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之我见

2020-11-06贺国环

家长 2020年10期
关键词: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贺国环

【关键词】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策略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普遍心理健康问题

当前出现的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关键原因在于其缺失父母的关爱,即便有亲属在身旁照顾,但都无法代替父母的爱的教育,在这样一种长期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之下,留守儿童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比如说焦虑、自卑或者是悲观、烦躁、高傲等。留守儿童的性格会变得有些自卑、内向以及孤僻,在学习上所体现出的一些表现则是逃学、厌学,私自不上课,借病逃课,偷偷跑到网吧,吸烟以及与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青年进行接触等。

二、探究留守儿童心理不健全的原因

1.缺失父母直接的爱的教育成为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的一个关键原因。在家庭教育之中,来自父母的爱能给予孩子一定的安全感以及依赖感。一旦父母的爱缺失,也就是意味着家庭教育无法到位,孩子的孤独感会越来越强烈,他们感到茫然与无助,尤其是一些性格上比较内向的孩子,极易产生一种逆反心理。

2.周围环境让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作为一些留守儿童的父母,一回到家不是主动地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就用钱来打发孩子,或者家长本身就对孩子的学业不注重,存在“短视”问题,认为孩子不好好学习,就去打工,这一现象让孩子的家庭教育成为“摆设”,还树立了不好的形象,久而久之也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3. 手机与游戏成为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又一主要因素。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常用的工具。有的留守父母会给孩子配备手机,能随时与他们联系,但带来的影响是孩子利用手机来玩游戏,有的无论是上课还是写作业都在玩手机。

4.在学校教育这一关键环节之中,实际上围绕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上面同样存在不足,除了对他们进行学习、生活上的一些关心和爱护之外,还应就留守儿童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辅导并渗透有效的方法,形成一定的系统性教育,使这一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普遍性、专业性,切实让留守儿童从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方面获得有益养分,学会一定的心理疏导技巧。

三、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科学对策

(一)加强家校联系,转变监护人教育观念

针对留守儿童所处的一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作为教师需要主动出击,与其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因为留守儿童的父母远在千里,认为存在沟通上的阻隔就放弃与家长的交流,虽然这种方式会加重教师的负担,但是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教师可以利用现代通信工具,实现与家长的“零距离”接触,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进行及时的交流,引导留守儿童的家长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尽可能为孩子给予充分的科学引导与管理,关注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以及他们的思想动态,在与教师进行积极联系之后,共同合力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当留守儿童切实感受到即便父母远在千里,但其关爱近在咫尺,得到父母的关爱之后,也会让他们的思想和心理产生一定的深刻变化,从而促使他们从一些不良的情绪以及心态之中走出来,树立健康的心理。

(二)教师方法科学得当,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针对留守儿童具体心理问题,作为学校就应该采取科学且系统的教育措施。留守儿童因为缺失了父母的关爱,那么在主要的学习生活之中更需要教师以及周围学生的关心与关爱,这一环境的塑造也在于学校、班级、教师等形成思想统一,通过设计一些有益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主题活动,使他们释放自己的个性,得到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

(三)因人而异个别辅导,对症下药

为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普及,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因人而异,个别辅导,对症下药。一些确实存在心理问题且比较严重的留守儿童,则需要通过一些个别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辅导,真正帮助他们减轻心理上的压力以及负担,从而疏通他们的心理通道。教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需要细心观察他们的思想动态以及心理变化,尤其对于有心理疾病的留守儿童来说,就要借助一些个别的谈话以及专业机构介入,通过开设心理信箱、心理咨询室等,更好地帮助留守儿童走出自己的心理误区,使他們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留守儿童作为青少年的一个组成部分,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他们的成长,对于他们良好心理健康的培养,不仅是家庭以及学校的职责,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只有大家携起手来关心、关爱、关注留守儿童,才能真正让他们切实养成良好的品质以及健康的人格,打造和谐社会。

猜你喜欢

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宁波旦可韵服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
让关爱成为留守儿童心底的阳光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