次走进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在竞赛现场,一名汽车检测专业的女生一人顺利完成推动200公斤的轮胎,向我们展露了当代“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花木兰精神,被现场观众誉为“汽车女神”,另一名学生在没有千斤顶的情况下,徒手更换轮胎。老师们更是精彩,现场仅凭自己的嗅觉便能诊断出汽车发生的故障,随后,便进行故障排查并逐一解决。他们用实际行动完美的诠释了劳动光荣、技艺创造未来的时代精神。
五、探索高校“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
(一)破除存有弊端的传统文化观念
陈腐的传统文化观念阻碍了“工匠精神”的培植,传统国人的理念还存在着具有一定差别的职业等级,必须彻底破除“士农工商”的思想,进一步发挥和弘扬鲁班精神,传承古代优秀的匠人品质,重铸“工匠精神”。[6]
(二)加快发展“工匠精神”的传播力度
在社会上要掀起学习“工匠精神”的浪潮,增强学生对“工匠精神”内涵的把握和领悟,积极宣传国家最新的政策文件,使一线匠人不仅在物质上有保障,同时具备较高的社会地位,将“工匠精神”视为一种精神力量、信仰追求、行动指南,不断提升学生认知的水平,促进“工匠精神”在社会实践中的功能发挥,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转变家庭职业观念,重塑“工匠精神”沃土
“工匠精神”是社会进步的源泉,每个家庭应该摒弃传统的就业观念,古人们一直强调“术业有专攻”如果在一个领域内将工作做到极致,一定是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工作无等级差别,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相互平等,只要全身心的投入,不断开拓创新,必将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学生个人的实践活动成就“工匠精神”
在学生毕业前的一年,学校都安排了实习环节,学生们通过走进实习单位,在实习单位老师的带领下,感知企业文化,学习带教老师身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品质,塑造“工匠精神”。同时,学生们还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围绕“工匠精神”走近民间匠人工作室,亲身感受匠人们带给学生的精神影响,让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践行过程中实现“工匠精神”的价值认同[7]。
(五)搭建有助于“工匠精神”培育的学校制度体系建设
1.校企融合,在校园文化中培植“工匠精神”。通过校区合作,学生能在校园里就提前接触到企业文化,这对于他们将来进入社会的角色定位起到了积极作用,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有机的结合,不断提升职业技能素养,让“工匠精神”在校园里慢慢生长。
2.优化课程设置,根植“工匠精神”。学校应该在现有的课程基础上,优化课程内容,将“工匠精神”贯穿到教室、课本。在教学实践环节中,通过邀请企业优秀的员工走进校园共同参与到课程开发,借助工学交替、以赛代训的方式,将“工匠精神”在潜移默化过程中传达给每一位学生。
3.建设高素质双师队伍,促进“工匠精神”养成。应用型高校在现实发展过程中,应科学的制定双师教师队伍建设,高校教师不仅理论的传播者,同时也要具备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真正做到“德艺双馨”。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感染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促进“工匠精神”的养成。
4.在健康的校园文化中根植“工匠精神”。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起到了思想引领的帮助作用,平日校园里的宣传标语、学生们参加的各类专业竞赛、邀请知名的匠人进校园等等活动,都能对学生再认识“工匠精神”起到积极作用。
总之,“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多方共同参与、相互配合,最终实现“工匠精神”理念在大学校园和大学生中广泛传播和传承,塑造良好的社会新风尚。
参考文献
[1] 韩非子.《韩非子.定法》第四十三篇,战国时期.
[2] 李倩,李亚亚.当代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弘扬和培育[J].经济师,2018.
[3] 刘娜,李昌锋,张亚.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辅导员视角下的实践探析[J].经济研究导论,2017.
[4] 张青.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D].山東:山东大学,2018.
[5] “大国工匠”的成功之源.光明网.(2015-5-10)http://www.xmnn.cn/dzdk/xmrb/20150510.
[6] 吴瑾,杨玉凤.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匠精神”培育的长效机制构建[J].龙岩学院学报,2017.
[7] 徐海云,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和价值内化理路及其培育路径[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
基金项目:合肥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度校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914SKA027);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项目编号:AGZ18113)。
作者简介:陈敏艳(1980- ),女,安徽安庆人,硕士,讲师,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高职教育学;张洁(1983- ),女,安徽蚌埠人,硕士,讲师,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高职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