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96个日夜,只为石榴花开
——西安奥体中心建设背后的故事

2020-11-06张静

西部大开发 2020年8期
关键词:石榴花建设者体育场

文/ 本刊记者 张静

图/ 王旭东 陈庆国 穆森 梁晓

石榴花开,丝绸舞动。灞河之畔,“品”字亮相。

今年7月,被描绘为钢铁“盛世之花”的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以婀娜、俊美的身姿亮相于世人面前。俯视而看,它就像一朵由28个“花瓣”组成的巨大“石榴花”,流畅的“金属花瓣”包裹着红绿相间的体育场“花蕊”,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一旁的体育馆顶端由16个飞檐造型的角组成,气势磅礴而又不失灵动,像钢铁战士般矗立在体育场左侧;与其平行毗邻的游泳跳水馆,在菱形柱廊与玻璃幕墙的虚实结合下,将“鼎盛中华”的寓意完美呈现,夜幕降临,在光与影的衬托下,只需一眼,就挪不开眼睛……

这就是第十四届全运会主场馆——西安奥体中心。

一个清凉的早晨,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记者走进了这座西北最大的体育中心,在欣赏其独特的魅力之时,更让记者为之动容的是那些为这座雄伟建筑默默奉献的建设者。在长达33个月、996个日日夜夜里,他们精心“培育”、用心“呵护”,他们就是穿梭在奥体中心这朵“巨大的石榴花”背后的“最美护花使者”。

最初的模样

“刚开始来的时候这里是一片‘荒凉’,现场还有一些村落住宅没有拆完,荒草地里有一些高压线和杂物,甚至还有一个工厂掩映其间。一些通往村子的路还依然能看到……”谈到初次与奥体结缘,西安奥体中心游泳馆土建工程主管何旭东还是历历在目。

2017年6月1日,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90后”何旭东来到这里,本以为到这个项目上与他会面的会是一些图纸和项目方案,没想到眼前却是望不到头的“杂草荒地”。

孙伟森是西安奥体中心精装景观的负责人,2017年9月就来到这里的他,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早期的通宵打桩。他向记者讲道,当时天很冷,因为项目才刚开始,办公区、“石榴园”展台都等着他们来建,作为先头部队,他们只能在临时搭建的板房里住,并承担起“指挥部”的建设任务。作为负责人,有很多事单靠电话无法沟通,他只能到现场协调。为了更好地方便工作,他将临时的办公桌当成了自己的床,困了累了,裹个军大衣随便一躺就算休息。大概睡3个小时后继续起来赶工,一干就是近两个月。在此期间他被诊断出腰椎间盘突出,几经治疗才有所好转。

同样是2017年9月来到项目上的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项目经理谢恒回忆说:“我刚来的时候这里正在挖土、打桩,第一次混凝土还没有浇筑,听之前的同事说,这里最早还有葡萄园……”说起最初的印象,谢恒还是有很大的感触,他说,当时这里环境艰苦,在克服外界自然环境的同时,他们还要不断挑战自我。

虽然每个建设者来到项目的时间不同,但奥体中心最初的模样他们还清晰地记得,就像孕育一个生命一样,他们将在这片“不毛之地”上“浇水、施肥”,期待着有一天可以“沃野千里”……

2019年8月,奥体中心主体育场施工现场

最大的拦路虎

“今年遇到特殊的疫情,在上级要求‘时间不变、任务不减、标准不降’的情况下,我们还有600多个工人留在这里抢工。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住在周围村子里的工人,都被村民赶了出来,他们只能临时住在工地,最后将工人减到200人……”西安奥体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讲述着当时的艰难情形。

他说,“在当时特殊的疫情时期,将更多的工人留在项目上还不是重点,更让人担心的是全国供应链的断裂。当时整个项目的石材有30多万平方米,其中点光源是深圳的,冷却塔是大连的,钢结构是山东的,铝板是广东的,配电箱是上海的,大屏幕的芯片是美国的,跑道是意大利的……所有的材料来不了,物流停滞的情况下,留多少工人都无济于事……”

谈起橡胶跑道供应环节,“因为疫情,很多材料设备的生产厂商都停产停工,而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上,400米田径赛道所需要的预制橡胶跑道都是由意大利厂商生产安装的。在封关之前,面对海运断裂、空运昂贵的紧张形势,我们着急坏了,后来经过多方协调,最终通过中欧班列‘长安号’从意大利运了回来。刚刚运回,意大利就封国了,意大利的技术人员也是在封国的前一天赶到了广州。很难想象如果橡胶跑道运不回来会怎样。”

这只是其中一个事例,当时这样的情况很多。游泳馆的泳池砖,因为内地没货,从国外进口,走海运需要30天,中欧班列“长安号”需要20天,因为工期紧,最终经过各方协调,只能从德国空运回来;泳池的跳板只有美国一家工厂生产,因为疫情条件所限无法运回,备选方案留了好几个,幸运的是有一段时间疫情稍缓,也是在这一时期将跳板空运了过来。

景观建设所需的树苗要从周至运过来,但疫情期间规定物流不出村,即便出了村也不让上高速,上了高速又重重检查不让下高速,无奈之下,在与相关执法部门沟通之后,采取警车开道的方式才将问题得以解决。

还有诸如有些石材,之前预订好是湖北的,因为疫情又改为选用山东的,最后几经周转,用90多辆汽车高速运来等等。相关负责人表示,那个时候仿佛处处都是壁垒,个个问题都很棘手,但即便如此,依然要如期交工。现在回头来看,真是克服了各种难上加难的事。

因为疫情,很多建设者经历了记忆犹新的“返工波折”。

平时从家里到项目上仅需半个多小时的谢恒,家住陕西三原,因害怕影响工期,大年初五他便驱车从老家往西安赶。一路上仅有一个收费站,却足足开了12个小时。凌晨6时到项目上的他,经过了检测、登记,没顾上吃饭就投入到工作中。

孙伟森为了完成项目,平时很少回家。原本他想着今年奶奶刚去世,回家待上一周,好好陪陪父母,结果年初二回到老家的他,初六时就遭遇封村,考虑到自己负责的整个场馆的装修刚好到了黄金期,他没多考虑,立刻做了返程的决定。从老家山西出发,也记不清开了多久,途经5个收费站才到达项目上。

一到项目上,椅子还没坐热他便协调复工复产的事情。搭建隔离区,登记工人身份证信息和体温情况,面对疫情,很多工人担心的安全问题,他也多方沟通协调,来一个工人做一个核酸检测,再到指定地点隔离,严格的保护措施令很多工人终于心安神定。

由于很多工友在老家无法出村,孙伟森雇了5辆大巴,带着公司开具的证明,与相关执法部门相互配合,终于将附近的工人从老家一一接来,直至疫情稍有所缓解,才进一步扩大生产。孙伟森说,在当时的情况下,能迅速做到复工复产简直不可思议。

对于特殊时期项目的进展,有人说能做到及格就已经很厉害,能做到百分之五十也没人会谴责你,而对于所有奥体中心的建设者来讲,无论如何他们也要做到百分之百。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现在看着奥体中心真正呈现在大众面前,他们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牛的事。

虽说疫情这个“拦路虎”给项目造成了很大的制约,但再难都难不倒这些建设者,更阻挡不了他们为奥体中心项目建设所做的冲刺,每一次炫彩的绽放都有无数的背影在为之支撑。

黄昏中的西安奥体中心主体育场

最深的记忆

说起奥体中心交付前的准备情况,何旭东直到现在还对令他们焦头烂额的泳池蓄水之事记忆犹新。他介绍说,受疫情的影响,整个游泳池的水是6月20日才通的,为了在7月1日完美地实现交付,务必要尽快给泳池蓄水。然而第一天给泳池蓄满水时,整个水池的水都是浑浊的。查找原因发现,原来是因为施工管道中的泥和土等杂物导致而成。初步清理后继续蓄水,谁料第二池水依然是脏的,没办法便找专业清理人员使用水下吸尘器清理,满以为这下肯定没问题了,谁知第三池水蓄水后依然是脏的。要知道放满整池子水需要三天,如此下去,7月1日的交付是无法实现了。最后他们决定不再排水了,通过多方协调,才运用水循环泵解决了问题。

而让谢恒记忆最深的是2019年元旦,这一天重达1.3万吨的奥体中心主体育场罩棚钢结构开始吊桩。为了在元旦之日让主场馆绽开第一朵石榴花瓣,他们组织了100多人的施工队,启用20多台大型吊装设备,昼夜不分地奋战在一线。为了赶工期,他们不仅与时间赛跑,更要与恶劣天气对抗。他说,那时晚上天气特别冷,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工人又不得不到最高的工作台作业。高处不胜寒,有一次一个工人在上面干了一晚上活,冻得腿脚都麻木了,走不了路更无法下到地面,最后在工友的帮助下才得以回归。谢恒说,当时整个钢结构的吊装非常艰辛,作为负责人,他亲眼目睹了工人们的辛苦付出,深深感受到他们的不易。

西安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

在最初筹建“指挥部”的过程中,孙伟森曾被他们自身的建设速度所震撼。他说,从2019年10月9日到12月20日,仅用了两个多月,整个前期办公区、宿舍楼、石榴园展台和停车场的建设基本结束,以他多年的经验来讲,这个建设速度堪称“速度之最”。

无论是2017年10月9日的全运会场馆建设的奠基仪式,2018年4月30日奥体中心体育馆钢主体结构封顶,5月30日游泳馆的封顶、7月30日体育场的封顶,还有2019年9月30日体育馆的完工、11月30日主体育场钢铁石榴花绽放,以及今年7月1日西安奥体中心的正式通过交付……每一个重要节点的背后都凝聚着5000余名奥体建设者争分夺秒、挥汗如雨的力量;更蕴含着每一位建设者舍身忘家、勇担重任的担当情怀,因为有他们,奥体中心这朵巨大的“石榴花”才得以如期绽放。

最长的约定

“你这婚还能结吗?”这是同事经常调侃谢恒的一句话。2016年10月已在老家订婚的谢恒,直到现在婚期还一推再推。

“等项目顺利竣工,我就去领证,不竣工,不领证”。这是谢恒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工程的期望,他想让自己的婚礼更有意义。

他在接受采访中说,“人这一辈子能遇见几次这样重量级场馆建设呢?站在这里,看着它每天的变化,真的特别自豪。我是第一次担任项目经理,起初听说要建设第十四届全运会主体育场,内心既兴奋又紧张,压力很大,我终于体会到什么是累到睡不着,时刻要求自己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踏踏实实在一线,一步步做起来。”

的确,虽然与谢恒仅有短短的30多分钟的对话,但从话语里却能感受他那很强的责任感。同事介绍说,“谢恒工作起来特别拼,每天凌晨一两点去项目现场都是常态。”外表瘦小柔弱的他,在同事眼中是个技术过硬、专业素质高的“老大哥”。

还有我们文章前面提到的何旭东,跟谢恒一样,婚期由最初定的5月推到6月,最终在7月5日才实现了这件人生大事。他说,这是他人生中参与的第一个重大项目,他新婚的妻子也在这个项目上。两个人因奥体结缘,彼此扶持、共同进步,携手见证着奥体中心的一步步成长,奥体中心也成了两人快乐幸福最好的见证,并将是他们心中一辈子最美好的记忆。

孙伟森的女儿已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因为负责奥体中心的项目,他每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见孩子的次数也很少。在他的内心也始终留有对家人的亏欠,他希望自己能将“一场两馆”的精装修做到精致再精致,希望十四运能办成最好的一届运动会,到那时自己就能带着家人,一起分享内心最大的喜悦。

无论是谢恒对未婚妻的承诺,还是何旭东的新婚誓言,抑或是孙伟森内心与家人团聚的期待等等,他们只是奥体中心5000多名建设者的几个代表,在与时间赛跑、与困难搏斗中,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对奥体中心的承诺与誓言,每一朵盛开的石榴花背后都浸透着他们数不尽的辛劳与汗水。

西安奥体中心体育馆外景

最美的绽放

体育场上,运动健儿奋力驰骋,在绿茵茵的草地上一展英姿,洋溢着青春的色彩;

体育馆里,体操队的姑娘们,姿态轻盈,动作流畅,跃动、回旋、翻转,一系列完整动作伴随着轻灵的音乐展开,宛如一场指尖上的舞蹈……

游泳馆里,随着走板、起跳、腾跃、空空翻、入水一系列动作后,水面上泛起一朵朵的水花,在水中开心地悦动……

这是整个奥体中心交付当日的场景。2020年的7月1日,这一天对于所有西安奥体中心的建设者来讲,都是最难忘、最激动的一天。33个月,996个日日夜夜,所有的付出都在这一天收获,国际化、、高高品质的奥体中心在陆港之畔精彩亮相,完美呈现。

让我们一起见证属于西安奥体中心的“精彩之最”:

他是西北首座最大体育中心、拥有世界最顶级的跑道、具有国内最大、最先进4K斗屏、是国内首个5G全覆盖智慧体育场馆、拥有国内首创的冰球篮球转换场地、也是西北地区功能最全游泳跳水馆……

这一个个“精彩之最”构成了西安奥体中心的最美名片。

夜幕降临,寓意着“盛世之花,丝路起航”的西安安奥体中心,在灯光的映射下,大气磅礴且端庄优雅,硕大的石榴花时而蓝绿交替、时而红黄呼应,呈现盛世之势。

在这华丽绽放的背后,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奥体故事。建设者用“使命必达”的铁军精神,让这个独具国际范的奥体中心在特殊的疫情时期能如期交付付,,这已然为第十四届全运会的举办提前献上了一份厚礼。让我们共同期待2021年,在十四届全运会的主场馆一起见证这朵巨大的“石榴花”华彩绽放。

猜你喜欢

石榴花建设者体育场
《金忆元街的建设者》
Two Funny Men
福照到家!
城市建设者
石榴花
石榴花
石榴花
王国建设者:牧歌 Kingdom Builder: Nomads BGG排名 暂无
热闹的体育场
奥运体育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