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增评补图石头记》园林画看清代私家园林中的女性教育

2020-11-05白雪锋郑婕王浩

广东园林 2020年5期
关键词:石头记园林体育

白雪锋 郑婕 王浩

私家园林自西汉产生以来[1],其规划设计和营建大都由男性主导。清代史搢臣在《愿体集》中强调“女子无故不许出中门,出中门必拥蔽其面”[2]。由于封建思想对女性身体的束缚,导致女性对园林的使用和依赖程度高于男性。目前,学界对园林和女性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女性与景观设计[3~5]、女性对古典园林的影响[6~8]、女性美与园林美[9~10]、女性纪念园林[11~12]和女性设计师现状[13~18]等。清代私家园林出现由“隐于园”向“娱于园”转变的趋势[1],女性教育也出现了“愚昧女性多被受教育男性所回避”观念[19]。虽然有学者已关注到园林空间具有培育古代女性人格品行的功能,但研究数量少且年代跨度较为宽泛,目前仅有刘珊珊等[20]以现存的古籍绘画资料为研究对象,从常识、劳动和文化3个方面对园林与女性成长和教育的作用进行总结。而聚焦于清代时期的园林与女性教育的研究较为匮乏。

清代小说中女性接受知识教育和人格塑造的背景多为园林环境。正如《石头记》所写“自宝玉入园子以来,与众姊妹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谜,无所不至”[21]。本文以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增评补图石头记》(1930年版本)为研究对象[22],该书每卷均完整地保留了《红楼梦》初版中具有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要素的260余幅插图,故主要通过选择书中的图像中反映的与教育相关的活动,来探讨园林空间对女性教育的作用。

1 《增评补图石头记》中的清代女性教育

1.1 自然科学教育

《增评补图石头记》中描写的女性在园林中所接受的自然科学教育主要包括对动植物的认知和自然气候的了解。

动物、植物是园林造景中的重要部分,文震亨在《长物志》中便以“对列数株,花时如玉圃琼林,最称绝胜”来突出植物在景观造景中的重要作用。《增评补图石头记》第27卷中的插画刻画了宝钗扑蝶的场景(图1):画中以沁芳亭为构图主景,宝钗走至沁芳桥,见白色蝴蝶飞过,便伸出锦扇扑蝶,活灵活现,风舞翩跹。芒种时节,粉蝶、卷蛾等鳞翅目动物活动异常,园林给闺阁女性提供了在游戏中了解动物的生长习性和生物学特征的场所。此外,书中关于众裙钗与植物的互动着墨较多:史湘云摆螃蟹宴时,宝钗用桂蕊引鱼,迎春用花针穿茉莉。桂花Osmanthus fragrans、茉莉花Jasminum sambac是夏季常见的花卉种类,桂花浓郁,茉莉清香,正道是“一卉能熏一室香,炎天犹觉玉肌凉”。园林中的日常生活使她们在不经意间提高了对植物文化知识的理解。

园林空间还可以帮助女性了解节气时令,增加科学知识。清明、谷雨、芒种等时令节气,众姊妹通常会在园中举行活动。比如,芒种时节是每年公历6月5-7日,百花凋零,预示夏季的开始,大观园的姑娘们则用各种礼物来祭饯花神。这些习俗不仅帮助女性了解花期长短与物候之间的关系,并且对编年计法知识有所掌握。女性在园林中所接受的自然科学教育类似于今天的“学前教育”,对于培养女性的自然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通常使女性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被潜移默化地熏陶,其形式感和仪式感较弱,往往容易被忽视。

1.2 智力体育教育

智力体育活动主要是指对女性脑力和体力的教育。对女性智力的开发主要是通过游戏进行锻炼,如猜字谜、斗草和九连环等。《增评补图石头记》第50卷描写了众姊妹猜字谜的场景(图2):画面以暖香坞为构图中心,建筑三面环山,向南敞开,与周围景观相互融合、渗透,形成巧妙的结构关系[23]。字谜的谜底通常取材自园林,主要分为诗句、植物和汉字三类。如李纨首先以四书中“观音未有世家传”进行出题,接着又以滨水植物中常见的“蒲芦”(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进行构思,出题“一池青草草”,最后又以花草的“花”字为谜。园林不仅提供了字谜游戏的选材要素,而且还创造了锻炼女性智力的优美空间。

体育主要分为竞技体育和娱乐体育。竞技体育主要包括蹴鞠、捶丸、马球和木射等,而娱乐体育则包括棋牌、钓鱼等活动[24]。由于封建思想对女性的束缚和园林基址的有限性,明清女性的体育教育主要为娱乐体育。棋牌在我国出现的历史较早,《史记·苏秦列传》中就有对临淄市民下六博棋的记载,谓之“斗鸡走狗,六博蹋鞠”。《增评补图石头记》前80卷里有12卷记述了大观园中的围棋活动,包括手谈和赶围棋游戏。园林中不仅有建筑可为女性提供下棋、观棋的场所,其水体还可以供女性开展钓鱼活动。钓鱼作为一项户外有氧运动,需要足够的体力来支撑长时间的站立,同时可以很好地调节神经衰弱、失眠甚至高血压患者的身体状况[25]。《增评补图石头记》第81卷中所绘的插图(图3)描绘了邢岫烟、李绮、李纹、探春在园林中进行竞技钓鱼的情节:画面左侧为溪流,右侧为假山,远处则为白墙;探春把钓绳抛入水中,不久便有“杨叶窜儿”①杨叶窜儿:即鳖鲦,也叫“窜条鱼”“鲹鲦”“白条”“鲦鱼”等。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属,体长,扁薄。吞钩;而李纹也把钓竿垂下,但心性浮躁,稍有动静便挑起来,一直无鱼上钩。钓鱼活动不仅锻炼了体力,同时也培养了女性冷静沉稳的性格特征。智力体育教育类似于今天的“小学教育”,下棋、灯谜、钓鱼、斗草等游戏对培养女性逻辑推理能力、体能和性格塑造具有重要作用。

1.3 生活技能教育

郑玄注《礼记》中的“妇功”为“丝麻也”,明代赵弼在《青城隐者记》中记载“女织男耕,桑麻满圃”,这些史料都是古代女性的社会分工的明显佐证。由于古代女性多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园林则成为女性学习生活技能的主要场所[26]。《增评补图石头记》中所记载的清代女性在园林中进行的生活技能教育主要分为针线女红、药理美容和家务管理3种。

针线女红是古代女性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技艺优劣甚至成为判断“优质”女性与否的重要要素。南宋陈德武曾言:“日理丝机,宵拈针线”。《增评补图石头记》对针线女红的记述较多,如第35卷中便记载了莺儿为宝玉打梅花络的故事(图4):画面以抱厦展开,厅内宝玉、莺儿和袭人围桌而坐,莺儿以黑色络子来配红色的汗巾,并以“一炷香”“朝天凳”等8种花样供宝玉选择。画面中精致的内部空间在满足各类艺术文化活动需求的同时,还成为空间意境营造的重要部分。比编制针线等更能体现女红技艺水平的是刺绣。园林中的花卉、山石、鸟兽等通常是刺绣花样的素材来源,光线充足的环境也为正确辨别丝线的针脚与色系提供了便利。《增评补图石头记》第36卷描绘薛宝钗为贾宝玉绣鸳鸯的故事(图5):画面以怡红院正厅为构图中心,厅内空间通透,不分间隔;厅外粉垣环护,湖石周垂,前植海棠花Malus spectabilis,其势若伞。宝钗坐于敞轩,手中拿着宝玉的肚兜,绣着鸳鸯戏莲的图案。女性于园林中做针线活、学习女红刺绣的情况在清代非常普遍,并随着社会阶级分化,成为后来江南地区职业女工的前身[27]。

植物元素在《增评补图石头记》中出现较多,前八十卷中共出现228种[28]。丰富的植物给她们制作胭脂水粉、辨别草药、学习药理知识提供了材料。书中第60卷便提到了众姊妹用花卉所制作的“茉莉粉”“蔷薇硝”“玫瑰露”和“茯苓霜”4种养颜护肤的化妆品,湘云在蘅芜苑居住时偶染杏斑癣,便用宝钗制作的“蔷薇硝”擦脸。据《本草纲目》[29]记载,蔷薇Rosasp.的药用价值较高,具有清热活血、解毒的功能,而“硝”则具有消散、拔脓的作用[30]。可见,“蔷薇硝”对杏斑癣的治疗作用是大观园中众女性皆知的药理知识。

男权社会中,男性主外,女性主内。女性在承担针线女红的同时还需要操持生活事务。众姊妹跟随寡嫂李纨生活在大观园,待字闺中。园中事务偶尔也需要她们暂为管理,其中较为著名的故事便是“探春理家”(卷56,图6):整幅画面以园门口南边的三间小花厅建筑为主体,探春坐在厅内,与李纨、宝钗商定,将园子中的田地、苗圃、花草香料等承包给园中诸婆子,同时取消重复浪费的生活费用。女红教育体现的是女性的操作能力,而处理家庭事务则从侧面表现出清代女性的管理能力。

1.4 文化审美教育

据学者吴晶考证,清代初期江南女性经常于西湖畔的私家园林中结诗社,吟诗对句,诗词歌赋,无所不能[31]。

女性的文化审美教育主要集中于诗词歌赋等方面。《增评补图石头记》中对女性在园林中所受的文化审美教育着墨最多,如“秋爽斋结海棠诗社”“芦雪庵广联对诗”“桃花社作诗填词”等。在园林环境下的诗文学习主要分为团体学习和个人学习。卷37的插图(图7)以秋爽斋为构图中心,众姊妹聚于其中,探春出题咏白海棠Malus spectabilisvar.albiplena,迎春以七言律诗进行限韵,众人有的低头思索,有的抚弄梧桐Firmiana simplex。《增评补图石头记》中个人诗词歌赋学习最著名的为“香菱学诗”(图8):香菱坐在蘅芜苑的暖阁内,薛宝钗立于身后,香菱把王维的五言律诗、杜甫的七言律诗和李白的七言绝句通通熟读,并以“十四寒”为韵,以窗外的景物填词作诗。厅外,海棠、芭蕉Musa basjoo构成前景,东侧水系,疏水无尽而不知源头。园林不仅为各种活动提供场所,更是女性结社、吟咏情操志趣的理想背景。

除了诗词歌赋之外,闺阁女性还会在园林中切磋茶道,学习乐理知识。据黄慧君考证,明后期的江南文人对雅致、自然的品茶环境较为推崇,而园林便是切磋茶道的首要空间[32]。《增评补图石头记》卷41插图(图9)描绘了栊翠庵品茶的情节:月洞窗前,白皮松Pinus bungeana、梧桐搭配假山形成前景;中景为栊翠庵耳房内的人物细节,宝钗坐在榻上,黛玉坐于妙玉的蒲团;透过花窗则可看到更为深远的“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的远景山林空间。栊翠庵内,妙玉用5年前梅Armeniaca mume花上的雪水煮茶,并道出关于茶道的“一杯为品,二杯为解渴的蠢物,三杯是饮牛饮驴”经典论断,从制茶的原材料到品茶的细节,都体现出众女性深得茶道神韵之三昧。《增评补图石头记》卷86插图(图10)则再次使用框景进行构图,绿竹和白墙横亘于前。潇湘馆里,黛玉向宝玉讲授琴谱九徽和五弦,并举例吟、揉、绰等8种手法。众姊妹在日常生活中便接受着诗词歌赋、乐理茶道的熏陶,这在“妇女只许粗识柴米鱼肉数百字,多识字无益而有损也”的清代是难能可贵的。

2 结语

清代女性多被禁锢于高墙之内,园林不仅成为她们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成为其接受教育的重要课堂。本文通过对《增评补图石头记》中园林画的解读,得出园林对清代女性教育功能分为自然科学、智力体育、生活技能和文化审美4种,并总结出园林成为清代女性接受教育场所的相关原因。

清代园林与邸宅关系比之宋、明两代更为密切。植物造景比重大,植物成为女性认识自然、了解生物科学知识以及学习美容药理的重要元素。清代园林开敞空间较少[33],加之封建社会认为“静”是女性优秀的品德,这种束缚女性身体的思想导致其无法进行类似蹴鞠、木射等体能活动,娱乐体育如下棋、钓鱼和斗草等“静”体育便在园林中应运而生。此外,园林空间中视线明亮,为刺绣女红提供了适宜的学习环境。

但值得一提的是,插图的内容侧重于贵族阶级,无法对中产及其以下阶级园林与女性教育的关系进行探讨,结合这一时期的女性著作,如《剪灯新话》《新镌批评绣像玉娇梨小传》等来梳理清代时期其他阶级的园林女性教育功能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猜你喜欢

石头记园林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李一氓工作情景与《石头记》题诗
《重读〈石头记〉》书评
绵阳市图书馆孙桐生自藏《绣像石头记红楼梦》初探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我们的“体育梦”
石头记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