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白画面在《自闭历程》中的影像表达

2020-11-06李阳许宁

北方文学 2020年17期
关键词:社会意义家庭教育

李阳 许宁

摘 要:《自闭历程》讲述了自闭症患者葛兰汀常年与病症艰苦抗争,最终成为动物学家的故事。本文以影片中经常出现的黑白画面为分析对象,从回忆场景营造手段、联想画面的蒙太奇表达和环境氛围的烘托方式三方面分析与阐述其影像意义,同时,以自闭症人群在与社会接触时经常表现出的行为和语言障碍为背景,探讨家庭教育对这类人群的重要影响,进而探讨此类影片的市场价值及社会意义。

关键词:《自闭历程》;黑白画面;家庭教育;社会意义

《自闭历程》是一部讲述自闭症患者战胜重重困难,最终走向成功的励志电影。该片展示了女主人公坚持与命运斗争的精神以及家人对她的鼓励与付出,同时,也让观众对自闭症患者的世界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正确地对待他们。该片获得了第62届艾美奖、第68届美国金球奖,是一部影响颇深的优秀电影。

一、回忆场景的营造手段

色彩在电影中发挥着参与影片结构、营造基础色调、形成构图的重要作用,黑白影像的色彩同样具备这些基础功能。在彩色电影的时代背景下,黑白片段的运用为之挖掘出更多的可能性,影片中的黑与白或是出现在开头结尾,或是贯穿电影的全部、又或是整部电影的基础色调。黑白影像在电影中特殊的表现手法决定了其不同的象征意义和内涵[1]。在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中,镜头语言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它是电影中最基础的原材料和元素,观众能够通过镜头画面看出拍摄者的意图,感受其想表达的内容。镜头与背景音乐的渲染,能够为观众诠释有关自闭症患者的真实生活。《自闭历程》这部电影没有刻意美化其塑造的人物形象,采用独特的手法,比如,部分黑白镜头的运用,呈现了一位自闭症女孩的成长之路。

坦普·葛兰汀作为自闭症患者,拥有诸多与常人不同的特性。她不能单独走进自动门,她会把自动门同砍头相联系,影片在展现这一幕时采用了黑白镜头表示回忆,女主人公曾经在学校食堂通过自动门的情景。当时,坦普·葛兰汀十分恐惧,甚至扔下碗筷,迅速逃离。但是在影片结尾处,坦普·葛兰汀又一次碰到自动门时,鼓足勇气走进去,她终于迈出了这一步,尽管她还是十分紧张,还必须在他人的帮助下才能进行。此处,影片并没有使用黑白镜头,与之前的黑白画面形成对比,但是却暗示了坦普·葛兰汀迈过心中多年来不能迈过的坎,在这个过程中,她经历了无数嘲笑与羞辱,她的内心自卑且焦躁,心灵敏感且战栗。“门”在这部影片中被特意强调,在坦普·葛兰汀每一次遇到人生的飞跃和转折点时,都有一次“门”的特写镜头。从对门的恐惧到勇敢地走向一扇又一扇大门,坦普·葛兰汀每打开一扇门就打开了一扇新的世界,她的心灵就得到一次润泽,灵魂就得到一次升华。黑白画面的运用同彩色画面形成了反差,区分了时空关系。

《自闭历程》中还运用了低灰度的黑白画面,回忆主人公的母亲带着坦普·葛兰汀初次确诊病症,以及母亲在初期教坦普开口说话的画面。影片中,经常体现出母亲作为家长看不到孩子未来的低落情绪,但是,坦普·葛兰汀的母亲并没有选择放弃,反而努力培养她,不离不弃,尽自己最大努力给予葛兰汀更好的教育。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自闭症儿童早期的正确干预尤为重要。家长不仅要耐心滋养自闭症儿童的内心世界,还要注重培养其今后在接触社会环境时沟通、认知、社会参与等自我能力。

二、联想画面的蒙太奇表达

主人公坦普·葛兰汀四岁了还不会说话,在语言上有较大的障碍,当语言不能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时,其他行为作用开始显现出来。自闭症患者不能和其他人建立正常的沟通,交流能力较弱,因此,这导致葛兰汀逐渐形成了与常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图形思考。片中在葛兰汀思考牛群运动方向时,通过牛下河行走角度联想到新的设计,这个片段运用了黑白镜头,在关闭栅栏时逐渐呈现出了黑白画面,这种联想画面突出表现了葛兰汀独特的图像思维。

坦普·葛兰汀在《图像式思维:我的自闭症人生》的开篇写道:“我用图片进行思维。单词对我来说,更像是第二语言。我将口语和文字都转换成彩色电影,配有声音,就像在脑海中播放录音机磁带一样。当有人对我说话时,他的话会立即转化为图片。”[2]普通的教育方式或许对视觉思维模式下的自闭症患者来说成效并不高,但这种视觉式思维是非线性的、关联性的,大脑像是一个电脑,它是其视觉图像的叙述者与管理者。比如,提起教堂顶尖的时候或许更多的普通人脑海中浮现的是泛泛的典型教堂顶尖,但坦普·葛兰汀在脑中能够浮现出一个图片庫,她可以搜索并暂停其中一张曾经见过的教堂顶尖,因为坦普·葛兰汀能够把她见过事物转换为图片并变成一段影像。

三、环境氛围的烘托方式

色彩承担着表达主人公情绪的重任,同样也起到丰富构图元素的作用。其基调不仅在揭示主人公内心世界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景物描写的画面中,色彩也能够通过其影像色阶来表达角色真实的心理与情感[3]。《自闭历程》中,坦普·葛兰汀初次来到姨妈家,镜头通过葛兰汀的目光扫视房间中时,屋内的通风口、吸顶扇以及床边书柜上的书籍都运用了黑白画面,并伴随着吸顶扇发出的噪音。因为自闭症患者的行为举止机械化,遵循固定模式,不会轻易被打破,在接受陌生环境时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所以影片用这种方式,使得黑白画面与强烈又带有节奏的背景音效相互衬托,渲染情节氛围,把主人公特殊的紧张与不适感发挥到了极点。课堂上的坦普·葛兰汀由于没办法顺畅地读出法语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大家嘲讽的画面随即变成黑白画面并放大地刻印在坦普·葛兰汀脑海中,此处的黑白画面强调了主人公当时的窘迫处境。

该片色彩的反差主要是黑白与彩色之间的反差,在电影的创作之中,色彩的运用能够体现人物情绪,如果能够很好地把握这种反差将会达到一个出人意料的效果[4]。坦普·葛兰汀自制的“拥抱机器”不能让同学理解并被学校扔掉,她决定在深夜拿回自己的发明。随着葛兰汀行动开始的一刻,镜头由彩色转换为黑白,在行动暴露后,画面马上恢复了色彩,前后镜头对比,这一转变烘托了坦普·葛兰汀的紧张气氛,强化了视觉效果,对情节发展起到辅助作用。《自闭历程》中还有很多类似的黑白画面,如:葛兰汀看到的景象与事物在脑海中呈现出的图像、电影中播放的爱情片、同学嘲笑她的情景等。由此可以总结出,影片《自闭历程》中的部分黑白画面能够营造回忆的场景,作为蒙太奇表现联想的画面,同时也烘托了影片的环境氛围。该片采用纪录片的拍摄风格进行表达,对女主角的生活进行适度改编,体现她单一的生活方式,表现她拙劣的沟通技巧,色彩在其中的运用都能给人深刻的印象,色彩的反差也能在视觉上起到提醒观众的作用。

四、结语

电影《自闭历程》选取了真实的题材,高度还原坦普·葛兰汀的成长经历,通过主人公的故事呈现自闭症人群的生活状态。这部励志电影展现了女主人公与生活的斗争,她的家人付出的努力,并在镜头表现上富有创新性。如果影片一直使用彩色画面,则很难达到穿插黑白镜头时产生的视觉效果。本片在表现女主人公具有特殊能力的同时,也传递出她永不放弃的精神,这是给予自闭症家庭恳切的鼓励,此外,本片也能促进我国电影工作者挖掘此类题材电影的市场价值,从而使得影片的社会意义更加得以彰显。

参考文献

[1]陈婷婷,王友江.浅谈彩色电影时代黑白影像的运用以及象征内涵[J].大众文艺,2013(17):170–171.

[2]格兰丁著,范玮译.用图像思考与孤独症共生[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1.

[3]邢真真.电影美术设计中“色彩”的运用[J].电影文学,2013(17):140–141.

[4]李一敏.电影视听语言中的黑白手法[J].戏剧之家,2018(25):92–93.

(通讯作者:许宁)

猜你喜欢

社会意义家庭教育
专业变迁:源自意义的多重追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社会意义研究
浅谈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意义
论电影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