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
2020-11-06黄天真
【摘要】本文论述教师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增强团队意识,激发教师的集体荣誉感;健全教研组管理机制,促进教师养成良好的教研习惯;优化课堂教学步骤,形成“智慧课堂”;开展各类专题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关键词】团队建设 团队意识 管理机制 专题培训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3-0074-02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这说的是团队的力量。学校的发展需要团队的力量,而教研组是学校学科教学的基础组织,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阵地,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舞台。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小学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由于大部分科学教师缺乏丰富的科学知识储备、专业的科学教学技能及熟练的科学实验操作能力等,学校非常有必要进行科学组教师团队建设,通过团队的力量提升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下面,笔者论述我校科学组开展教师团队建设的途径。
一、增强团队意识,激发教师的集体荣誉感
团队意识是指整体配合意识,团队精神能推动团队运作和发展。我校大部分科学教师是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在小学,科学学科与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不同,科学学科教师人数较少,每位科学教师任课班级多,大多存在跨年级任课的情况。这导致科学组教师团队意识不够,为此,我校科学组采取以下方式增强教师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
首先,以诚相待,关心组内教师生活。互相关心让教师彼此常怀感恩之心,科学组教师长期处于一种有爱、温暖的工作氛围中,会身心愉悦,并逐渐显示出关心科学组的主人翁意识,并努力维护科学组集体荣誉,激发集体荣誉感。
其次,合理分工,人人均衡发展。教研组内的工作分工力求公平、公正,因为只有分工合理,教师才能相互理解,整个团队才能得到均衡发展,教研组才会呈现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良好局面。
再次,相互鼓励,让科学组内充满正能量。我校科学组倡导相互鼓励,用热情感染彼此,互相鼓励、主动帮助、一起探讨,这样一种正能量的团队精神渐渐转化成教师的敬业精神。
最后,开展活动,增强集体凝聚力。我校科学组定期开展组内集体活动,让科学组教师在活动中增进对彼此的了解。科学组每个学期至少开展两次团建活动,期中、期末各一次,团建活动有户外体育活动、文娱活动等。
二、健全管理机制,促进教师养成良好的教研习惯
孟子曾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教研组是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加强教学研究、开展教改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效果。优秀教研组的形成需要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合理规范的教研组制度是实现教师合作的关键。
首先,我校科学组每周定时定点开展教研活动,全体科学教师必须按时参加教研活动,不得无故缺席,不允许迟到早退。其次,每学期初期,科学教研组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指示和学校的工作计划制订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开展教研活动。第三,科学教研组组长担任每次教研活动的组织者,每位成员在每次教研活动中都要签到,安排教研活动记录员、教师发言人,发言力求有主题、有重点、有目的、有内容,活动过程及时拍照存档。第四,教研活动结束后,教研组长及时将教研活动签到表、发言稿、照片整理好,检查合格后,将纸质版和电子版材料同时上交到学校。最后,科学教研组组长及时总结经验,反思得失,以提高教研组活动质量。教研过程中,不允许讨论与教学无关的事情。
三、实施课堂教学“五步走”,形成“智慧课堂”
教育家陶行知说:“课堂是知识的圣地,是师生生命历程的一部分。”只有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探寻适合校情的教学模式,才能吸引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校积极实施课堂教学“五步走”,形成“智慧课堂”。
首先,充分备课。教师除了自行备课,还能积极利用每周的教研时间进行集体备课、交流、讨论。教师在集体备课中,把备课过程中的疑惑提出来,注重研读新教材和科学课程标准,利用多媒体上网查找资料,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备课。
其次,注重开展实验。实验教学在科学课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我校科学组注重学生的动手实验,并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上课前提前准备好实验材料,并尽可能地改进实验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自主探索、学习的课堂中。
第三,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在科学课堂中,教师尽可能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学科的魅力。
第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一切创造都来自实践,一切真知都来源于疑问。因此,在科学课堂,教师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地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实际问题。在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多种思维得到了发展,创造潜能也得到了开发。
最后,撰写教学反思。课后,每位教师要先自行反省课堂上的不足,同时接受其他组内教师的点评。在点评过程中,教师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交流各自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
四、开展各类专题培训,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为了提高科学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我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对全体科学教师开展各类专题培训。
(一)开展课标解读培训
课程标准为教学指明了方向,为各阶段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和能力水平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了引导科学教师更好地解读课程标准,一方面,科学组要求每位科学教师从网上下载电子版本的科学课程标准,将其打印出来,自行进行课程标准研读,明确科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目标、内容等,并将课程标准中的理念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让教学有充分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邀请有经验的外校骨干教师来校,进行课程标准的梳理和解读,并要求科学组教师在听课中轮流进行课标解读分享,分享发言要求有发言稿、课件,并做到脱稿发言,其他教师进行提问和补充点评,通过这样的培训方式,促使科学教师学透课程标准,做到心中有育人目标和教学方向。
(二)开展教材梳理培训
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载体,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涵盖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等方面的目标,小学科学教材主要编选了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工程等方面比较直观、学生有兴趣参与学习的内容。科学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有效把握将直接影响科学课堂教学质量。
为了引导科学教师更好地解读教材,科学组采取分单元培训的方法,每册四个单元,要求每位科学教师在每个学期初都先自行进行教材梳理,尽己所能地分析教材各单元的特点,提出教学建议。在每周一次的教研培训活动中开展科学教材梳理展示活动,展示发言时要求脱稿,其他教师认真听并积极提出个人观点。进行教材梳理有助于科学教师更深入地理解教材,让他们在上课时更胸有成竹。
(三)开展科学实验操作技能培训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要以探究为核心,而实验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我校科学教研组要求每位科学教师在接到授课任务时,先自行研读、思考教材上的实验,在整个学期的教研活动中,将实验操作贯穿于活动始终。比如科学教师要提前一周到实验室将下周上课的实验器材准备好,动手做一做实验,比如酒精灯的使用、小灯泡的点亮、油菜花的观察等。在每周二的教研活动中,安排不同年级的骨干教师进行实验操作培训,并让年轻教师进行实操训练,通过这样互幫互助的实验培训,我校科学教师对实验操作流程越来越熟悉,更注意实验操作细节了,科学实验做得越来越好,还经常思考如何改进课本实验、创新教具。
“一个人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教研组建设能够帮助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迅速提升,我校将不断探寻更有效的教研途径,让科学教师人人都能走得更远。
作者简介:黄天真(1986— ),女,广西玉林人,一级教师,南宁市明秀东路小学科研处副主任,南宁市兴宁区教育局教研室科学中心组成员,南宁市兴宁区科学技术协会委员,研究方向为小学科学教学、教改研究。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