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改革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2020-11-06熊珍

时代金融 2020年26期
关键词: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熊珍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行政事业单位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所服务群体越来越广泛。但是,行政事业单位改革步伐尤其是内部控制机制却没有跟上时代发展脚步,未形成严谨预算资金管理制度,这也导致了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资金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文章以加强内部控制改革来推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为分析对象,首先对内部控制进行概述,接着分析当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现状及问题,最后论述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对策,以便可以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做好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

关键词:事业单位 预算管理 内部控制

2014年,我国公布了新的预算法,预算法的修改也进一步标志着我国现代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也使得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迈出了坚实一步,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是我国公共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行政事业单位制度改革同时又和内部控制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在财政管理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因此,从内部控制视角去分析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内部控制的概述

内部控制主要是指单位为了进一步加强自身内部管理而实施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内部控制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全体工作人员,通过不断规范制度来更好约束工作人员行为,最终可以防止在管理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也是确保事业单位得以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石,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规范员工行为,在单位内部按照章程办事,可以有效提高工作质量。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也有助于加强监管,使得整个监管流程可以做到有章可循。总而言之,在事业单位内部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将事业单位纳入制度化管理的范畴中,同时对于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具有较大益处,有助于促进事业单位较好的发展。

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现状及问题

(一)预算编制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有效的预算资金管理常常需要以零基预算作为起点,需要反馈出真实运营状况和真实的资金需求,同时交由财务部门做好统一的核算规划,这样才能真正做好预算资金的内部控制。但是当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对于零基预算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并不是在年度会计上清理以往的数据,而是直接在过去的预算基础之上进行编制上报,这就使得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每个期末都产生了突击消费的现象,导致自身收支失衡。与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也未建立起完善的预算资金编制组织,很多工作人员都是采用兼职的方式对预算资金的编制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测算,最终会导致编制结果与实际存在较大的偏差,出现资金数据的失真。

(二)内部控制意识

在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包含有许多不同的内部控制,而且每一方面都具有完全独立的管理机制。在现有的行政事业单位中,一些管理人员机械性认为预算资金的管理可以纳入到内部进行统一控制,认为并不需要对资金的预算管理进行特别的对待。与此同时,管理人员缺乏了有效的内部控制理念,没有认识到预算资金管理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使得单位内部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虽然行政事业单位建立起了预算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这一制度只是照搬其他单位,并没有遵循本单位的实际状况来进行编制,未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这也导致了内控制度根本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因此,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管理存在着较多漏洞,在工作中没有呈现出制度化和程序化的特点,经常出现财产损失的状况。例如,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各项原始凭证的管理并不够科学规范,单位负责人对于原始凭证的管理也不够科学严谨,这就使得原始凭证出现许多错误。除此之外,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报账手续不够严密,各种各样的财务支出项目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核。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原始凭证是由单位自身进行创设,没有与国家或行业进行结合,忽视了国家规定和行业规范。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票据管理不够科学,在票据认购、票据核销等方面存在一些细节差错,监督、监管不科学,使得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造成了资产损失。

(三)财务管理制度

当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预算管理编制不够科学,例如,在财政拨款购置资产方面就缺乏有效计划、规划。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年度审核方面把关不严,并没有按照计划落实各项预算,经常人为的对各项预算进行修改,甚至忽略了对于预算中出现的超支现象,资金随用随意,严重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工作规划和长远发展。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对成本核算提出详细的计划要求,这就使得整个单位的资产管理严重不足,资产管理和实际的状况存在差距。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存在非常严重的恶性竞争状况,在办公用品方面存在着恶性攀比的情形,这些导致的预算资金白白浪费。

三、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对策

第一,不断强化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不断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为了做好预算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源头就需要严抓管控,进一步提高预算资金的编制,同时也不断加强各项核算工作的精准度。为此,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可以建立起完善的财务管理预算机制,从本单位的实际状况出发,做好各项资金投入使用的统筹规划,根据单位的实际运营状况运算好各个项目的资金分配,确保单位日常工作可以有条不紊的开展。为此,行政事业单位可以组建专项工作小组,通过专项小組做好预算资金的编制和管控,进一步做好管控的前置,强化内部管控的各项细则,认真做好收支两条线制度。与此同时,国家明确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资金使用时必须明确指出支出范围以及支出标准,但是依旧存在一些事业单位并没有将资金的使用范围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为此,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在年初的预算资金编制中,有计划的对资金进行有效分配,将资金分配到各个不同的部门,同时也定下资金的额度,对于超出状况需要打报告,建立起完善的预算资金指标体系。除此之外,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奖惩制度,对于执行效果较好的部门可以进行重点奖励,同时也可以约束部门管理人的资金分配使用,进一步降低资金使用的随意性。

第二,进一步夯实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各项基础设施,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质量。为了可以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夯实预算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例如,加强硬件和软件基础工作。在硬件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预算的互联网机制,通过互联网对上一年的各项支出进行大数据分析了解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方面的潜在数据,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新一年的预算管理做出预算预测。除了在硬件设施方面,我们还需要在软件设施方面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在软件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尤其是有关预算管理人才的培养,通过人才培育可以更好的做好各项工作。除此之外,在软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软件开发,通过软件开发可以将事业单位内部的各个体系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做好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为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提升添砖加瓦。

第三,进一步加强队伍的管控,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将直接决定着预算资金的控制水平,因此需要对内控人员采取高标准的聘用条件,要求内控人员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强整个行政事业单位资金预算的管控。除此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当前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尤其是对各种实际操作方法的培训,不断提高操作人员的道德水平以及法制意识。在具体工作过程之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内控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样才能够约束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出现随意性的可能。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可以做好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事业单位需要不断强化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还需要完善资金内控制度,把好资金关口,进一步加强人员的管控,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不断加强内部控制。

参考文献:

[1]王莅婷.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与预算管理融合模式探析[J]. 财会学习, 2018(1):246-246.

[2]张旻. 试论加强内部控制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建设的作用[J]. 经营者, 2017, 31(6).

作者单位:江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猜你喜欢

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