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条件下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与实践

2020-11-05广州市增城区职业技术学校刘海锋

广东教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任务书电路信息化

文/广州市增城区职业技术学校 刘海锋

一、信息化条件下电子技术基础的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基础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专业的核心课程,纵向上能对相关专业课程起到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横向上能使教学与岗位工作实际对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课程的教学方式上,借助信息技术的可视化功能,化抽象为具体,降低学习难度,提高教学效果。在课程的内容设计上,将教学大纲中要求的知识点与技能点进行重构,按照工学结合模式和项目教学课程类型进行开发设计,突显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以七个具体的项目为载体(如表1所示),以工作需求为目标选取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为主线进行教学组织,遵循项目教学原则实施教学。项目设计要有层递性,符合学习规律,教学内容由易到难,为学生的上岗就业和继续学习提供有效的帮助。

表1 教学内容

二、信息化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整合

1.整合教学组织形式

实践性教学课堂结合学生乐动手、爱探究,喜欢在网络和实践中获取知识的特点,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电子技术基础课程采用工作任务书的形式开展教学,将教学内容以工作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一个工作任务书是一个学习项目,工作任务书的制作要贴近实际,容易实施,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书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与技能。工作任务书的设计流程:①确定学习目标;②学习准备,获取必备的基础知识(教师在学习平台发布课前知识,学生登录平台课前预习);③分析任务,制定工作步骤(小组合作探究);④学习本工作步骤所需的相关知识(借助学习平台);⑤实施工作,完成任务(仿真练习,实际操作);⑥评价反馈,小结任务(借助学习平台);⑦完成相关学习资料,完成综合习题(借助学习平台);⑧准备下一个任务。

2.整合课堂评价机制

课堂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通过评价,使教师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及调整,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借助信息化技术,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的评价功能,可把课堂评价分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三部分,在网络学习平台事先设置好评价内容及标准(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及发展),学生在课堂结束前通过手机完成自评及互评,教师根据学生课前、课中、课后表现,完成师评。平台自动统计课堂评价结果,学生根据评价结果改进学习方法,教师根据评价结果改进教学策略。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校企共评的机制,邀请企业专家对学生的操作技术给予指导评价。

3.整合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既注重理论教学又注重实践教学的课程。数字化资源可以反复利用,直观呈现实验现象与结果,能灵活设置多种故障,便于学生反复练习,初步熟悉实训流程,熟悉电路分析方法。教师通过设计制作微课或借用网络平台共享资源等途径,创建适合我校教学的信息化数字资源库,实现“数字资源+教材+课堂教学+网络平台”的教学配套。学生利用智能移动终端实现随时随地学习,利用信息化数字资源的可视化功能,化抽象为具体,降低学习难度。

三、信息化条件下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实施

教学采用工作任务书的形式呈现,学习过程更能体现出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学生从实际操作中建构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将知识与实际项目相结合,把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信息化教学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课前布置任务,课中探究任务,课后延伸任务。

课前,教师将相关学习资源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学生登录学习平台,进行课前预习并完成课前作业,教师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调整授课计划。在学习项目七——制作循环灯控电路中,学生登录网络学习平台,根据工作任务书的元件清单,识别并判断发光二极、电容、IC4069、CD4017等元件,线上连接资源库学习相关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方法,线下识别元件判别好坏,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在线测试,成绩计入平台,教师根据平台分析数据调整授课计划。

课中,学生先登录学习平台进行签到,完成考勤,准备实训器具,教师强调实训安全,明确任务,学生分析、实施任务,小结拓展,完成课堂评价。在学习项目七——制作循环灯控电路中,教师明确任务后演示循环灯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往届标兵作品、优秀作者的展示为学生的学习树立榜样,进一步明确本课学习任务为“循环灯控电路的制作”。学生根据工作任务书分步完成课堂任务:①原理分析;②模拟安装;③实际安装;④检验功能;⑤评选标兵。在“原理分析”环节中,教师利用学习平台的统计功能,展示学生的课前作业完成情况,分析问题,为原理的学习做准备,接着播放微课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而后设置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模拟安装”包括三个环节:①学生通过仿真软件模拟电路安装过程。②教师通过主机监控学生操作过程,对问题操作进行截屏。③教师展示问题操作的截屏,由学生发“弹幕”点评问题原因,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并说出电路实际安装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实际安装环节,教师播放规范安装操作视频,让学生学习后再进行“实际安装”。学生安装时,教师循环播放规范操作视频,巡回查看,进行安全生产考核,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安全生产的习惯。在学生基本完成电路安装任务后,教师播放视频展示电路循环效果,要求学生检查电路、通电检验、小组探究、排查故障、实现功能。学生故障排查遇到困难,互助探究,让身边的“小师傅”指点方向,从而解决问题。接着,教师让学生拍摄电路功能实现效果短视频,上传到学习平台,通过评论点赞评出标兵,颁奖拍照,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为下一届的学生树立新榜样。小结拓展环节,教师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画出学习步骤,小结课堂内容,截图上传平台,师生互动交流,完善电路制作的流程。课堂结束前,学生登录网络学习平台完成自评和组内互评,教师则根据课前测试,课中职业素养考核,课堂活动考评、权重完成本节课多元化、全过程的考核评价,为教学诊断提供依据。

课后,教师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布置拓展作业让学生完成。学有所成的学生可发挥想象力,拓展创新项目,并上传平台相互交流评价,实现分层学习、拓展研究的目的,让学生跨越时空的界限,将知识融会贯通。

四、信息化条件下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及反思

1.教学效果

信息化技术的普及拓宽了学生学习的途径,丰富了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生产,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的课堂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强化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突显了教师的引导辅助作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解决工作任务书中的一个个学习小任务,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与技能,提升了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信息化平台能自动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平台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教师可以清楚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善课堂教学效果。信息化平台共享教学资源,方便教师集体备课,互相听课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2.教学反思

电子技术基础的课堂以任务为驱动,多种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建立了专业教学资源库。教师通过制作微课,突破教学难点,将抽象原理形象化解析。学生利用仿真软件模拟电路安装过程,快速验证电路,降低实际安装电路出错几率,节约教学成本。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教学,加强师生互动,推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完成任务,教学过程体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理念,教学效果好。但教学中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完成进度不同步,完成质量参差不齐等。

猜你喜欢

任务书电路信息化
电路的保护
月“睹”教育信息化
绘好“施工图”定好“任务书”——山西以省委文件形式细化乡村振兴任务要求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解读电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建筑策划理论的建设项目任务书评价
巧用立创EDA软件和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电路
基于MATLAB模拟混沌电路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