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探究
2020-11-06田小兵
摘 要:在时代转变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落实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在改革道路上深受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导学式教学法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导学式教学法不仅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还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应重视针对导学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导学式教学法;应用
一、 前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时代下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不符合新课程改革后教学理念,因此,教师应重视针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使得学生能够学到更多数学知识,获得更好的发展。导学式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后提出的创新性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导学式教学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基于此,本篇文章将针对导学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学策略建议。
二、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导学式教学法的意义
导学式教学法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产物,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导学式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导学式教学法的运用完全转变了以往满堂灌教学模式,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另外,处于初中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并且初中数学具有较强逻辑性以及抽象性,进而导致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低下,积极性不高。而针对以往初中数学教学来说,教师更为重视传授学生知识,并没有重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还没能够充分掌握数学知识,又要开始对新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十分不利于学生学习数学。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导学式教学法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主体地位,采取合理有效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进而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这种情况下能够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堆积不理解数学知识的现象发生。其次,新课程改革落实之后,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也是如此,通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不仅能够有助于培养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还能够使得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有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导学式教学法就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具体而言,导学式教学法的运用是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整个过程中引导是关键因素,通过引导学生能够逐渐真正掌握数学知识,进而能够将数学知识合理有效的运用到学习过程中以及生活过程中,以此,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这种情况下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同时促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导学式教学法的策略
(一)课前预习开展导学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导学式教学法主要就是将导以及学合理有效结合,并且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导学式教学法时,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教学环节中运用导学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并且还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根据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来说,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通常情况下都是让学生自主观看数学教材来完成预习,而这种情况下学生在漫无目的的进行自主学习,不仅影响课前预习质量,还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因此,教师应注重在课前预习中运用导学式教学法。首先,教师应做到根据实际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建立在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实际学习情况的基础上为学生设计预习目标,然后让学生根据预习目标来进行预习。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層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预习,这种情况下能够有效提高预习效率。层次性问题的运用其主要原因是为了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预习需求,促使所有学生都能够根据合理有效的问题进行预习,降低学生学习难度,进而激发学生预习兴趣,使得所有学生都能够在预习环节中收获学习效果。
(二)运用旧知识引导新知识,充分发挥导的作用
初中数学知识体系具有强烈的系统性特点,通常情况下后面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都是前面学习到数学知识的延伸,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充分利用原有的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技能引导学生学习新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技能,这种情况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探索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的规律,让学生能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合理有效连接在一起,形成良好数学知识体系,进而使得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能够有效提升。例如:在进行初中数学《矩形的判定》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新知识学习,其一,回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式。其二,矩形的性质以及定理都有哪些?其三,提出矩形定理的逆命题?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只是需要通过以往学习过的数学知识进行推移,就能够得到矩形的判定相关知识内容。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导学式教学法,教师可以运用旧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将导学的作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这种情况下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促使学生进入到思考探索当中,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数学知识体系,有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三)运用导学式突破重难点,加深数学知识理解
初中数学教学中每一个章节都有相应的重难点知识,而针对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重难点知识难就难在于抽象性较强。具体而言,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形象思维以及抽象性较强的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相悖现象,因此,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起来会较为吃力,学习知识会较为困难。因此,教师应在教学重难点知识过程中运用导学式教学法,降低数学重难点知识学习难度,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导学式教学法在重难点知识教学中的运用简单来说,就是针对重难点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提出相应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去理解知识,这种情况下就能够使得重难点知识的难度降低,还能够促使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使得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计问题引导学习,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以及降低学习难度的效果。
(四)通过导学式来导疑引思,促使积极主动学习
导学式教学法的运用在于导以及学合理结合,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充分发挥主导地位,让学生能够在导的基础下积极主动学习,想要达到以上目的,则需要教师合理设计疑问,运用疑问的引导学生思考。在设置疑问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以下几点:其一,疑问要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特点才能够将疑问的作用价值充分发挥,才能使得学生在疑问中学习到更多数学知识。其二,疑问的设计应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容易以往数学知识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等等,进而使得疑问更加具备实效性特点。其三,疑问的设计要尽可能做到具备一定趣味性特点,其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例如:在进行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运用以下疑问引发学生思考,如:小明去看望奶奶,买了5千克苹果和3千克梨一共花掉23元,那么請同学们分别求苹果和梨的单价,看一看是苹果更贵一些还是梨更贵一些?通过这个问题能够激发求知欲,并且这个问题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更容易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学生能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学习到相关知识,进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五)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小学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改革之后大力倡导的教学策略,同时也是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导学式教学法的重要表现,在运用导学式教学法的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学习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还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进步,互相激励,在此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等,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的同时促使学生获得更好更加全面的发展。具体来说,在运用导学式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合理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并且在每一个小组之间都要安排一个小组长,主要起到监督作用,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能够在小组之内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其他学生对于问题的建议,进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最后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合理融入竞争意识,将小组合作探究的作用价值发挥到极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值得注意的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导学式教学法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问题一定要具备开放性特点,具体而言,应运用开放性问题,例如:在进行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展开小组合作探究,如:到底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根据概念能够得出二元一次方程有哪些特征?与小组成员一起构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等等,这些问题并没有固定的答案,因此这些问题能够更好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四、 总结
数学在初中教育阶段中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初中数学高效教学一直都深受人们关注,教师应重视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探索导学式教学法的有效运用教学策略,将导学式教学法的作用价值充分发挥,这种情况下不仅能够营造高效数学课堂教学,还能够促使学生获得更好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景岩丽.将“导学互动”理念植入初中数学教学之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8(23).
[2]张冲.初中数学教学应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19).
[3]林芳.浅析“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20(13).
作者简介:田小兵,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康乐县附城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