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市种子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20-11-06赵俊
赵俊
摘 要:受疫情影响,2020年凤城市种子市场启动较常年晚,往年刚过正月初十,种子商店就陆续开业,种子管理部门便着手种子市场检查。然而,2020年直到3月中旬种子商店才开始营业,且经营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打破了常规经营模式和市场经营秩序,不但农民选购种子无从下手,而且种子管理执法工作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必然会导致种子市场混乱,农民上当受骗,农业生产遭受损失,影响凤城市种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种子管理;问题;对策
1 存在问题
1.1 城、乡(村)种子店市场主体资格发生改变
多年来,城市的种子商店一直是农资批发的主体,各种子代理商争相忙着种子批发业务,随时准备增补货源,以便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这些代理商更是零售的主力军,零售模式是绝大多数城里种子商店的主要收入来源。
2020年受疫情影响,经营情况悄然发生改变,乡镇的零售种子商店迟迟不来进货,即使来进货的,进货数量也不到常年的1/2,进城购买种子的人更是寥寥无几,有的商店甚至几天都见不到一个来买种子的人,乡镇和村一级种子商店成为面对农民销售的主力军,品种、数量及销售量都较往年有所提高,看到购货的人多了,基于利益的驱使,有些经销商放开进货渠道,从外地购进一些所谓的新品种,根本不考虑品种的适宜区域在哪,更未经过当地试种就进行推广。片面夸大品种优点,只要利润可观,就极力向农民推荐,对品种的缺点只字不提,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
1.2 走街串巷销售种子的增多
受疫情影响,2020年初政府各工作部门实行弹性上班,并且各单位承担防疫值班任务,对各居民区不分昼夜轮岗值班,其中种子执法部门也不例外,没有特殊任务,不必到单位上班,不得下乡检查种子市场。一些商贩看准时机,在此时钻管理部门监管的漏空,把一些往年滞销的种子重新换成新的包装,起一个吸引人的商标名,开车进村销售,不管种子是否合法、质量是否达标,只要有利润就大力宣传,且一再保证质量、保证产量,打着厂家直销的名义,让利于民、低价销售,销售完则溜之大吉,农民不明真伪,争相抢着购买,以为捡了大便宜,既省了车费,又买到了便宜很多的种子,连最起码的购种凭证也忘记索要,等农业生产上出现问题时却找不到人,只能自认倒霉。有的虽然留了联系电话,购种时农民也试着打了,以为万无一失,可当出现问题时再联系销售人员,接电话的人已改变,不承认卖过种子,指责农民无故骚扰,农民无处投诉,只能不了了之。
1.3 网络销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已成为大众消费品之一,不管有钱没钱,人手都有一部手机。网购正成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悄然而生,很多人并不懂种子,甚至与种子行业都不沾边,却凭着一张巧嘴,在网络上销售得很火,很多品种连管理部门都未听说过,更有一些未审定的品种被宣传成最新品种,吸引农民的眼球,在好奇心驱使下,大多数农民也像买其他商品一样,从网上购买种子。
但是,网上销售的种子,很难保证质量,雖然经销商在网络直播时既保出苗又保产量,但大多数网站都是卖完货就下线,等农业生产上出现问题时,销售人员早已不知去向,给农民维权带来困难,种子执法部门也无可奈何,只能提醒农民要到正规的种子商店购买种子,不要为图新、奇、特品种,从非正规渠道购买种子,导致上当受骗,给自己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1.4 转基因种子有所抬头
近年来,凤城市大田农业生产方面虫害较重,玉米产量受到很大影响,严重地块每667 m2损失达100~150 kg,打药、捉虫费工费时费钱,听说转基因品种抗病又抗虫、米质优、价格高、产量高,有些种植大户开始打转基因玉米种子的主意,到外地购买转基因品种回来试种,给农业生产带来安全隐患。
由于《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只对违法研发、经营转基因材料的行为作出处罚规定,且处罚相对较轻,对使用转基因种子的农民并未提出处理办法,种子管理部门只能宣传不要种转基因品种,但是发现转基因品种也只能让他们退回给销售者,既不能没收,也不能强制销毁,对一些私自种植的农户,即使大田生产被发现了,政府部门也很难处理,尤其现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依法行政,没有法律依据,执法部门不能强制割除农民私自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对种植转基因作物的管理还有待完善。
1.5 种子执法力量薄弱
为推进农业综合执法改革,应加快构建一支权责分明、上下贯通、指挥顺畅、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系,打造一支政治信念坚定、业务技能娴熟、执法行为规范、人民群众满意的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
原先的种子执法队伍,由于条件差、工作量大、责任重,时刻面临被问责的危险,已多年无人进入种子管理队伍,执法人员出现年龄断层现象,现在的执法骨干大多是50多岁的人,他们绝大部分都有高级职称,办案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善于处理各种种子纠纷案件,可他们担心继续留在执法队不能获得高级职称待遇,都想回到服务中心。而新进的执法人员,虽然有执法证,但从未执过法,他们不懂种子方面的法律法规,也不敢、不会、不愿执法办案,出现有案无人办的现象,特别是农业生产中涉及的种子纠纷案件较复杂,更是无从下手,无人敢插手,导致发生纠纷的双方都不满意,影响政府公信力。
2 对策
2.1 抓源头,把好种子质量关
为保证种子质量,凤城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从源头抓起,对各种子供应商进行严格检查和监督,要求经销商购进所有品种,不管数量多少,都必须在网上备案,对实物包装标签进行严格审查,看品种是否审定、适宜种植区域是否包含本地、性状描述是否真实、生产经营许可信息是否属实等内容,不放过任何一个品种,并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检测,对怀疑有问题的品种更是一个不漏,全部抽检,发现不合格种子及时清出市场,消除农业生产隐患。
2.2 无缝隙全覆盖开展种子打假宣传活动
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结合日常大排查工作,印发宣传资料,利用农村集市、送法上门等多种方式,积极向广大农民宣传普及识别真假种子知识。
他们一般会在农民冬季农闲时间,结合农广校新农民培训相关项目,对农民进行专题培训,以案说法,告知农民选购种子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及辨别真伪种子的方法、应该保留的证据材料,以及买到假劣种子及不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时如何进行维权,做农民维权的主心骨、贴心人。
2.3 下沉執法力量
针对种子市场变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及时作出工作调整,下沉执法力量,对各乡镇(村)的种子商店开展拉网式检查,不留任何死角。
农业综合执法队重点查处主要农作物种子未审先推、国家公布退出的品种、适宜区域不在凤城市的品种、套牌冒牌及转基因品种等,要求各经销商做好主要农作物种子网上备案,确保种子来源清、去向明,以便于追踪溯源。
2.4 畅通举报渠道,实行举报保密制度
农业综合执法队通过发放宣传单和利用电视台播放,公布种子投诉举报电话,实行全民监督。对每一起举报,做到反应快、出动快、查处不留情、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目前效果明显,已接到2起种子举报案,查扣无标签的假种子500 kg,货值15 000多元,查处标签不合法的玉米种子案1起。
严厉的惩处,对非法经营者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对每一起举报,无论情况是否属实,都为举报人严格保密,只有接待投诉的人员和相关领导知情,其他执法人员即使出现场,也不知道是谁举报的,而且只有到达目的地才知道查处哪家,严防泄密,避免发生举报人遭到打击报复等情况。
2.5 深入种植大户进行调查
为防止不合格种子投入农业生产中,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深入凤城市种植大户,逐户调查,了解种子购买情况,并当场查看购买的品种,看品种是否是正规厂家生产的、是否适合凤城市种植,对一些市场已淘汰的品种,建议农民不要种植,退给经销商;对一些新品种,建议农民少量种植,经过试验,产量和适应性确实突出的,再逐步扩大种植面积,减小风险;对怀疑有问题的种子,进行抽样检测,发现问题及早处理,避免问题种子下地,以免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2.6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修订《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相关部门不但要规定科研部门和经销商经营转基因品种要受到严厉处罚,也要规定对农民种植转基因品种的罚则,规定执法部门对农民购买转基因种子的处理权及生产上发现农民不知情的转基因种子的处理途径,通过严格执法,达到“处理一个、震慑一方”的效果,让经销商和农民远离转基因品种,彻底堵住转基因品种的漏洞。
2.7 当地政府应当重视农业综合执法工作
改革中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文件要求,贯彻落实“老人老办法、改革不减待遇”的改革精神,免除当前种子执法骨干的后顾之忧,让这些通专结合、一专多能的种子执法人才安心地留在执法队伍中。
同时,对新进的执法人员要加大培训力度,让他们学法、懂法、用法,通过执法实践,尽快提升执法能力,并可通过提高待遇等方式使他们自愿留在种子执法队伍,为种业健康发展和农业生产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