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蒙学”到“科学”
2020-11-06王兴华刘欣王魁京
王兴华 刘欣 王魁京
当今,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才已成为各国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国务院于2016年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中特别强调培养未成年人的科学素养,提出“科学素质影响着公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前提”。在国家重视幼儿科学教育的背景下,梳理我国幼儿科学教育的发展脉络,有助于探索中国幼儿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幼儿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的科学启蒙教育也有悠久的历史,在传统儿童启蒙教育中常涉及一些天文地理、方位名物、动植物等科学知识内容。这些内容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相关,起到了引导幼儿了解一定的生活常识的作用。例如,经典启蒙教育所使用到的教材《诗经》,其《国风·豳风·七月》篇中的“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九月筑场圃”“十月获稻”就是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描述了一年当中不同月份的物候现象;《千字文》开篇的“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包括了季节气象、金石云雨、植物动物、江河湖海等多种自然科学现象。这些知识都属于“科学”的范畴。让幼儿学习了解这些生活常识无疑具有“科学教育”的意义。
(一)清末民初:社会与自然教育
戊戌变法失败后,维新派去日本学习,将“科学”一词引入我国。“科学”意为分科之学,区别于我国传统的文史哲不分的博通之学。这一时期,许多西方科学著作不断被翻译、引进至我国,科学的观念逐步树立起来,科学教育也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论是当时的清政府还是教育家都已经认识到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始探索适合于儿童的科学教育方法。1896年,梁启超发表的《论幼学》指出:“必教以天文地学浅理,如演戏法,童子所乐知也。”强调教师通过情景教学进行天文地理等知识的传授。这说明,当时人们已经从科学的角度认识到天文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倡导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趣味性的方法向幼儿传授天文地学之浅理。
1.《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的“谈话”与“手技”
近代之前,我国是没有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的。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省兴办学堂”。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以下简称《章程》)。《章程》中对幼儿教育的课程進行了较为系统的规定,其中就涉及到一些社会自然教育的内容。例如,《章程》在保育教导条目第三条“谈话”中提到,“与小儿对话时,且就常见之天然物及人工物等指点言之,并可启发其见物留心之思路”。这一条指明了幼儿科学教育可以渗透到与幼儿的会话中,内容可以是对周围事物的认识。第四条“手技”(即劳动)中提到,“又使于蒙养院附近之庭院内,播草木花卉之种于地,浸润以水与肥料,使观察共自发生以至开花结实等各形象。诸如此类,要在使引导幼儿手眼,使之习用于有用之处,为心知意兴开发之资”。这些规定既涉及到当今所说的“生命科学”的内容,又强调了“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
《章程》虽没有专门设置“科学教育”这一项,但将跟“科学”相关的内容已经渗透到了“社会和自然”教育领域之中。这个时期的幼儿科学教育,内容较为简单,缺乏系统性,偏重常识教育。但是教育内容贴近幼儿生活,重视幼儿的自然体验,且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2.《幼稚园课程标准》中的“社会和自然”与“常识”
1922年,北洋政府颁发了壬戌学制,将学前教育纳入学制系统。随后,陈鹤琴等学者在个人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了西方教育理念和方法,共同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幼儿园课程标准《幼稚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见表1)。该《标准》于1932年正式颁布,包括总目标、课程范围和教育方法要点三个方面,规定幼稚园课程包括音乐、故事和儿歌、游戏、社会和自然、工作、静息、餐点等七项。1936年修订的新课程标准,将“社会和自然”改为“常识”。
当时的幼儿科学教育强调幼儿从生活中获得直接的体验和学习。不仅注重“社会和自然”教育不能“枯燥”,还要“扩展儿童的经验”;不仅重视儿童对一些科学概念的理解,还注重儿童对科学探究过程,如观察、记录、比较、调查等的掌握;不仅重视知识概念和探究技能,还强调儿童应衍生出热爱自然、热爱国家的情怀。这些思想不论是在当时还是现代,都是值得借鉴的。
(二)20世纪50年代:智育
1949年新中国成立,社会制度的转变促进了学前教育的改革。这个时期的中国,以苏联为学习对象,学前教育领域也借鉴了苏联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20世纪50年代,我国颁布的两部有关学前教育的重要文件《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都受到了当时政治环境,以及重视科学教育与智育的国际趋势的影响。(见表2)
当时的幼儿教育提倡分科的集体教学,将幼儿科学教育视为“发展幼儿智力”的方式之一。分科教学的形式,增强了幼儿园学科教学的计划性、系统性,奠定了新中国幼儿园课程的基础。不过,这种分科式的教学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过分强调系统的单科知识和技能,忽视了各个学科领域间的内在联系及儿童自身的活动和直接经验。此外,虽然在教育目标上倡导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幼儿“正确认识周围环境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感受力和感觉,以促进其观察力、思考力、注意力和知觉的发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过分强调上课的形式与教师的主导,重智育。
(三)20世纪80年代:常识教育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对于理工科人才有较大的需求,与之相应的教育系统也非常重视科学人才的培养,这为科学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学前教育领域受到了西方教育思想理论的影响,儿童观与教育观也在发生改变。
198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提出了幼儿“抽象概括的和随意的思维只是刚刚开始”的特点,强调教育的任务就是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为入小学教育打好基础。教育内容包括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八个方面。其中,幼儿科学教育由智育转变为常识教育,这间接地说明了幼儿科学教育具有明显的生活化倾向,一些科学知识成为幼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常识内容。
常识教育的目标为“丰富幼儿关于社会和自然方面粗浅的知识,扩大他们的眼界。培养他们对认识社会和自然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逐步形成对待人们和周围事物的正确态度。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教育手段上,主张通过游戏、体育活动、上课、观察、劳动、娱乐和日常生活等各种活动完成教育任务。教育方式除了以往的上课形式,还强调通过观察、劳动、日常生活等活动来完成教育任务。
20世纪80年代的幼儿科学教育,继承了分科分领域的特点,科学教育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多样。科学教育的定位是常识教育,目的是向幼儿传递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粗浅知识,对于科学情感和科学技能的重视不够。但将教育对象按照年龄段分为小、中、大班来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和划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且教育内容没有脱离幼儿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关,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四)20世纪末~21世纪初:科学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实践以及学习理论的发展,人们的科学观也在发生转变。科学不再被视为静态的知识,而被视为求知的过程以及求真的精神。科学教育的内涵也随之不断扩展、深化。幼儿科学教育由过去强调知识经验的常识教育发展到强调探究能力和兴趣的科学教育。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更是确立了“三维目标”(认知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科学教育
2001年我国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规定了幼儿园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并将教育内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同时强调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科学第一次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被提出,科学教育有了区别于智育或其他领域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指导要点。(见表3)
这一时期,人们对于科学的内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幼儿科学教育的三维目标已经逐渐被接受。此外,人们已经认识到在幼儿期培養孩子科学意识的必要性,并积极探索适合幼儿认知特点的方式方法来支持幼儿的科学探究。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科学领域
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延续了《纲要》对教育领域的划分,将科学作为独立的一个领域,并且在内容上较《纲要》更为详细和明确。例如,《指南》提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并且细化了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包括归类、排序、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指南》还强调幼儿应“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方式来获取科学经验;教师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应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指南》的三维目标更为明显和清晰,且将情感态度目标放在首位,其次是技能方法,最后是知识概念。幼儿科学学习的目的也不再是为了入小学做准备,而是为了其将来的终身学习做准备。一些必备的科学技能也不局限于为科学学习服务,还延伸到幼儿的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等终身学习的品质当中。
幼儿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我国近现代幼儿科学教育先后经历了“西学中用”、学习苏联、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的几个阶段。对幼儿科学教育内涵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能够帮助我们认识科学教育现在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生活经验始终是幼儿科学教育的立足点
幼儿的科学教育实践离不开幼儿的生活。我国古代社会是农业社会,传统启蒙教育教幼儿一些与自然现象、农业生产相关的科学知识。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幼儿教育强调认识生活中常见的自然与社会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的生活环境不断发展和变化,幼儿接触到的生活经验更加丰富和复杂,科学教育的内容也应随之拓展,但幼儿的生活经验始终是幼儿科学教育的立足点。
(二)“观察”始终是幼儿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
观察是幼儿获得科学知识与经验的主要途径。在过去,幼儿的科学教育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环境相关,因此幼儿必须通过观察才能获得对科学现象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断赋予“观察”新的内容。今天我们所讲的观察不仅包括对单个事物的观察,还包括比较观察、实验观察、工具性观察等等。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指南》也对观察能力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总之,“观察”是幼儿科学教育当中一以贯之的重要的科学探究技能。
(三)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平衡始终是幼儿科学教育者的追求
民国时期,“科学”与科学教育的观念刚刚引入我国,张雪门和陈鹤琴等前辈教育家就倡导结合具体国情,创办本土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今天,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教育工作者对国际动向与趋势更为敏锐,在推动诸如标准化运动、核心素养教育等变革方面几乎与世界同步。然而,传统文化也从未在幼儿科学教育实践中缺位,诸如皮影、造纸、风筝等活动始终活跃在幼儿园科学教育课程中。而整合教育理念的兴起也让教育工作者思考,是否“分科之学”与我国传统的“博通之学”之间的平衡才是未来中国幼儿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本研究系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传统启蒙教育与现代幼儿园教学研究”(课题编号1601060084B)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