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手工艺在当代设计中的探析
——以傣族为例
2020-11-05张瑷麟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张瑷麟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当前学界对民族手工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艺的传承与保护、创新,民族文化的传递等诸多方面。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曾经与该民族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族手工艺品逐渐脱离了其生活基础及其赖以生存的土壤。那么为什么民族手工艺品会与这片土地渐行渐远呢?
首先,由于工业化标准化的生产,大量的工业产品代替了日常家用品,民族手工艺品从最初的用于生活,取于一方土壤,逐渐转变为脱离生活与文化。其次,曾经因民族宗教信仰及民俗活动而产生的民族手工艺品,由于文化的启蒙、科学的发展及理性的认识,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也日渐式微。人类当前的生活中由许许多多的娱乐活动代替了曾经让乡亲们聚集在一起的民俗宗教文化活动。最后,在制作中,产品批量化商业化的生产让过去朴素、富有地域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及文化被迫迎合潮流趋势而失去了原有的韵味与个性。而一些手工艺精品则进入了社会精英层,逐步从实用性转变为收藏性,同时范围也在缩小,因而无法对其进行更广阔的传播。
由此可见,民族手工艺传承之路荆棘满满,渐渐游离在当代社会生活之外。可为何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我们仍旧要保护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手工艺?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社会的进步、科学的推进、理论的兴起都离不开历史的滋养。如果没有过去,那么人类又是从何而来,知识又是如何产生的。我们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旧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保护来自历史的信号义不容辞。民族手工艺品生于民族,产于生活,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发展的足迹。“它”踏在古人的脚步里,循序渐进走进当今人类的生活中。“它”应走入未来,走进每个人心里,通过它来建造我们的精神家园[1]。在当代社会,这些质朴的、来自人类生存本源的产品,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去关注生活的本质。因此,保护民族手工艺不仅是来自物质层面的需求,也是来自精神层面的需求。
然而社会与科技的发展是不可逆的,人类在每个阶段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包括审美、观念和需求等也会发生变化。从欧洲工业革命到现代主义运动,从清政府闭关锁国到中国的改革开放,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中求发展。社会规律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民族手工艺传承。民族工艺传承既要有“传”也要有“承”。“传”字可以理解为传递文化的信息、工艺技术和材料知识,以及精神的认同,用一棵大树去撼动另一棵大树,如此反复传播开来。而“承”字则是在尊重旧有知识、研析旧事物本质的基础上运用创新思维再创造,使之被时代所接受,被当代所认可,从而延续下来,呈细水长流之态。因此,在解读民族手工艺的当代设计时,我们应当首先掌握该民族的文化和手工艺的起源及本质,在设计时将旧有的优点及民族文化的特性融入进去,而不应盲目地追求当代设计的形态与审美。下面以傣族为例探讨民族手工艺在当代设计中的转变。
一、傣族手工艺文化
居住在云南西双版纳自治州,多居住于河边,身着绣着条纹的筒裙和短衫,梳着高高的发鬓,这就是傣族分支的一系——水傣,在本文中的傣族也指这一脉。傣族人民信仰南传上座部教,也称小乘佛教,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除拥有民族信仰之外,他们也有自己的语言与文字。傣族男子自小就要出家为僧,在佛寺中平静地诵读经书,领悟智慧,学习知识,至今该习俗仍有承袭。在整个宗教信仰中,佛意中十波罗蜜之首的“赕”在傣族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傣族大量的民俗活动都与之有关,如“开门节”与“关门节”,甚至佛寺延续也来自“赕”。“赕”,意味供奉、奉献及牺牲[2]。“赕”的宗教活动里,百姓们的供奉除抄录经书及制作佳肴外,还要自己制作与佛相关的民间工艺品,由此衍生了大量的佛教民间艺术,包括歌谣、绘画等。傣族人民通过提炼,将其用于纺织品及工艺品上,如寺庙中经幡中的大象与孔雀(见图1),这些图案由简单的点线面构成,已经脱离了原始的形象并成为傣族文化的精神象征。
图1
傣族的文化图腾具有象征性,傣族手工艺品也具有浓浓的地域性,主要体现在生活日用品方面。例如,由傣族妇女世代延续的慢轮制陶,仍然使用慢轮的工艺及当地的泥沙材料,采用露天的烧制方式,用木板拍打成印,成品多是瓦罐水壶等用品,这与傣族靠水而居有关。它反映了傣族的生活方式及文化变迁,成为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
在风格上,傣族工艺品体现着质朴性。工艺品的本质是产品,是指因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可以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的产品。在这个基础上,人们发挥民族的美的精神对其进行润色与修饰,使其具有“艺”的性质。可见,工艺品的本质离不开生活,而生活的本质就是朴实无华。因为即使再浮华的世界仍然需要柴米油盐、吃饭睡觉。傣族工艺品的质朴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展示着原始的美的情操。同时,质朴性还与自然性相辅相成,自然性主要体现在傣族工艺品对自然形态的模仿,主要捕捉生活中自然产生的美。
二、傣族工艺品与当代设计的融合
傣族文化多元多样,各式工艺独具特色,除上面提到的慢轮制陶外,还有用贝叶制作的经书“贝叶经”,以及工艺性浓厚的傣锦等。以傣锦为例,其可分为丝织锦和棉织锦,多使用传统的“纹板”方式织纬,图案有植物、动物,以及由点线面构成的几何造型。我们既可以将其理解为材料,也可以将其理解为造型(见图2)。
图2
(一)功能性思考
在设计一件产品时,我们首先要对其功能性进行思考。傣锦在民族成长中一般作为衣服配饰及宗教装饰的材料,因此我们可以将其视作一种布艺材料进行功能性运用,如布偶、窗帘、包饰,以及所有可以运用到布艺的产品。当代设计受到思维解放的影响,在设计功能与形式上天马行空,因此,布艺这种基础材料的产品种类运用得非常广泛,作为装饰或直接用于功能产品皆可。
(二)材料性思考
除单独使用傣锦材料之外,在设计中,我们也可以适当地加入其他材料元素与其进行搭配。不同的材料拥有不同的质感与属性,多种材料的搭配往往能碰撞出特殊的火花,让人眼前一亮。例如,金属的锐利感与色彩鲜艳的傣锦能碰撞出光芒耀眼的感觉,原色的木纹与傣锦搭配会发出质朴的韵味,陶艺的粗糙与傣锦的精细产生反差的化学反应[3]。
(三)民族识别性思考
形态在民族手工艺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我们要使民族工艺与当代设计融合,但形态的思考是使其区别于一般当代设计的主要特征。如今,当代设计具有现代化、信息化、科技化、全球化的特征。在很多时候,我们甚至无法区别中国的与欧洲的设计。因此,我们应用当代的思维方式承载传统的民族文化,使设计作品具有民族识别度。这种民族识别度体现在对民族特色的运用上,如傣锦图案、傣族“赕”文化等。同时,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不能急切地向当代设计靠拢而过于剥离民族的美学特性,应循序渐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傣族手工艺具有地域性、质朴性、自然性及象征性等特征,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应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升华,并紧密地贴合民族文化的本质。
当代社会的发展使民族手工艺在大众思潮中迎来转型的契机,每一个契机既有困难也有突破口,就如同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如何打开这扇门?有多少人愿意打开这扇门?又有多少人能接受它?成为民族手工艺在当代需要持续思考的话题。
结 语
在现代设计教育的背景下,我们使用当代的角度与设计思维,思考并再创造民族手工艺品,使其被大众接受,从而起到传播与保护民族文化的作用。由此可见,设计师的思考方式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设计师应当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与文化范畴,扩展自己的设计领域及边际知识圈,用文化的方式去传承民族文化,站在历史的肩膀上推陈出新。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敢于思考,敢于进行多元化的尝试和实验,如此,才能使民族手工艺文化源远流长、动静相宜,在传统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