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3~6岁幼儿家庭阅读开展情况调查
2020-11-06常宏
常宏
3~6岁是儿童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儿童的早阅读经验与其未来的阅读能力及学业成就存在着较高的相关关系(Snow,et al.1998)。而早期阅读教育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家长在其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诸多研究显示,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与家庭的阅读环境、家长的参与程度相关。然而,相关文献中尚未有面向北京市幼儿家庭阅读开展情况的大范围调查研究,因此,对北京地区3~6岁幼儿家庭阅读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有助于了解幼兒的阅读培养环境,对提升幼儿阅读能力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研究设计
研究采用了自编调查问卷《幼儿家庭阅读情况调研问卷》,调研对象为北京地区孩子年龄为3~6岁的家长。问卷题型以单选题、多选题和填空题为主,调研内容涉及家庭基本情况、家庭阅读频次和时长、家庭阅读材料情况以及家庭阅读形式等方面。
考虑到样本的代表性,问卷向全北京市16个区均进行了发放,每个区选取2所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家长进行网上匿名调研,其中教育部门办园16所,其他类型公办幼儿园9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4所,非普惠性民办园3所。共计回收有效问卷3243份,各个区的问卷数量均超过150份。其中幼儿年龄和性别分布情况为:3~4岁幼儿1063名,4~5岁幼儿1017名,5~6岁1163名;男孩1660名,女孩1583名。调研家庭中家长最高学历水平占比从高到低分别为本科62.7%、硕士21.9%、高中及以下9.4%博士及以上5.9%。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3~6岁幼儿家庭阅读的频次和时长
1.家庭阅读频次
从阅读频次来看,43.9%的幼儿在家每天阅读。每周阅读4~6次和每周阅读2~4次的幼儿占比分别为21.3%和28.4%,6.4%的幼儿每周在家阅读时间小于2次。3~4岁、4~5岁和5~6岁三个年龄段的主要差异体现在,随着年龄增长,每天都阅读的幼儿占比出现了小幅度的减少,分别为48.3%、42.9%和40.1%,而每周阅读2~4次和4~6次的幼儿占比出现了小幅度的增加。
2.家庭阅读时长
每次在家阅读时长为15~30分钟和30~45分钟的幼儿占比分别为62.4%和15.8%。而每次阅读小于15分钟和大于45分钟的幼儿占16.4%和5.4%。三个年龄段中,每次阅读时长小于15分钟的幼儿占比分别为20.9%、15.4%和13.2%,而每次阅读时长大于30分钟幼儿占比分别为19.0%、19.83%和22.4%。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每次阅读时长增加了。
研究进一步对幼儿在家阅读时长与看动画片和玩电子游戏的时长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40.4%的幼儿看动画片和玩电子游戏时间更长,30.7%的幼儿两者时长差不多,只有28.9%的幼儿阅读时间更长,且三个年龄段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均为40%左右的幼儿看动画片和玩电子游戏时间更长。
对家庭阅读频次和时长总体分析可见,近一半的3~6岁幼儿有每天在家阅读的习惯,大部分幼儿能保证每周4次以上的家庭阅读频次。绝大部分幼儿每次阅读时长在15~45分钟之内,但仍有五分之一的幼儿每次阅读时长过短(小于15分钟)或偏长(大于45分钟)。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每次阅读时长有所增长,但每周阅读频次出现了略微减少的情况,从对几位5~6岁幼儿家长的后期访谈来看,这可能与此年龄段幼儿增加了更多兴趣类课程的学习,而无法保证每天固定阅读时间有关。值得注意的是,三分之二以上的幼儿每天看动画片和玩电子游戏的时间比每天阅读时间更长或两者时长差不多。
(二)3~6岁幼儿家庭阅读材料情况
1.阅读材料类型
结果显示,幼儿家庭阅读材料类型的比重从高到低分别为故事童话类(56.3%)、益智游戏类(13.5%)、科普百科类(13%)、课程教材类(10%)、童话诗歌类(4.4%)、儿童期刊类(3%)。分年龄来看,3~4岁、4~5岁两个年龄段幼儿阅读材料类型比重顺序与总比重顺序相同,而5~6岁幼儿阅读材料类型比重顺序产生了变化,从高到低分别为故事童话类、科普百科类、课程教材类、益智游戏类、童话诗歌类、儿童期刊类。科普百科类和课程教材类比重有所提高。
2.阅读材料的来源和选择
从家庭阅读材料选择来看,85.5%的阅读材料是根据家长的判断购买或选择的,近30%是幼儿自己提出要购买或选择的,26%是根据第三方推荐购买或选择的。幼儿每次阅读哪本图书,究竟由谁选择决定?结果显示,58.5%的家庭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决定,24.8%的家庭是幼儿和家长商量决定,16.7%的家庭是家长根据幼儿需要选择决定。进一步分析显示,三个年龄段幼儿的家庭在阅读材料的选择方面没有体现出差异性。
3.阅读材料的调整情况
44.3%的家庭会结合幼儿年龄和兴趣两方面特意调整阅读材料,26.1%的家庭会根据幼儿年龄增长调整阅读材料,17.6%的家庭会根据幼儿兴趣的变化调整阅读材料,12%的家庭没有调整过幼儿的阅读材料。值得注意的是,幼儿阅读材料调整情况并未呈现出年龄差异,5~6岁幼儿家庭中仍有11%的家庭没有调整过幼儿的阅读材料。
4.幼儿接触电子图书的情况
随着数字时代的深入发展,电子图书作为与传统纸质图书不一样的媒介形式,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阅读材料。研究对3~6岁幼儿在家接触手机或电脑上的电子故事、电子绘本等电子图书的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65%幼儿接触过电子图书,其中三个年龄段幼儿接触过电子图书的比例分别为64.4%、65.1%和67%。年龄差异不明显的原因与幼儿首次接触电子图书的年龄有关。图1显示,首次接触电子图书的年龄占比从高到低分别为:2~3岁、3~4岁、1~2岁、4~5岁、5~6岁。
对家庭阅读材料四个方面的研究结果分析可见,第一,3~6岁各年龄段幼儿的家庭阅读材料类型均以故事童话类为主,其他5种类型图书总比重之和仍小于故事童话类,虽然科普百科类比重在幼儿5岁后有所提升,但所占比重仍较小。第二,在家庭阅读材料的选择和购买方面,家长拥有着主导权利。在每次具体阅读哪本图书方面,绝大部分的家庭会根据幼儿的兴趣选择或会与幼儿商量讨论决定。第三,近一半的家庭会结合幼儿年龄和兴趣两方面特意调整幼儿的阅读材料,但仍有一小部分的家庭从未调整过幼儿的阅读材料。第四,大部分幼儿在家接触过电子图书。已经接触过电子图书的幼儿中,绝大多数首次接触年龄小于4岁,少部分首次接触年龄小于2岁。
(三)3~6岁幼儿家庭阅读的形式
1.家庭阅读基本方式
52.6%的幼儿家庭阅读以亲子阅读和自主阅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43.4%以亲子阅读为主,4%以自主阅读为主。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以亲子阅读和自主阅读相结合以及以幼儿自主阅读为主的家庭比例有所增加,以亲子阅读为主的家庭比例有所减少。
2.亲子阅读具体形式
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幼儿亲子阅读的具体形式。结果显示,76.3%的幼儿亲子阅读时主要陪伴者为母亲。父亲、家里老人以及保姆或哥哥姐姐其他陪伴者的分別占13%、8.7%、2%。亲子阅读过程中,46.3%的家庭采用了以“家长讲述,让幼儿兼顾看图和识字”的形式进行,采用“家长讲述,让幼儿看图阅读”和“家长引导幼儿进行识字阅读”的家庭分别占33.6%和20.1%。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多家庭采用了“家长讲述,让幼儿兼顾看图和识字”和“家长引导幼儿进行识字阅读”的形式。汇总分析可见,三个年龄段幼儿家庭中,希望幼儿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识字的家长比例分别达到了59.4%、64.6%和74.6%。
3.自主阅读具体形式
存在自主阅读行为的幼儿中,66.7%的幼儿以“自己看图阅读”为主,33.3%的幼儿以“自己一边识字一边阅读”为主。对三个年龄段的具体分析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自主阅读时“自己一边识字一边阅读”的幼儿比例逐步增加,分别为23.2%、26.2%和47%。
4.阅读指导情况
研究从两个方面对幼儿家庭阅读指导情况进行了调查。第一是家长是否会就阅读内容与幼儿进行提问或讨论。结果显示,45.1%的家长会采用“家长提问和回答孩子提问相结合”的方式,其次分别为“家长主动提问引发孩子思考为主”(29.6%)和“家长以回答孩子的提问为主”(16.9%),有8.4%的家长很少就阅读内容与孩子进行讨论或提问。第二个方面是家长是否鼓励幼儿对阅读内容进行复述、讲述、表演或用图画出来。结果显示,67.7%和62.1%的家长有过“鼓励孩子复述看过的图书内容”和“鼓励孩子把图书内容讲述给他人听”两种阅读指导行为,但只有22.4%和15.4%的家长有过“鼓励孩子把阅读过的内容表演出来”和“鼓励孩子把阅读过的内容画出来”的指导行为。从对三个年龄段的具体分析来看,这两种阅读指导行为并未呈现出明显的年龄差异或年龄趋势。
总体来看,亲子阅读和自主阅读相结合是3~6岁幼儿家庭阅读的主要方式,其次为亲子阅读方式,但仍存在小部分幼儿亲子阅读时间不足,甚至有3~4岁的幼儿以自主阅读为主的情况。亲子阅读的陪伴者方面,母亲成为了绝对的主力,反映出家庭阅读中父亲陪伴不足的现象。亲子阅读具体形式方面,近一半家庭采用“家长讲述,让幼儿兼顾看图和识字”的形式,但分析显示,大部分家长比较看重让幼儿在阅读中进行识字,且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更多家长希望通过阅读培养幼儿的识字能力。自主阅读方面,一半以上幼儿为“自己看图阅读”的形式,但各年龄段采用“一边识字一边阅读”的幼儿占比均不低,5岁后近一半幼儿在阅读中采用此形式,这可能与幼儿较早识字或与家长在亲子阅读过程中的引导、要求等因素有关。在阅读指导方面,“家长提问和回答孩子提问相结合”是家长最常采用的互动形式,但仍有小部分家长很少与幼儿就阅读内容进行讨论或提问。此外,一半以上的家长会鼓励孩子对阅读内容进行复述或讲述,但鼓励孩子表演或画出阅读内容的方式被较少采用。
教育建议
(一)保障家庭阅读频次和合理阅读时长,帮助幼儿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相关研究显示,幼儿每天阅读的时间情况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阅读水平(陈红,2000),许多研究者建议让幼儿坚持每天阅读,鼓励家长每天抽一点时间陪幼儿阅读(周兢,2017)。在阅读时长方面,幼儿每次阅读时长受其年龄、家庭环境、阅读经验等多种因素影响,通常在15~45分钟之内。相关研究者建议,3~6岁幼儿每次阅读20~30分钟最为适宜(何姜桦,2020),时间过短,效果难以显现,时间过长,幼儿容易失去兴趣。因此,笔者建议家长要保障幼儿阅读频次和合理阅读时长,最好能每天阅读,一次亲子共读和一次幼儿自主阅读,每次阅读时长最好在20~30分钟左右,不要让其他活动挤压了阅读时间,也尽量不要在幼儿阅读时打断和干扰幼儿,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结合幼儿年龄与兴趣丰富家庭阅读材料类型,定期调整家庭阅读材料
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对幼儿来说具有不同的阅读价值,如介绍科普百科的知识类图书能够引发的讨论与故事类图书有很大差异。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者都证实了此类图书对儿童语言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和科学知识经验的积累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王津,周兢,2013)。结合本研究结果,笔者建议家长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丰富家庭阅读材料类型,并随着幼儿年龄增长和兴趣发展,定期调整阅读材料,增加幼儿不同的阅读经验。
(三)合理看待和使用电子图书,把控好幼儿接触电子图书的年龄
已有不少研究证实电子图书可以为幼儿提供不同于纸质图书的互动方式,如有助于儿童将听觉线索和视觉线索整合到阅读中;帮助幼儿把握故事线索;丰富幼儿词汇水平等(李维,2017)。但研究者也提出成人要合理看待和使用电子图书,不能让幼儿与电子图书的互动完全替代了亲子共读。幼儿使用电子图书时,需要成人的把关和陪同,如合理控制电子图书连读模式、在使用过程中激发幼儿的思考和创造等。此外,成人还需要把控幼儿接触电子图书的年龄,2岁以下的幼儿尽量不要接触电子图书(张义宾,周兢,2016)。
(四)提升亲子阅读比重,增加父亲陪伴阅读时间
虽然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是早期阅读的重要目的之一,但自主阅读需要足够的阅读经验为基础。3~6岁幼儿处在伴随阅读阶段,阅读活动依赖成人的参与和与成人的互动(张守礼,2019),亲子阅读应该是此阶段最主要的家庭阅读活动形式。此外,本研究发现父亲在亲子阅读活动中参与不足的情况,这与其他相关研究结论一致(季燕,2012)。父亲参与幼儿的阅读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男性在空间能力、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方面的优势更有利于幼儿在语言的严密性、精确性方面的掌握,且在选择阅读材料方面,男性更比较偏好冒险、探索和百科知识类书籍(吕绘元,2006),因此,笔者建议父亲应多参与幼儿的阅读活动,多陪幼儿一起阅读。
(五)改变“早期阅读=早期识字”的观念,丰富指导形式,促进幼儿多种能力发展
尽管近年来众多研究者都在倡导“早期阅读≠早期识字”的教育观,然而本研究发现家长仍普遍存在“看重早期识字,指导幼儿过早地在阅读过程中识字”的现象。这不仅可能会剥夺幼儿更好地获得口语发展的机会,也很可能导致幼儿厌烦阅读、失去阅读兴趣等(周兢,2005)。此外,家庭阅读中的指导不仅能进一步提升幼儿的阅读兴趣,对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价值。阅读中提问与互动有助于幼儿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反思批判能力的发展;对阅读内容进行复述或讲述有助于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记忆力的发展;将阅读内容表演或画出来有助于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等。因此,笔者认为将“早期阅读=早期识字”事实上窄化了早期阅读的价值,建议家长改变观念,丰富阅读指导形式,让家庭阅读成为充满趣味、富有创意的活动过程,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
本报告基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语言领域兼职教研员组的调查项目,感谢全市16个区的教研员参与问卷发放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