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渔业发展历程对中国休闲渔业的启示
2020-11-06张宛玉
【摘要】休闲渔业是利用各种形式的渔业资源,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保护渔业资源的前提下,将渔业与体闲娱乐、观赏性旅游、科学普及和饮食有机结合,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实现新型渔业产业的一、二、三产业融合。中国休闲渔业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机遇好,但存在起步晚、水平低、效率低等问题。作为休闲渔业大国,日本在管理方法和组织计划等各个方面均具有巨大优势。日本的休闲渔业发展道路和管理经验为中国的休闲渔业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休闲渔业;产业融合;渔文化;日本渔业:启示
【中图分类号】F326.4
【文献标识码】A
1 日本休闲渔业发展历程
1.1 兴起原因
二战后,日本社会混乱,渔业人口过剩,最严重时期,渔业过剩人口达到渔业人口的三分之一,为了解决这一社会问题,防止社会动荡,日本政府引导发展休闲渔业。
日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其国内所需石油几乎全部需要进口,石油的供给和价格对日本经济影响重大。1973年和1979年,连续两次世界石油危机接踵而至,使得日本经济陷入持续低迷,日本远洋渔业开始走下坡路,为了摆脱对外国石油的依赖,日本渔业的重心逐渐转移到近海,发展水产养殖。
1982年12月10日,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立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等一系列重要的海洋法律制度,赋予了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以勘探、开发、养护、管理自然资源为目的的主权权利。专属经济区制度赋予了沿岸国更大的的海域管辖权,缩小了公海的领地,传统渔业的作业区域随之减少,限制了传统渔业的发展。日本作为传统渔业大国,受此影响重大,为了挽回渔业颓势,解决捕鱼困境,进入渔业结构调整阶段。
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渔船数量、渔业从业人员以及鱼类产量方面均出现下降,传统渔业持续衰退;而传统渔业的衰退进一步加剧了渔村人口流失和公共服务供给减少,此时发展休闲渔业拓宽了日本渔业发展新思路,减轻了传统渔业的压力。
1.2 政策措施
20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提出了“面向海洋,多面利用”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标志着日本的渔业步人了新的时代。从制度建设、科学决策方面制订政策及法律法规,促进休闲渔业发展。为了改善和恢复渔业环境,日本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污染监测和防治,开发出了许多有效的监测手段,强调监测过程的标准化,使得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另一方面,重视对传统水域污染物的监测控制,同时针对新型水域污染物的出现做出及时监测和处理。另外研发了高科技产品用于恢复海域水产环境,使水域环境得到改善。
建立一體化“渔港、渔场、渔村”。将渔港、渔场与渔村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栽培渔业和“鱼类牧场”,在沿岸水面和近海实施渔业的农牧化。
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保持渔业发展,振兴渔村经济。日本提出了“富有魅力渔村建设”计划。1993年在农村、渔村地区推出厂含有休闲度假意义的“绿色旅游”,开展的目的在于发挥海洋空间的创造力、突出渔村特色来振兴渔业经济,建设以人为本、魅力无限的当代渔村。
2011年起日本政府积极联合地方渔业团体,将渔业者制定的自主管理制度综合进行考察并实施资源管理方针和计划,鼓励渔业者加入渔业资源管理的队伍中。
1.3日本休闲渔业特点
1.3.1重视文化体验,打造特色品牌。以冲绳地区的渔村文化为例,2006年,冲绳地区利用了当地琉球王朝文化遗产文化和与众不同的历史文化,提出了“文化体验”这一战略,深入挖掘当地丰富的渔村文化。这一战略集娱乐与教育于一体,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品牌价值。
1.3.2深化产业融合,延长产业链。日本学者日下公人在《新文化产业论》中提出,文化商品除了物质形态的文化商品和服务形态的文化商品之外,还存在第三种形态,即:向其他产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文化商品形态。将这种文化商品与产业链深入融合,创造出更高价值的商品,延长产业链,增加各产业环节附加值。这是日本休闲渔业的鲜明特点。日本马路村将柚子作为他们村子的核心产品,打造了属于马路村的乡村品牌,除了出售初级产品外,同时发展柚子的二次加工,推出柚子香皂、柚子香水等一系列附加产品,延长了产业链,实现柚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
1.3.3渔旅结合,丰富精神生活。日本将休闲渔业与旅游紧密结合,推出娱乐渔业活动、体验渔业活动、渔业文化观光等活动,优化资源配置,创造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展渔村旅游能够推动渔村传统产业的转型,减少渔业的捕捞,减轻海洋环境的压力。
1.4 总结
日本休闲渔业与欧美休闲渔业的发展历程不同,经过多次改良和完善并沿用至今,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优势和文化特色。日本的休闲渔业在组织管理、法律规范、科技投入等多方面领先于中国,中国可以学习日本休闲渔业发展的经验,促进休闲渔业进步发展。
2 中国休闲渔业现状
2.1 发展状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渔业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成为振兴渔业经济的新希望。近几年来,休闲渔业发展迅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2017年休闲渔业产值达到708.42亿元,占渔业经济总产值的2.86%,占渔业第三产业产值的10.45%。
目前,在中国各个省市,不论是沿海还是内陆地区的休闲渔业,都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景象,创造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就目前而言,中国休闲渔业的开发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产品结构日趋完善、开发布局海陆并举、开发效益极为显著。
2.2 存在问题
管理混乱,缺乏规划;形式内容类似,缺乏文化创新;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科技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
3 建议与对策
3.1 挖掘渔文化深层内涵,加强品牌培育
经济与文化彼此交融,不可分割,文化更是连结渔业与旅游业的桥梁和命脉。为了使渔业更好的与旅游业结合,必须深入挖掘渔文化深层次内涵,使渔业经济焕发生机。
3.1.1 深入挖掘传统渔业文化资源,不断丰富休闲渔业精神内涵。传统渔文化几乎涵盖渔村渔区人民日常的方方面面,大量新奇独特的渔文化,如民俗节日、食俗文化都为休闲渔业的良好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要深入挖掘传统渔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发展每个地区独具特色的休闲渔业,保留特色,開发富有独特魅力的渔业景观,充分发挥渔文化的辅助功能,进一步传承与弘扬渔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将渔文化与休闲渔业紧密集合,赋予休闲渔业新的内涵与意义,避免休闲渔业过于庸俗化、普遍化,真正做到文旅结合、渔旅结合,促进休闲渔业更好发展。
当前形势下,虽然发展休闲渔业有着广阔的前景,但不代表各区域都需要集体发展休闲渔业,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
3.1.2 加强品牌建设,打造休闲渔业品牌。中国休闲渔业的发展要适应当地情况,深刻挖掘文化特色,以各地特色渔民故事为源,打造一个千人万面的特色渔村。中国休闲渔业产业发展迅猛,然而,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同质性很高,相互替代性很强,各休闲渔业企业在挖掘自身文化内涵方面还有一定发展空间。
品牌建设对休闲渔业的发展极其重要。例如,沿海沿岸的各个地方都广泛建造了休闲渔村。尽管他们在当地建立了一定的声望,但他们尚未形成足够的区域影响力,甚至没有形成更广泛的品牌影响力。这表明,尽管近年来中国休闲渔业发展迅速,但品牌建设相对薄弱。城市居民去农村旅游度假,意在体验宁静、优美的乡村生态环境,感受朴实的风土人情,在简单的一日三餐中追忆往昔,达到忆苦思甜的效果:所以,简单的照搬其他地方的特色并不能挖掘其精神内涵,并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文化特色是休闲渔业产业的生命力所在,所以要加强对品牌的培育建设,立足特色、注重创新。
3.2 促进产业融合,延长产业链
产业发展是渔村振兴的支撑和引领,通过业态创新和产品创新,走产业融合和品牌强村之路:使渔业与旅游业相结合、渔业与文化相结合,拓展渔业功能,加快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开展渔村观光、水产品出售、渔家宴等休闲渔业项目,通过休闲渔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3 注重文化体验,唤起精神共鸣
着力发展渔业,发展渔村,发展渔民文化资源,创造优良的渔业文化,开展渔业文化旅游等活动,实现中国农业文明和现代文明的融汇结合。
繁荣渔村文化,不仅要挖掘蕴含中华民族优良品质的优秀文化,还要注重创新,加强文化体验,更深层次地挖掘文化的精神内涵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只有不断继承和发展渔文化,才能使休闲渔业持续健康发展。让休闲渔业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能唤起人们的“乡愁”,使文化成为激发人们灵魂深处的力量。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们精神紧张,迷失自我,促进城乡文化交流,使这项活动更具精神意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使每个地区的休闲渔业都有自己独特的品牌,真正做到“一村一品”。为此,要深入挖掘当地的渔村文化,如民俗节日、食俗文化、渔业景观和遗址等等。
4 结语
虽然中国休闲渔业目前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但通过借鉴日本、韩国、美国等一些休闲渔业发展水平较高国家的发展经验,可以知不足而改之,少走弯路,结合中国国情和自有优势,使休闲渔业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渔业经济的新支柱。
[参考文献]
[1]刘龙腾,王良.实施渔村振兴:借鉴、路径与政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9, 36 (08):36-41.
[2]张溢卓.日本渔业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变化要因分析[J].世界农业,2017(10):43-47+53.
[3]李励年,周雨思,缪圣赐.日本渔业概况[J].渔业信息与战略,2012,27 (02):157-165。
[4]王丽君,冲绳文化体验对我国渔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 09):251-252.
[5]张溢卓,孙慧武,钱妤.日本最新渔业发展战略分析[J].世界农业,2018( 11):88-94.
[6]韩杨.1949年以来中国海洋渔业资源治理与政策调整[J]中国农村经济,2018 (9):14-28.
[7]刘龙腾,高宏泉,实施渔村振兴:意义、基础与问题[J],海洋开发管理,2019,36( 07):35-41.
[8]徐杰,张兰婷,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我国海洋渔业产业结构[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8,35( 10):55-59.
[9]蔡学廉.我国休闲渔业的现状与前景[J].河北渔业,2005 (6):46-48.
[10]张胜宇.新时代湖泊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下)[J].科学养鱼,2020 (02):2-3.
[11]吴诚根,试论我国渔文化的研究与开发[A].中国渔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浙江:宁波出版社,2005 (03):3-4.
[12]宁波,张媛嫒.中国渔文化的原动力、生命力与发展力试析[J].中国渔业经济,2020,38 (01):16-21.
[13]张佩怡,于南京,刘坤,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浙江省休闲渔业发展的SWOT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20,37( 04):56-61.
[作者简介]张宛玉(1 996-),女,山东潍坊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农村经济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