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安检问题之伦理反思

2020-11-06沈莹

西部学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伦理

摘要:2019年3月10日发生的“广州地铁要求乘客卸妆进站”和2019年8月发生的“上海迪士尼坚持翻包检查”两个热点伦理事件,反映了我国安检工作存在的安检道德共识未达成、安检制度有待规范以及传统文化对安检行为的负面影响等法规和伦理争议问题。鉴于安检工作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建议国家完善相关法规,规范安检行为;加强公共伦理建设,防止安检争议发生;提高公民素质,融洽安检环境。

关键词:安检;伦理;伦理建构

中图分类号:B8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0)18-0045-03

安检,即安全检查,最早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将金属探测仪运用到了一个全新的行业领域——安全检测领域。经过4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安检设备在不断地更新换代和改进,无论从质量还是美观、性能上都有了质的飞跃。然而,随着产品的优化和改进安检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的同时,安全检查中所存在的伦理问题——“安检问题”也在人们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本文以2019年的“广州地铁要求乘客卸妆进站”[1]以及“上海迪士尼坚持翻包检查”[2]两个热点伦理事件为例,分析事件背后所存在的社会伦理问题,提出安检问题的伦理构建路径,旨在为我国当代社会的公共道德生活建设提供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安检问题存在的伦理争议

安全技术检查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为了保证人民活动的安全性而对人们所采取的一种强制性的检查。在如今的社会中,无论是乘坐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出行还是进入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安检都是必须经历的环节。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安检是专业的检查设备查包、查行李,或者安检人员手持相关仪器查人。然而,从近年来发生的“广州地铁要求乘客卸妆”和“上海迪士尼坚持翻包检查”两个伦理事件来看,安检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似乎已经超出了合理的检查范围,作为传统的一种行政安全措施,它在某些方面也涉及了伦理范围,而安检问题的发生,恰恰是由于安检行为伦理的边界问题未清晰而造成的。

(一)安检行为的道德共识未达成

安检行为作为一种行政手段,虽然法律对于安检行为有一定的规定,法律有效地规定了安检应有的界限和方式,但是在道德生活领域,安检行为并未形成一定的道德共识,还存在许多伦理争议问题。就2019年3月10日的“广州地铁要求乘客卸妆进站”和2019年8月的“上海迪士尼坚持翻包检查”这两个事例来说,安检的行为已然超出法律的界限[3],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法律。虽然法律法规规定了安检行为,但是在道德领域,这样的安检行为显然已经对乘客以及游客的人格尊严、隐私、基本权利造成了侵犯。

针对“广州地铁强制要求卸妆进站”事件,该女性化的哥特妆行为并不在制造恐慌和扰乱秩序的行为之中。哥特风格对应的是一种潮流和生活模式的文化,服装多以白色和黑色为主调,搭配较为浓重的深色妆容。尽管如此的妆容并不常见,却不至于对地铁站的秩序和安全造成影响,如果这类型的化妆乘客连进地铁都要遭到阻碍,这样强硬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势必是对乘客基本权利的侵犯。《广州地铁乘坐守则》中并未规定禁止乘客身着奇装异服,虽在《守则》中设置了类似条款,但其中的危害地铁设施安全或者影响地铁运营秩序的行为并没有明确的说法,也没有出现禁止奇装异服的规定。针对上海迪士尼坚持翻包检查事件,虽然上海迪士尼对于其强制翻包检查也做出了回应,但是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7条的规定:“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上海迪士尼工作人员对于游客的翻包事件,无疑侵犯了游客的消费者权利。从安检行为事情本身来看,上海迪士尼是否有权对园内禁止带入食品进行工作管理的问题,已经超出了事情本身的伦理范围。

(二)安检的制度规范有待完善

公共伦理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也是我国发展的必然选择。从长期的发展来講,我国的公共管理主要是将工作人员的素质以及个人道德修养当作工作活动的基础,强调伦理道德对人们的约束。然而伦理道德对人们行为的约束是一种软约束,它不能有效地遏制某些安检人员以及乘客和游客做出违反伦理道德的行为。公共伦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建设,可以用一些硬约束代替软约束,从而推动和保障伦理道德要求在公共活动中的建设。可以看出,我国在对公共伦理建设上有着一定的空白。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差异,不同的文化差异自然也就造就不同的公共伦理活动。与有些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公共伦理制度规定实际操作性差,很多都是形式上的。我国对安检问题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强度小,更多地强调依赖个人修养来进行安检活动,容易产生一些无法避免的问题。翻看广州地铁要求乘客卸妆的报告,这些情况的发生固然与安检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关,从深处看更与我国的公共伦理建设的“真空”有关。上海迪士尼不接受浦东消保委的调节,执意我行我素地对游客进行翻包检查,已经使得众人不满。针对人民日报的四问,美国总部没有给出正面的回应,同样也体现了中外企业的文化差异会对企业公共伦理事件的公共性、平等性、以及管理制度的可行性产生影响。

(三)传统文化对安检行为的影响不可忽视

古人云:造物者造其善与恶,亦可造善恶相兼之物也。虽然安检是对于国家对安全所做出的一种强制性措施,但是如果它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道德生活产生了影响,那么人们对安检行为就会存在不同的争议。安检是为保障人们安全所做出的一种强制性措施,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要对安检行为保持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安检行为存在的具体问题,在认识的基础上解决这些问题。

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是世界著名的礼仪之邦。在安检过程中,无论是安检工作人员还是被安检的乘客都应该尊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习俗。如此以来,安检问题中的伦理争议会相应减少很多。安检行为属于服务行业,对消费者保持礼貌和尊重是自身文化涵养的体现和职业素养的体现。在上海迪士尼强制翻包伦理事件中,安检人员并未对乘客和顾客有着应有的礼节和尊重,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消费者隐私的侵犯,同时也违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上海迪士尼自从2016年开园以来,一直很受欢迎,在开园一年内就曾曝光过好多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例如:插队、不爱护园内设施、乱丢垃圾等等,这也是2017年上海迪士尼禁止游客自行携带食物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广州地铁要求乘客卸妆事件”中,如果乘客注重自己的公众形象,提升自己的伦理道德修养,这样的冲突情况也就不复存在。

二、安检问题的伦理构建路径

经济的发展是公共伦理得以促进的基础,公共伦理的构建离不开国家、组织、个人的共同努力。以“上海迪士尼坚持翻包检查”和“广州地铁强制要求乘客卸妆进站”两个伦理事例分析为主,虽然这些问题在人们的关注和法院受理后已经停止,但是为了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仍然需要国家、相关组织、个人的多方面协同作用。

(一)完善相关法规,规范安检行为

安检市场作为新兴产业,我国现在仍然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撑。法律是国家认可的并且制定的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中国是依法治国的国家,通过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法律法规对人们的行为起到明示的作用,法律法规用条文的方式明确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做什么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法律法规也对违法乱纪的行为起到一个预防性的作用,使得人们根据法律的规定自觉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减少社会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广州强制乘客卸妆便是因为法律法规对于违法行为的不明确性,使得安检人员无法正确把握危害地铁设施安全和影响地铁运营的度。对待安检问题,仅仅依靠消费者和企业自觉的行为是不够的,相关部门必须肩负起职责,运用法律的手段杜绝不正确的安检方式。另外通过法律法规正确掌握安检应有的界限和方式,[4]使得安检人员在检查时可以做到有法可依。

(二)加强公共伦理建设,防止安检争议行为发生

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了制度也就没有了约束力。安检问题的发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道德意识的缺失,但深入考虑,反思出的是制度缺失的问题。可以看出,两个事件并没有对检察人员检查的权限和方式进行制度上的约束。制度的制定,有利于工作人员掌握工作尺度和规范性。制度是为人们之间的一些相互关系所制定的一些制约,也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一些规范和规格。制度的建立首先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要做到规章制度的全面,使得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时时时处处都有法律的约束。同时在进行伦理制度化和规范化时,要建立起与制度和规范相符合的考核制度,要使得规章制度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制度的作用。另外,加强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既要坚持制度的标准不变,消除工作人员心中的疑虑,又要学习一些思想道德知识。加强公共伦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不使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既是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又是创造安全文明环境的必须。

(三)提升道德素质,营造融洽安检环境

就道德素质来说,现代社会人们追逐自我利益和自由,甚至有时上升为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我精彩,而没有考虑到脱离了社会和集体,人的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就会失去合理框架的束缚。在生活世界中,实现人对社会、集体的公共本质的回归是人们道德约束的合理框架,人可以在道德所约束的合理框架下进行自我利益和自由的追寻。上海迪士尼事件演变为强制翻包、拒绝自带食物进园的原因之一便是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游客只为了自己的方便,对上海迪士尼的公共物品进行破坏以及乱丢垃圾的行为是道德缺失的表现。游客在进行游玩时,不能只顾着自己的利益和自由,同时也要考虑其他游客和环境。与此同时,广州地铁乘客虽然并没有违反地铁的规章制度,但化特别的妆容的确会给其他乘客带来不便。地铁乘客也要在公共场合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提升自己的公共伦理道德修养,并且以此为戒,避免此类现象的再次发生。提高人们素质的方法最有效的便是教育,通过教育来实现对未来社会的预定和谐。教育一般有两种伦理使命,一是学习文化知识,二是将人们从自然的欲望中解放。人的本质是自由的,但并不能理解为为所欲为,人在实现自身自由的同时,也不可以干扰他人自由的实现,这也就是我们说的义务。通过教育让人们了解道德认识和道德自觉的重要性,从而约束人们在公共环境中的行为表现。

结语

随着安检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运营间隔不断缩小,安保安检的工作任务不断加重,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安检活动不断增加的时候,势必会带来一些问题。由于上海迪士尼强制翻包和广东地铁要求卸妆进站问题的发生,“安检行为”也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头浪尖。“安检事件”的产生反映出来的并不是当事人之间的问题,反映的是社会、企业、个人的问题。安检行为是必要的,不僅是地铁,游乐场,很多地方的安检都是必不可少的。安全就是生命,如果没有安检行为,那么人们的生命安全就得不到保障,人们不管走到哪儿都如履薄冰。只有我们的生命有了保障,才能去谈其他的东西。安检问题的不断出现,不仅是安检人员的问题,社会、相关组织、个人也有着同样的责任。安检同时也需要国家、相关组织、个人的多方面协同,只有在各个方面都做好,才能解决安检行为所存在的伦理问题。

国家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保证安检行为最重要的因素。在安检活动中,要做到有法可依,安检工作人员才可以准确把握安检的界限和方式。安检人员在安检时要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多注重细节,尽量使被检查人员感到舒适,不反感。一方面,对于安检工作人员来说,在道德伦理方面,首先要培养职业素养,专业术语要说到位,安检流程熟记于心,特别是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要特别注重。对于不配合检查的人员,安检人员应耐心对待,态度和蔼,使对方配合安检工作。对于无理取闹、故意不进行安检的人员,可以交给公安民警处理。如果查出违禁品,安检人员应进行没收,或交予陪同者,并进行登记。另一方面,作为被安检的人员,也应该注意配合安检人员的工作,要明白安检工作人员是在为乘客的生命负责,要积极主动配合安检工作,不应故意为难安检人员。再者,现在很多安检视频都告诉我们,安检只是为了检测是否有违禁品,并不会对隐私造成侵害,所以只要人们积极配合工作,安检的道德伦理问题就不存在。总而言之,应不断加强安检工作制度的完善,提高安检工作的水平和标准,使安检工作不断地科学化、专业化,尽可能地减少矛盾冲突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广州地铁就要求乘客卸妆进站一事致歉  当班班长停岗培训[D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8219903611218203&wfr=spider&for=pc.

[2]央广网.上海迪士尼公开回应“坚持翻包检查”[DB/OL].http://www.cnr.cn/shanghai/tt/20190824/t20190824_ 524746300.shtml.

[3]彭中遥.我国终身监禁制度的法理意涵与应然面向[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

[4]彭中遥.我国湖泊环境司法之检视与完善[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

作者简介:沈莹(1990—),女,汉族,湖南衡阳人,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伦理学基础原理。

(责任编辑:李直)

猜你喜欢

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科技伦理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伦理传播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四 婚姻伦理演变的当代启示
二 家庭伦理剧视野下婚姻伦理的演变
一 婚姻伦理与家庭伦理剧概述
论《觉醒》中的伦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