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过敏”被滥用!
2020-11-06舟涛
舟涛
在三鹿事件过去12年之后,最近又出现了“大头娃娃”的新闻,让很多家长揪心——湖南一些婴幼儿因为服用了“假配方奶粉”,导致营养摄入严重不足,出现严重营养不良、佝偻症、发育迟缓等问题。这次事件跟三鹿事件有何不同?自家娃娃会受到影响吗?
跟三鹿事件不是一回事
在家长们愤怒或恐慌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点:这次大头娃娃事件和三鹿事件的三聚氰胺问题不一样。这次事件不是中国奶制品又出现了严重的质量危机。如果你只是正常使用普通配方奶类产品,不需要因此突然紧张。
此次事件的受害者因被诊断为“牛奶蛋白过敏”,因此食用“特医奶粉”,没想到买到的却是根本不符合婴幼儿食品要求的“固体饮料”。牛奶过敏是怎么回事?什么又是“特医奶粉”?什么情况下,宝宝才需要喝“特医奶粉”?
牛奶过敏是怎么回事?
牛奶蛋白过敏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食物过敏,诱发的过敏反应表现多种多样、因人而异,其中最常见的是IgE(人体内的一种抗体)介导的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而当孩子出现反复呕吐、喂养困难、体重增长不佳、反复黏液血丝便等情况时,也需要考虑这个可能性。
IgE介导的牛奶过敏有哪些症状?
1皮肤症状: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
荨麻疹表现为突然出现的红斑、丘疹、风团样的皮疹,伴有瘙痒,而且时隐时现、变化迅速、遍布全身。有的小朋友甚至在皮肤接触牛奶后也会出现局部荨麻疹。而血管性水肿经常和荨麻疹同时出现,最常见于眼睑、嘴唇等皮下组织疏松的部位。
2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
IgE介导的牛奶蛋白过敏反应很少只诱发胃肠道症状,而是常常和皮肤过敏反应同时出现,或者只是全身性过敏反应的一部分。其中恶心、呕吐、腹痛一般在摄入后数分钟至2小时内发作,而腹泻可以在摄入致敏食物后2~6小时才开始发作。
3呼吸道症状:喘息、呼吸困难、流涕等
与胃肠道症状相似,IgE牛奶蛋白过敏很少只诱发这些呼吸道症状,而是与其他器官系统的症状同时出现。
4全身性过敏反应
全身性过敏反应是迅速发作、可能危及生命的严重情况,对于婴幼儿,消化道和皮肤症状往往是最突出的,也可能伴有呼吸困难和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的表现。
乳糖不耐受和食物过敏不是一回事
小婴儿进食乳糖丰富的食物后,出现泡沫或稀水样大便,是由于乳糖摄入过多,超过乳糖酶的处理能力,不能完全消化吸收,多余的乳糖被结肠的产气细菌分解会产生气体。这种情况其實并不影响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也无需特殊治疗。
IgE检测靠谱吗?
目前医院正式的过敏原测试主要是针对IgE检测,为皮肤针刺和血液测试两种。过敏原测试只是作为一种辅助诊断的工具,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过敏的可能性,医生可以根据结果来进行下一步的排除。如果只根据IgE检测结果就判断孩子对什么东西过敏,可能会导致本来不过敏的东西被禁食。而且很多时候,检测报告会误报多项甚至十几项成分假阳性过敏,如果根据结果全部禁食,就会造成孩子营养摄入失衡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过敏反应无法通过化验的方法检测出来,医生的判断仍然需要以孩子实际情况为准。
什么样的宝宝需要“特医奶粉”?
特医奶粉的全称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指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异常、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于营养和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氨基酸配方奶粉和深度或部分水解奶粉都属于这一类别。这类食品的生产和监管都非常严格,需要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注册后才能上市销售。
对于1岁以下的婴儿,如果无法进行母乳喂养、孩子又有明确的牛奶蛋白过敏,的确应该选择深度水解奶粉(特殊工艺处理后只含有氨基酸和小分子多肽,没有蛋白质成分的奶粉)喂养,极个别的情况下需要考虑氨基酸配方奶粉(只含有游离氨基酸,不含任何蛋白质或多肽的奶粉)。部分水解奶粉仍然可能含有导致过敏的蛋白质和大分子多肽成分,并不是最佳选择。但对于其他婴幼儿期常见的情况,比如轻度胃食管反流、肠绞痛、便秘和湿疹,牛奶蛋白过敏通常不是主要的病因,是否需要检测过敏原、尝试回避牛奶及奶制品,需要在医生的指导和判断下进行,在没有充足的证据的前提下,就换奶或使用“特医奶粉”,都是不合适的。
另外,乳糖不耐受不等同于牛奶蛋白过敏,也无须选择无乳糖的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