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教学中生物小实验的作用分析

2020-11-06王建华

考试与评价 2020年9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初中生物

王建华

【摘 要】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生物学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再通过实验分析解决问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初中生物学科加强了对生物实验的教育,除了课本中演示的实验,还增添了许多的生物小实验以供学生进行探究。本文从生物小实验在初中教学中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 初中生物  生物小实验  生物教学

生物和人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初中生物学课从生物学最基础的部分(生命的奥秘、动植物的生命系统、生命的繁衍、生活与环境等)带领学生走进生物教学的课堂,引领学生探究生物学科的奥秘。生物学科像其他理化学科一样,具有抽象、难懂的特点,所以学生们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才能加深对该科目知识的理解。因此,在初中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应紧跟新课改的脚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来提升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消化,从而提高生物课堂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生物小实验的特点

1.1材料容易获得且操作简单

实验材料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实验材料获得的难易程度也是实验能不能更好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小实验的实验材料是非常容易获得的,因为不涉及高尖端材料,能用到的在生活中大多都比较普遍。比如在“探究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实验中,实验材料只需要鲜洋葱切片、红墨水、镊子、刀片、烧杯、酒精灯、培养皿等,而酒精灯等实验器具在绝大多数的初中生物实验室都是准备好的。而操作也很简单,只需要将鲜洋葱片分成两份,一份用酒精灯等器具煮熟,另一份不煮,然后再用红墨水进行检测即可。最后得出實验结果:被煮熟的洋葱片被染红,而没有被煮熟的洋葱片则不会被染成红色。从而得出结论:活细胞吸收物质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1.2时间灵活

一般情况下,生物小实验的时间都很灵活,因此教师在安排小实验和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不会影响学生其他方面的时间。比如在“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中,学生找来一株盆栽,把盆中的土壤用水浇湿,用一个大的透明的塑料袋罩住植物,用细线将袋口绑紧,再把盆栽搬到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上就会出现很多小水滴。在这个实验设计完成后,学生就可以继续深入的学习生物知识,然后等待实验的结果即可。

2. 生物小实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1用小实验作为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优秀的课堂导入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进行“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课题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小实验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教学。教师先拿两个土豆,把其中一个煮熟,然后把两个土豆的上下两端都削去一部分,以便其能保持直立不倒,然后再在两个土豆的顶部中间各挖一个小洞,再向挖的洞里放入些白糖颗粒,然后将其直立放在有水的盘子中,然后让同学们讨论两个土豆中的白糖颗粒在一段时间后会有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这样的生物小实验作为课堂导入,可以在正式讲课前就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并增加学生学习该方面知识的积极性。

2.2利用生物小实验活跃课堂气氛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当下的学生和教师都有一定的约束性,如果只通过教师“填鸭式”的向学生灌输生物知识,而不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和动手操作,就会使学生对生物学科产生厌烦的情绪,这样就不利于生物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应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对生物课堂教学进行创新使其更加完善,并使学生能更容易理解教师讲解的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让学生自己进行生物小实验来活跃课堂的气氛。比如在讲解“种子萌发的条件”时,可以让同学通过比对试验来得出种子萌发需要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的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分组,分成甲组、乙组、丙组,三个小组各自使用一个烧杯,每个烧杯中都放入10粒种子,然后甲组在烧杯中加入三分之二的水,乙组放入适量的水使其不淹没种子,丙组烧杯中不放入水,然后一直到实验结束。最后会发现只有乙组的种子发芽了,从而得出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通过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和在实验之后让同学之间进行讨论继而得出结论,会让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都有更明显的提升,也能增加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使生物课堂教学效果有显著的提升。

2.3引导学生在课外时间运用小实验来学习生物课程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学生在课堂上能学到的知识也是有限的,而且有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没法用实验来让学生有一个更直接的认识。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合理的利用课外的时间来进行对生物知识的学习。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观察是一个人认识这个世界最基本的能力之一。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然后再通过相应的实验来得出答案,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一定难度或者最后得出的结论和课本上的结论不一样,那么学生可以和同学进行积极的讨论或者向老师求助。学生通过课外的观察和学习,可以学到教师没有讲到或者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也能使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从而提升学生生物学习的整体水平。

结束语:

初中生物学的教学离不开生物小实验,教师对生物小实验的有效利用可以使生物教学课堂上的气氛更好,使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更高,还能使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完成实验来增加学生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信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实验成功时的自豪感,从而使初中生物教学效果有显著的提高。也能让学生更加关注自然与生物学的关系,提高学生用生物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并学习到人类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从而逐渐明白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韩凤霞.初中生物课堂中实验教学法的有效运用途径分析[J].考试周刊,2019(45):173.

[2] 刘新星.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分层合作教学的运用[J].文存阅刊,2019(9):80.

[3] 饶洁.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的实施及效果研究[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17.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初中生物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几点见解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