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血离心报废原因分析及对策

2020-11-06杜明仪卢少芬赖建芬龙海燕罗怀雪陈馥如黎淑怡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8期
关键词:对策

杜明仪 卢少芬 赖建芬 龙海燕 罗怀雪 陈馥如 黎淑怡

【摘要】 目的 分析肇庆市中心血站近4年全血离心报废的原因, 采取有效的对策, 避免血液资源浪费。方法 总结分析本站 2015年1月~2018年12 月全血离心报废的原因, 采取相应质控措施, 如加强员工的培训, 把好血袋质量关, 避免空腔, 严防导管外露过高过多, 准确配平,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热合等。观察管理效果。结果 2015年1月~2018年12月全血制备量为182982 U, 其中因离心报废的有94 U。

2015年报废率为0.08%、2016年报废率为0.05%、2017年报废率为0.04%、2018年报废率为0.03%。报废率逐年递减。报废原因从高到底依次为破损、热合口开放、热合口渗漏。2017~2018年因破损、热合口开放报废量均较2015~2016年减少。结论 加强员工专业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保证血袋质量, 不断改进操作技术, 能有效地降低全血离心报废率, 提高储血质量。

【关键词】 全血离心;报废;原因分析;对策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8.081

随着输血技术的不断发展, 成分输血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社会的肯定, 根据不同的疾病使用相应功能的成分血, 可以使血液资源更合理、更经济地利用, 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压力[1]。目前根据成分血的比重不同, 设置不同的离心参数的物理分离方法, 将全血制备成各种成分血。然而, 在离心过程中往往会造成血液报废。本研究通过统计分析肇庆市中心血站2015年1月~2018年 12 月全血离心报废的数量及原因, 从中发现问题, 制定相应对策, 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全血离心报废率, 效果显著, 现将工作经验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来源 肇庆市中心血站 2015年1月~2018年

12月全血制备共182982 U, 其中因离心报废的有94 U, 从报废原因统计报表中获取数据, 对近4年全血制备情况进行监测, 监测方法依据《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执行, 并对每次监测结果进行总结、分析、记錄存档。

1. 2 设备 大容量低温离心机:法国KR4i、日立CR7、贺力士6000i, 一次性使用塑料血袋:三联袋200、300、400 ml(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输血技术有限公司);四联袋200、 400 ml(四川南格尔有限公司), 微电脑配平仪(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热合机。

1. 3 方法 组成全血离心报废研究小组, 以本血站计算机数据统计为依据, 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全血离心报废数量及引起报废的原因。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采取有效的质控措施, 具体如下。

1. 3. 1 加强管理 建立会议制度, 每个月对全血离心报废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做好各项监测, 及时汇总、分析结果, 发现问题, 及时制定控制措施, 并督导实施。

1. 3. 2 加强员工的专业培训 每个季度对血液制备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强调预防报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强化监测人员操作规范, 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操作, 确保其准确性, 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操作水平, 增强责任心, 在制备离心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离心机相关规定操作。

1. 3. 3 把好血袋质量关 选择的血袋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 以及离心制备要求和血液保存条件[2]。要使用正规厂家的血袋, 血液制备前如果血液放在冰箱储存, 这时血袋会变硬, 应把血液放置室温10 min 左右, 待血袋摸起来变为有一定韧性再离心[3]。定期质控检测血袋质量, 发现血袋有质量问题及时停用, 确保血袋质量。

1. 3. 4 避免空腔 操作中注意正确放置血袋, 在装杯前要将血袋排列整齐, 尤其是一个离心杯装多袋血袋时, 避免个别血袋悬空, 使血袋与离心杯底部完全接触, 如血袋装入离心杯后出现较大空腔, 一般使用充入适量水的空血袋或血袋碎片[4]填充, 使用碎片时, 不能用有突出或有硬结节样的碎片[5], 避免在离心过程中对血袋的摩擦导致破损。

1. 3. 5 导管外露适中 严防导管外露过高过多:根据离心杯的大小、采血量装离心杯, 装杯松紧度以离心后易拉出为准, 并拉出血袋中间的导管, 将管路整理整齐, 缠绕卷在一起放在空袋侧。导管外露高度不宜超过离心杯高度2~3 cm[6]。

1. 3. 6 做好使用仪器的维护保养, 准确配平 每组相对应的血袋重量相等, 误差范围<5 g, 配平后对称放入离心机, 要定期检测计量电子配平仪, 每月进行检测, 确保配平准确。

1. 3. 7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热合时发现不符合标准时重新热合, 避免热合口不牢, 封口不严、封口宽度不够, 热合后避免用手用力拉断或者用力挤压热合端。在离心前检查血袋的热合部位, 尤其是近端封口导管, 避免在离心中出现渗漏或破袋。

1. 4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近4年全血离心报废的原因及效果。

2 结果

2. 1 2015年1月~2018年12月全血制备及报废情况分析 2015年1月~2018年12月全血制备量为182982 U, 其中因离心报废的有94 U。2015年报废率为0.08%、2016年报废率为0.05%、2017年报废率为0.04%、2018年报废率为0.03%。报废率逐年递减。见表1。

2. 2 2015年1月~2018年12月全血离心报废原因分析 报废原因从高到底依次为破损、热合口开放、热合口渗漏。2017~2018年因破损、热合口开放报废量均较2015~2016年减少。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 临床用血量逐年增加, 而血站供血量不足, 这是每个血站都面临的难题。一方面血站通过各种形式、手段壮大献血者队伍, 另一方面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减少在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数量。针对本血站全血离心报废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2015~2018年成分制备过程中全血报率处于0.03%~0.08%之间。针对全血离心报废原因其中离心破损报废率最高, 其次热合口渗漏, 最后是热合口开放。2015年 1月~2018年12月, 本血站共制备全血182982 U, 其中因离心报废的有94 U, 占已制备血液总数的0.05%。本文对造成血液离心报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3. 1 血袋的质量是保证全血顺利离心的一个重要因素 血站选择血袋的材质一定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 例如袋要血具有一定的韧性、厚度和良好的透气性、透明性、安全性, 才能符合血液的储存条件。由于血袋在低温(2~6℃)冷藏后会发生变性, 再在低温下离心导致二次变性, 袋体会变硬变脆, 从而导致血袋裂开[7], 一般为血袋沿密封边缘破裂, 主要发生在血袋的中下部。

3. 2 避免空腔可有效防止血袋离心破损 有报导, 空腔是造成血袋离心破损的主要原因[8-10], 装离心杯时, 血袋与离心杯底部没完全接触, 形成空腔, 悬空血袋空腔底部承受着离心剪切力, 然而厚度约0.4 mm左右的血袋变形、变薄, 最终因承受不了间隙中血液的力量而破损[11], 主要是导致血袋体部不规则裂口或者血袋密封边缘破裂。

3. 3 正确安装离心杯可避免导管根部破裂 工作过程中如果血袋导管没整理整齐, 没有按照离心杯要求装离心杯, 导致血袋过于拥挤, 血袋导管突出离心杯上较高位置, 与离心機转头盖内壁接触, 离心时不断摩擦, 最终导致导管根部破裂。配平不准确, 误差超过±5 g, 由于不平衡使离心机强烈震动导致血袋破裂。如果操作时使用过硬或有坚硬棱角的填充物, 在离心过程中与血袋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导致破损。

3. 4 平时合理和准确处理热合口可有效减少全血离心报废 热合口不牢固或热合口过窄导致离心时导管热合口血液渗漏, 也是全血离心报废的原因。离心机使用年限长, 性能欠稳定, 零部件老化, 离心杯不光滑也是引起离心时全血破损的原因[12, 13]。针对以上原因, 我们采取了有效的措施, 大大减少和避免了因血液离心导致全血报废, 对提高储血质量, 确保血液安全, 减少离心造成的全血报废起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英. 成分制备血液报废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河南医学研究, 2014, 23(7):106-107.

[2] 张红霞, 曹万胜. 成分制备过程中血袋离心破损原因分析及对策. 健康大视野, 2013(1):436.

[3] 卢少芬, 梁洁贞, 赖建芬, 等. 冰冻红细胞报废原因分析及预防. 中国医药科学, 2017, 7(6):180-182.

[4] 张亦弛, 李美灵, 郑文君, 等. 血袋离心破损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中国医疗前沿, 2013, 17(2):204-205.

[5] 林国连, 韩日成, 詹奕荣, 等. 冰冻红细胞的质量及其临床使用效果观察.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3, 31(4):446-447.

[6] 丁月平, 朱菲, 汤文隽. 血袋离心破损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2):204-205.

[7] 车火娇, 詹伟波. 血液离心血袋破损原因分析及对策.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09(2):60.

[8] 付志刚, 关洋, 乔剑, 等. 血袋离心破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中国输血杂志, 2005, 18(3):242-243.

[9] 代秀桃, 姜华, 李晓艳. 防止血袋离心时下坠和折叠的新方法. 医药论坛杂志, 2003, 24(11):63.

[10] 徐芳, 孙韵, 姜淑美. 离心血袋破损原因及对策. 中国输血杂志, 2009, 22(5):398-399.

[11] 冯庆功. 血袋离心破损原因分析及对策. 河北医药, 2009, 31(3):355.

[12] 涂娟, 韩玲, 何华庆, 等. 血袋破损因素分析及对策.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2, 30(4):394.

[13] 邓琼, 张素芳. 成分制备时血液报废原因分析. 中国输血杂志, 2012, 25(10):974-975.

[收稿日期:2020-04-02]

猜你喜欢

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中小水电站集控系统建设改造对策分析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