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侗族大歌的失承风险与数字化保护方略

2020-11-06王涵野陈立敏

戏剧之家 2020年28期
关键词:数字化保护

王涵野 陈立敏

【摘 要】侗族大歌是源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贵州南部侗族地区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历经多年发展,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新时期,受现代化、城市化、外来文化及市场经济功利取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侗族大歌面临着失传风险。而数字化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手段。具体可从数字传播媒介的打造、数字互动模式的创新、数字产业的有效介入、数字传播人才的培养四个方面着手。如此,可为侗族大歌的有效传承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参照。

【关键词】侗族大歌;失承风险;数字化保护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8-0058-02

一、侗族大歌概述

侗族大歌俗称“嘎老”,是侗族民间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歌唱形式。[1]它广泛流布于贵州南部侗族地区,被誉为侗族地区的“百科全书”。[2]侗族大歌承载和传递着侗族部落的历史文化、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民族精神,具有教化、社交、宣传、观赏等诸多功能,是侗族人民重要的精神依托。其地位与生命力来自于自身蕴含着的精神文化内涵:“侗族大歌揭示了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侗族人生活生产中追求的最高境界和目标;侗族大歌演绎了侗族人平等互助、团结友爱、同心同德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而这些都源于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与自我内心的和谐互动。”[3]

除了对本民族的贡献,侗族大歌在世界民族音乐中也有着非凡的地位。早在1986年就登上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的舞台,也是国内首批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艺术品类,更是亚洲仅有的两种声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可以说,它的有效传承不但使本民族受益,也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国文化自信方面作出了贡献。但在新时期,受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侗族大歌与其他民族文化传承一样,开始面临着诸多问题,存在着失承风险。可以说,目前侗族大歌的有效传承已成为一项非常迫切的议题。

二、新时期侗族大歌的失承风险归因

当今社会,各种外来文化涌入侗族部落,导致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转变。侗族大歌的生存土壤遭到侵蝕,生存空间被压缩。只有找到侗族大歌面临失传的真正原因,我们才能针对性地考虑它的保护问题。在新时期,导致侗族大歌面临失传风险的主因在于如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传承载体的萎缩

文化的根基是语言,侗族大歌的传承离不开侗语,侗语是欣赏和传承侗族大歌的首要条件。改革开放前,侗族部落由于交通闭塞和经济发展落后,侗族人民与外界接触较少,主要使用侗语进行日常交流。但在改革开放以后,许多侗族人开始去沿海地带务工、上学,寻求新的发展机会,使用侗语的机会愈发减少,侗语使用人数也随之减少。尤其在国家实施义务教育、大力提倡发展汉文化后,侗族学校也普遍开始使用汉语教授学生,使得侗族部落内部使用侗语的人数愈发减少,越来越多的本地人倾向使用汉语进行交流。长此以往,大多数当地人尤其是年轻人已经不会侗语。这使得侗族大歌的主要传承载体开始日益萎缩。

(二)传统传承方式的局限

侗族大歌的传承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亲子相传、师徒相授、群体相学[4]。

这几种传承方式都属于人际传播范畴,都需要以“人”作为传承媒介。一方面,传承人的“在场”与“主动传授”是侗族大歌存续的关键性因素。但受市场经济大潮影响,部分传承人也开始“离场”,他们也选择离开当地去沿海地区发展。这使得侗族大歌的传承者主体日益减少。另一方面,作为“继承者”的年轻群体,受现代化进程中外来流行文化的影响,其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传承本民族文化的意愿在减弱,动力不足,使得侗族大歌的继承者数量也在减少。所以,综合传承者和继承者两方面来看,以“人”为媒介的传承方式注定存在着先天的局限,当两方面人数都在减少时,失承风险自然随之而至。

(三)核心受众群体的减少

侗族大歌是小农经济下的产物,在发展之初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少,能发挥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基本满足了侗族人民的娱乐需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侗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等大众媒体得到了普及,侗族人民的娱乐方式有了一定的转变,侗族大歌已经不能全方位满足侗族人民的多种娱乐需求。大众媒体的普及使得侗族人民接触了更多优质的外来音乐,不再局限于欣赏侗族大歌一种音乐形式。外来音乐冲击着侗族人民的认知结构,改变着他们的思想观念,尤其是年轻一代越来越喜欢外来音乐,进而导致对侗族大歌这一民族文化遗产的忽视。随着时间的流逝,欣赏侗族大歌的人越来越少,核心受众的不断流失也使得侗族大歌的传承愈发困难。

(四)单向传播模式的制约

侗族大歌面临失传风险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传播模式的制约,侗族大歌是典型的单向传播模式。而单向传播缺乏反馈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有关方面也开始尝试突破这一局限,欲建造双向传播模式。但在现阶段,侗族大歌的相关网站不具特色、建设较为落后,而且网站的规模较小、传播渠道较为狭窄,不能引起较大规模的集聚和讨论效应,无法形成有效的二次传播。且传播者以“爱好者”为主,并非传播专业人士,对借助大众媒介进行互动传播、多维传播的意识较为薄弱,导致无法及时收到有效反馈,在内容更新方面较为缓慢,无法实现大众化的传播,舆论影响不足,传播效果不佳。

三、新时期侗族大歌的数字化保护方略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当文明在面临失承风险时,数字化技术却在高歌猛进,它为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甚至成为推广侗族大歌的一个新契机。我们可借机深入思考,从不同维度制定侗族大歌数字化保护方略,以实现优秀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具体而言,可从如下几个层面着手。

(一)数字传播媒介的打造

数字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再现侗族大歌的辉煌提供了有力支撑,也给新时期侗族大歌的传承带来了新机遇。可以充分利用数字传播技术,结合现有传播载体打造新型数字传播媒介,新型数字传播媒介能有效促进大数据与侗族大歌的融合,增加侗语的学习新渠道,规避因语言传承载体造成的受众流失。同时,数字传播媒介更具包容性,集语言、文字、声像为一体,信息表现冲击力更强,能有效吸引外界对侗族大歌的关注,扩大侗族大歌的影响力,提高它的传播活力。而且与传统媒体相比,数字传播媒介的覆盖范围更为广泛,且以双向传播为主,这就改变了以往单向传播模式对侗族大歌传承的制约,使更多的人去了解侗族大歌,引发人们对侗族大歌的学习热情,实现对侗族大歌的有效传承。

(二)数字互动模式的创新

数字化技術的高速发展,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渠道。受众与媒体之间也不再是给予与接受,人们开始主动搜集信息,进行反馈与交流,形成了信息高度互动模式。随着这种转变的出现,传统的信息互动模式已不能满足受众需求。互动模式需要不断创新,才可以进行最大程度的文化渗透。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为侗族大歌打造特色网站,网站页面以侗族传统建筑、传统服饰为视觉传达基础,潜移默化地传递文化信息。同时进行移动端App的开发,将侗歌资讯、侗族建筑、侗族文创等资源进行整合,并与侗族旅游业相结合,如在App里面及时发布侗族天气与旅游资源等相关信息,吸引相关人士关注,实现信息及时高效的交互。实现数字互动模式的创新,可达到吸引、留住受众之效,为侗族大歌的有效传承创设受众基础。

(三)数字产业的有效介入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许多活动都与经济利益相结合,经济效益能更有效推动文化建设。从这个层面看,侗族大歌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逐步推进市场化进程。另外,若想要得到长远的发展,还要嵌入到相关产业发展中,如可与其他文娱、艺术产业相融合,在不损害侗族大歌传统要义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再造。可结合漫画、游戏、文创等相关产业,打造不同的衍生品,开拓多维产业空间。还可打造相关产业链,如以侗族大歌为产业主体,进军动漫产业,打造侗族大歌特色动漫产业链。借力各大互联网平台,在其平台上进行播放与展示,进一步提升侗族大歌的传播力与影响力。通过激活产业活力,可以有效解决侗族大歌传承动力问题,实现长久的有效传承。

(四)数字传播人才的培养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人们通过网络搜集信息、学习相关知识、进行休闲娱乐。由此可见,数字化技术已经高度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侗族大歌若想要实现长远发展,则必定要顺应时代,进行数字化传承。而数字传播人才是实现侗族大歌数字化传承的根本保证。相关地区、部门、组织应着眼长远进行数字传播专门人才的培养。学校教育是培养数字传播人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学生在学校经过系统、全面的学习后,能有效掌握相关理论与实践操作,为民族文化的数字化传承提供切实的人才保障。同时各大高校应进行资源整合,推进教育模式的创新,培养更为全面的数字传播人才,以此实现对包括侗族大歌在内的优秀民族文化的数字化保护。

四、结语

以侗族大歌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缩影,它凝聚着民族智慧与力量。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能有效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觉。但在新时期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并不乐观。高速发展的数字技术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传承的必要手段,为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辉煌提供了强有力支撑,能在最大程度上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活力,需要我们通盘考虑,制定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数字保护方略。但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化传承主要解决的是“留得住”的问题,而如何将优秀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才是更为重要的工作。长远看,只有不断培育真正喜爱优秀民族文化的受众,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有可能在新时期不断被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4]邹建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三江侗族大歌的传承发展探究[J].大众科技,2017(12):115-117

[2]乔馨.教育人类视野下的岩洞嘎老文化传承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2010:P2

[3]龙初凡.和谐:侗族大歌的精神文化内涵[J].凯里学院学报,2008(2):16-19

猜你喜欢

数字化保护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探究
110kV数字化变电站保护配置优化措施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系统设计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