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
2020-11-05
救命、治病、养生, “趴下”时要做的三件事
过去,我们追求的是速度和扩张,一定要冲在最前面。跑得最快的,才最有机会赢。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我们也从追求“跑得快”,逐渐变为追求“活得久”。只有那些能熬住,可以坚持到最后的人,才有机会活得更好。
宏观世界“狂风暴雨”,此刻,回归自己,我们“趴下”时,该怎么办呢?
首先,最重要的是保证现金流安全。不能因为情况略有好转,就忘记了这一点。不管你现在是什么阶段,手头都至少应该有3个月的现金流。有余力的,应该有6个月的现金流。想要比较安全,应该有12~18个月的储备。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知:在这个阶段,适当的冗余,比极致的效率可能更合适。安全的现金流,也能保障我们把命牢牢攥在自己手里。保证安全之后,要赶紧修屋顶,因为等到风暴肆虐到自己头上才意识到危险,就来不及了。
有人说,自己公司今年的业绩目标本来是翻一番,现在由于疫情的影响,看来是完不成了,怎么办?调整目标!现在不一定要追求100%的增长,而是要把精力更多放在增长的质量上。什么是增长的质量?问问自己,公司的预算制度合理吗?成本控制规范吗?组织运行的效率高吗?从牙缝里省,从细节里抠,每个部分省一点,聚沙成塔,积少成多。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很重要。再问问自己,业务的每个单元是不是健康?每一个盈利点都能赚到钱吗?每一笔生意,都要有钱能回来。相较于大而全,现在更需要小而美。赚出来的每一块钱,都很重要。保证安全,修好屋顶,再从更高的维度审视自己的公司,看看业务是否均衡。
疫情冲击了线下交易,让许多人突然醒悟,线上原来那么重要。外卖开始做了,配送开始试了,私域流量开始弄了,短视频也开始拍了。拥有对冲性业务,关键时刻能救命。
除了线上线下,还可以有很多思考的地方。比如,批发和零售,有没有互补?比如,B端和C端,有没有配合?比如,品牌和渠道,有没有联动?这些问题,都相当于在问:你的公司有没有分散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现金流,是救命。修“屋顶”,是治病。调结构,是养生。救命、治病、养生,是我们“趴下”时要做的三件事。
有人说,这样是不是太保守了?也许是。但是,相比于激进,现在可能更需要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