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电影歌舞元素的运用

2020-11-06郭恺蕾褚晓红

戏剧之家 2020年28期
关键词:民族风格文化传播

郭恺蕾 褚晓红

【摘 要】印度电影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其鲜明的民族风格在电影中发挥得淋漓尽致,舞蹈与音乐已经成为印度电影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成为印度电影的核心部分,在印度的文化传播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印度电影;民族风格;歌舞元素;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8-0118-02

印度电影中的歌舞元素由来已久,并存在于印度主流商业电影中,它已经成为印度电影工业的代名词。

一、印度电影概述

(一)以宝莱坞电影产业为核心的印度电影

印度的电影产量属世界之冠,其主要是为了满足印度国内庞大的电影需求,同时印度电影在住有大量印度移民的国家也很受欢迎。印度电影产业制作基地主要包括孟买、班加罗尔、加尔各答、马德拉斯等,这些城市的主要特点是人口众多,这也是印度电影对于现实的考虑,看电影对于印度人来说是少有的触手可及的娱乐方式,加上低廉的影票和免费的空调,电影院便成为人们的避暑胜地。而人们通常所说的印度电影包括北印度电影和南印度电影。

在这些电影产业基地中,位于孟买的宝莱坞无疑占据着印度电影产业的核心位置。印度独立之后,印度政府想要打造一個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具有本土特征的电影产业,紧随着世界发展的步伐,向西方乃至世界宣扬自己的本国文化,同时使本民族的人们具有更好的文化认同感,印度人民想要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好莱坞”。宝莱坞产业随之兴起,到了20世纪70年代,印度赶超美国成为最大的电影生产国,从那时起,“宝莱坞”一词被一些电影人使用,“宝莱坞”从此成为了印度电影的代名词,成为印度人民自己的电影“梦工厂”。

二、音乐题材

以音乐舞蹈为题材的电影数不胜数,但是对向来将歌舞元素穿插于各类影片中的印度电影来说,如何将歌舞更好地融入到以音乐舞蹈为主题的电影中,并能够凸显出印度特有的民族风格,也是一种不错的尝试与表达。在印度电影史上其实有很多以音乐为题材的电影,在上个世纪就有《音乐室》(1958年)等音乐题材电影。从2000年到现在,印度更是拍摄了一系列音乐题材的电影,如《摇滚起来》(2008年)、《班卓琴缘》(2016年)、《神秘巨星》(2018年)、《印度有嘻哈》(2019年)等。

本文以《神秘巨星》为例进行分析。影片以一群火车上的孩子唱歌跳舞展开剧情,突出主角尹希娅的歌手梦。音乐题材的电影对歌舞元素的运用游刃有余,并且毫无违和感,剧情的发展离不开音乐这一元素,音乐是整部电影不可缺少的部分。《神秘巨星》这部电影不仅讲述了女主角尹希娅的音乐梦,也对女权主义进行了阐释,片中尹希娅母亲说的一句:“你对我可以提任何要求,但对生活不行。”以及母亲随时会遭到父亲的殴打,充分显示了种姓制度下的女性地位。真正的巨星不是女主角,而是其母亲,无论承受多少谩骂与殴打,依然支持自己的孩子追寻梦想。

三、现实主义题材

印度的现实主义电影大都反映印度社会的各种问题,如教育体制、女性权益、宗教问题等,印度的现实主义电影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敢揭露社会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暴露在观众面前,呼吁人们去关注这些问题。同时它的成功也离不开国家对于这类题材电影的支持,不仅将本国的民族特色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世人欣赏,也敢于向世人展现其内部体制弊端,让人们全方位了解印度这个国家。

(一)女权主义电影

在印度,阶级剥夺与性别歧视合二为一,确实能够毁掉贫穷妇女的人生。贫穷的妇女在家庭当中没有任何地位,甚至是男士遇到挫折后让其发泄的工具,而女孩子也将会沦为家庭的附属品。随着经济的发展,印度也逐渐开始关注女性权益,一些反映女性主义题材的电影陆续上映,例如《摔跤吧!爸爸》《红粉惊魂》《神秘巨星》《炙热》《女王旅途》……本文简略讲述在我国上映并引起热烈讨论的影片《摔跤吧!爸爸》。

《摔跤吧!爸爸》这部影片阐述了女性参加摔跤等体育运动在阶级制度致使人们贫穷的印度是多么困难,会受到全村人的嘲笑与讽刺。阿米尔·汗所饰演的父亲,要将自己的女儿培养成摔跤运动员,他让女儿剪掉长发、穿上短裤,在简陋的训练场上与男孩子进行摔跤比赛。影片中有一个片段是吉塔和巴比塔剪掉头发后受到了男性的嘲笑,吉塔说了一句:“别理他们,我们要接受他们的嘲笑。”这充分展现了印度女性已经接受了阶级制度影响男性对她们的偏见。

在《摔跤吧!爸爸》中,歌曲基本贯穿影片始终,歌舞元素的运用也都恰到好处,其中不仅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与舞蹈,同时还穿插着一些流行音乐。在这部电影中出现了大量的训练与竞赛的场景,同时音乐也伴随着这些场景出现,运动与音乐相结合,完美地展现了力量之美。例如,在姐妹俩演示如何暴打小男孩的场景中,背景音乐是印度特有的鼓声,与父亲看到这个场面的惊喜相契合,推动着剧情的发展。

影片中,吉塔和巴比塔拒绝训练时脖子的扭动,以及父亲在吃饭时手臂的挥舞,都展现着印度舞蹈的韵律之美,演员的一些肢体动作与印度的舞蹈结合在一起,共同展现了印度独特的民族风格。

这部影片在女性主义的色彩下,也加入了亲情的反叛与和睦、印度体育教育体制的腐败与不作为等元素,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例如,影片中巴比塔对吉塔说:“技术不会变老,是爸爸变老了!”值得人们回味。

(二)批判应试教育的电影

近两年关于印度的应试教育也时常出现在我国的微博热搜中,印度的家长为了使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甚至不惜在高考中帮孩子作弊,在孩子考试时帮他们传递答案,这也反映出了教育体制方面的问题。印度电影人也在不断探索,在电影中反映印度当下求学难等问题,例如,《起跑线》《三傻大闹宝莱坞》……

以《起跑线》为例。这部电影以反讽的手法批判了印度的教育体制以及政府、官员的视而不见。片中也穿插了一些具有印度民族特色的舞蹈与音乐。例如,孩子们拍打着印度鼓,跳着他们所喜欢的舞蹈,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展现在观众的面前,传播着本国的文化。

同样,电影《起跑线》也离不开音乐元素对剧情的展现。拉吉的女儿获得了入学资格时,通过音乐展现了一系列的场景,其中穿插着人们跳舞庆祝的欢快场面。另外,在影片的后半部分,拉吉夫妇赞助了公立学校,孩子们欢快地打扫着、粉刷着校园,在这个场景中配上欢快的音乐,结合着扫帚的甩动,体现出印度电影里时刻舞动的画面。

(三)反映宗教问题的电影

印度是个宗教盛行的国家,印度的宗教包罗万象,因此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宗教作为人们的一种信仰,它必然存在着优点,但它的缺点亦会日益显露出来,反映在种姓制度、祭祀制度、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我的个神啊》《厕所英雄》《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等影片都以宗教為背景进行叙事。

例如,《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这部电影跨越了印度与巴基斯坦两个国家,讲述了猴神大叔送小女孩回家的故事。不同的宗教贯穿影片始终。从宗教之间的排斥,到故事最后两国人民的友善,表现出了宗教相互包容的景象和人性的光辉。

在这部电影中,歌舞元素出现在两个场景中,这两个场景都是以宗教、神庙为大环境。

第一个场景,走失的小女孩来到人们感恩哈奴曼神的地方,然后主角人物猴神大叔以唱跳的方式出场。第二个场景,小女孩和猴神大叔来到了位于巴基斯坦的神殿中,展现了一群信徒围在一起唱歌跳舞的场面,同时通过歌词来表达神殿的特色和猴神大叔的内心及其经历,在这种氛围下穿插着圣殿外的故事,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在印度,歌与舞在宗教当中较为神圣,因此反映宗教问题的电影一般会有大量的歌舞元素出现,并且以大规模的群众唱跳为主。但是,《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中两处歌舞元素的表达时间过于冗长,第一处歌舞表演有4分多钟,第二处的歌舞表演有5分钟。歌舞表演虽然能够推动剧情的发展,但更多使人产生审美疲劳,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实是更不利于其剧情的发展的。因此,如何将歌舞元素更好地融入影片当中,是印度电影人需要考虑和改变的。

影片中小女孩莫妮在猴神大叔家看到巴基斯坦赢球后舞动着身体,与音乐完美配合。还有,猴神大叔与人进行打斗时,动作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展现出男性舞蹈的阳刚之美。

四、结语

歌舞作为印度电影里的重要元素,其在印度电影中占据了一定的时间,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对弘扬印度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阿希什·拉贾德雅克萨.你不属于印度电影的过去与未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1-286.

[2]阿马蒂亚·森.惯于争鸣的印度人 印度人的历史、文化与身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1-282.

[3]艾青.阿米尔·汗与全球化宝莱坞的文化身份[J].当代电影,2019,(05):167-170.

[4]侯君奕.论印度电影对歌舞元素的坚守和创新[J].科教文汇,2010,(10):47-49.

[5]李鹏.印度马沙拉电影对中国商业电影的启示[J].出版广角,2018,(10):72-74.

猜你喜欢

民族风格文化传播
中国民族风格在小提琴音乐作品演奏教学法中的应用探讨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大型民族风格原创交响作品——清唱剧《嘎达梅林》隆重上演
大型原创民族风格交响作品 清唱剧《嘎达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