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主体参与 激活体育教学
2020-11-06郭燕彬
郭燕彬
【摘 要】 体育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运动和锻炼为基本手段的教学形式,它的目的是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学生的热情投入和师生的密切配合。激励是一种良好的催化剂,能融洽师生感情。激发学生更好的提高体育练习的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激励教学 尊重差异 鼓励自选 发挥群体 发挥主体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由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尊重主体差异
主体性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基础上。智力因素构成了主体学习的能力系统,而非智力因素构成了主体学习的动力系统。在非智力因素中,人的情感、性格等是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存在气质类型、心理素质、运动爱好等方面的差异。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尊重他们。如:接力跑教学一般都是教师分好组,排好队,依次进行。可有一次在接力跑教学时,突然一位学生告诉我:“老师,第二组有同学调换人。”我听了很恼火,走过去问:“你们为什么要调换人?”学生都低头不语。这时体育委员跑来告诉我:“他们这组老是输,而且总是输在这个同学这一棒,其他同学都让他跑下一棒,让后面跑得快的同学先上……”听了他的话,我一下子明白了。于是,我带着微笑对全体学生说:“输并不可怕,怕就怕输了还不知道输在哪。第二组同学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让我们一起祝愿他们在比赛中获胜。”在我的引导鼓励下,学生练习的兴趣更加高涨了。是的,在课堂上,教师期待的目光、会心的微笑、赞许的点头、亲切的抚摸,都会讓学生感受到爱的鼓舞和情感的激励,从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
二、鼓励自选方法
学生没有选择权,就不能体现自主性和主动性。由于各年级体育教材按国家规定编排,具有既定性,因而让学生自由选择教学内容有一定难度,而且条件尚不具备的学校还会存在不安全因素。但是,让学生选择自己乐于接受的练习方法,则是完全可能的。赞科夫认为: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毫无疑问,让学生选择练习方法,便是“触及精神需要”的最好方式。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练习方法。如:耐久跑教学,大家都知道耐久跑是一项枯燥无味、而且很辛苦的项目。于是我改变了让学生在田径场跑圈的习惯做法,而是在跑前征求学生的意见,设计好几种耐久跑的练习方法,让学生选择。(1)变换环境跑。让学生体验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耐久跑,如可以利用学校的自然地形场地。(2)变换路线跑。有螺旋形跑、沿对角线跑、折返跑、“8”字形跑。(3)竞赛法。有追逐跑、让距跑、换领头人跑等。(4)在音乐伴奏下跑。(5)游戏法。把耐久跑教学同学生喜欢的游戏结合起来。通过让学生选择方法,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调动了起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把耐久跑和游戏结合在一起,学生非常投入。加上在跑的途中,我时时鼓励、关心学生,使学生增添了信心。结果,每个学生都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在下课时,许多学生还要求再来一次。
三、发挥群体作用
人际交往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师生之间的交往而无学生之间的交往,是不可能全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小群体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如:耐力跑教学,让学生在目标整合、志趣相投、心理相容、智力互利的前提下,自由组合成5—6人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我事先不告诉学生跑的路线,而是在学校自然地形的某个点放上写好的提示,全程设有三到四个提示,让学生根据提示跑完全程。学生带着一种好奇、探究的心情进行练习,效果很好。
这样,学生在自主练习过程中,把原来的个人目标、个人荣誉转变为了集体目标、集体荣誉,在练习中容易产生“亲近感”、“友谊感”,他们在跑的过程中为了集体荣誉会相互帮助、相互鼓励,从而在枯燥的耐力跑中更加自信,更乐于参与。
四、协调“双主”关系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和“自由度”,并不等于“放羊式”教学。因此教师要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在教学中要注重“扶”与“放”相结合。“扶”,一“扶”动作重点、难点的突破,二“扶”安全要求,三“扶”身心恢复。“放”,一“放”探究尝试,二“放”迁移提高,三“放”体验成功。而要“扶”“放”得当,教师就必须把功夫放在课外,熟悉学生学习过程,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考虑到课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引导学生选择有效的练习方法,设计好学生的活动步骤和练习重点。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才能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最佳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