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下课程建设的探讨

2020-11-06夏雨余颖烨

科教导刊 2020年26期
关键词:校企联合研究生培养课程建设

夏雨 余颖烨

摘 要 近年来,众多高校积极推动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根据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需要,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等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研究生课程体系对研究生的培养至关重要。结合校企联合培养的经验,我们联合企业对研究生课程建设进行了相关探索,以更好的适应校企联合的研究生培养。

关键词 校企联合 研究生培养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9.014

The Discuss of Curriculum under the Mode of School-Enterprise

Joint Training of Postgraduates

XIA Yu, YU Yingye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Liuzhou, Guangxi 545006)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actively promoted the joint training of graduate students by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A series of changes have also been made to the graduate regulations and curriculum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joint-training. The graduate course system is crucial to the cultiv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Combining the experience of joint-training, we have conducted relevant explora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ostgraduate courses with relevant enterprises to better adapt to the joint-training system.

Keywords school enterprise alliance; postgraduate training;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校园培养人才的最终是走向社会,企业是检验人才培养效果的最有效手段。西方国家非常重视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无论是研究生选题还是培养,都主张研究和实践相结合,鼓励根据企业需求来进行人才培养,鼓励研究成果的企业转化。硅谷就是校企合作的典型代表。[1]国内众多高校开展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果。[2-6]校企培养研究生和传统研究生培养有一定的差异,课程建设作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各高校对校企联合培养下的课程建设开展一定的研究。[7-11]为更好的推进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我院结合校企联合培养中的经验,对相关研究生课程建设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

1课程体系建设

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一个初衷就是为了让研究生更好、更快的接触企业一线问题。让研究内容更加切合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从而为企业解决问题。解决企业问题需要的知识储备和学校已有的课程体系可能不完全匹配。学校已有课程体系更多偏向于理论,解决企业问题需要的知识的操作性和综合性更强。在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与学校联合的企业要有一定的介入。根据企业所需要的知识结构,从基础课到专业课及实践课程进行一定的调整。结合研究方向把研究生需要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一系列设置。

2 实践课程改革

校企联合下的研究生培养需要充分利用实践课程,建设与其相适应的实践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一方面要使學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课程要结合企业的特点设置,企业导师要根据自己研究方向结合研究生培养的实践环节,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实践类课程尤为重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教学环节。首先基础课的学习时间要尽量紧凑,给实践类课程留够时间。一般来讲,最好有半年及以上的实践时间。实践环节最理想的地方就是企业,让学生在企业充分接触未来工作的环境,了解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为了充分达到实践效果,建议在研究生结束实践返校后,针对实践内容开展一个较流行的学术报告。这样可以让不同的学生,接触不同的实践内容,真正了解企业一线的需求。

3 授课方式改革

校企结合下的研究生培养,学习及授课方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对于企业授课教师时间或地域不方便的问题,可以通过多种灵活的形式来解决。对于传统理论部分,可以通过课堂面授形式。根据课程特点,部分课程可以制作成慕课,方便学生在任何时候学习。其他部分课程,授课方式也可以更加灵活。可以充分结合企业和课程特点进行。例如可以是研究方向代表性工程的现场调研,或者是企业某个生产环节的实际操作,也可以是企业相关设备的操作及学习等。

4 企业文化和素质培养

除了知识和实践技能之外,还要加强企业文化的培养。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企业领导层提倡、上下共同遵守的文化传统和不断革新的一套行为方式,它体现为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和全部时空。其核心内容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的培育,是企业职工思想道德风貌的提高。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实施,使企业人文素质得以优化,归根结底是推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12]为此,应从建立现代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树立科学发展观,讲究经营之道,培养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优化企业内外环境,全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质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动力和保证。

5 校企结合培养研究生下课程建设的探索

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根据学院主要研究方向,结合周边企业资源进行了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预应力相关产品技术研发和生产,柳州市鱼峰水泥厂主要从事水泥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广西北海水文工程矿产地质勘察研究院主要从事水文地质方面的工作。学院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及企业需求和以上单位合作,针对有限元方法、土木工程材料、预应力技术三门课程进行了校级核心课程建设。并结合企业需要和学校管理规定,对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学院获得了广西预应力机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高校预应力技术重点实验室、预应力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校地校企科技创新平台等一系列科研平台。共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博士后1人,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其中EI、SCI收录多篇。注册专利近20项。

通过研究生联合培养,一方面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亟需的研究生,另外一方面加强了企业和学院科研之间的联系。根据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需要,学院和企业导师一起针对性的修改了研究生培养计划,建立了相关研究方向的课程体系。学院总结联合培养中的经验并结合学院自身发展需要,重新凝练了研究方向。通过课程建设,也促进校内研究生导师和企业之间的相互理解,让研究方向和内容更加关注一线问题。

本文受到以下项目基金资助: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JGY2017098); 广西科技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项目

参考文献

[1] 李峻,陈鹤鸣.美、德、日三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比较与启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1):85-90.

[2] 吴林峰,金向杰,马军旭.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9(3):100-102

[3] 雍太军,詹健,曾溅辉,宁正福.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20.29(1):115-118.

[4] 王翠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1):37-38.

[5] 彭欣,高博,于利民,陈哲,孙洪源.基于工程能力提升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J].西部素质教育,2020.6(3):172-173,177.

[6] 刘平雷,董增川,赵倩.研究生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的长效机制[J].中国高校科技,2019(12):53-56.

[7] 孔祥鹤,张嘉琦,贺炳彦.“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课程建设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12):191-193.

[8] 蔡小薇,刘小勇,陈慧民.高校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西安理工大学为例[J].高教学刊,2018(20):99-101.

[9] 鲁金明,刘毅,胡浩权,郭新闻.新形势下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設的几点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20.37(02):60-63.

[10] 夏雨,余颖烨.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下课程建设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26):36-37.

[11] 刘平雷,董增川,赵倩.研究生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的长效机制[J].中国高校科技,2019(12):53-56.

[12] 百度词条.企业文化[D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企业文化/154426?fr=aladdin.

猜你喜欢

校企联合研究生培养课程建设
研究生培养中导师与辅导员联动机制的构建
基于非形式教育理论的研究生素质培养的研究
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一些思考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职业教育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模式
校企联合提高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初探
工科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讨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