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与管理策略研究
2020-11-05
一、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与管理策略研究的必要性
(一)落实高校现代化教育的客观需要。网络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必然产物,也是高等学校进行现代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于促进教学方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网络衍生物的网络舆论不可能禁止,只能通过学校、学生、社会等多方面的通力配合、团结协作,既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覆盖面大、传播速度快、方便浏览保存等方面的优势,又要加强网络舆论引导与管理,净化网络空间,为青年大学生营建温馨和谐、健康向上的网络教育环境。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虽然大学生生理上已经长大成人,可是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心理上还很不成熟,还没有完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容易被网络上一些不良舆论所左右,迷失自我。只有加强网络舆论引导与管理,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青年大学生远离不良网络舆论的影响,才能永葆高等学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
(三)培养高素质民航英才的现实需求。民航是一个知识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和优良的纪律作风。虽然中飞院等民航院校一直注重对网络舆论的监管,但仍有部分学生对网络舆论所可能造成的后果不够重视,在网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与图片,给学校师生员工带来不良影响。只有加强网络舆论引导与管理,对网络舆情及时监督与处置,才能规范大学生上网习惯,严肃上网纪律,净化网络舆论,为培养高素质民航英才、实现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二、大学生网络舆论的主要特征
(一)容易形成统一意见。大学生由于年龄相仿、受教育程度相同、认知水平相似,容易在思想上、意识上、行为上形成统一。通过腾讯QQ、微信微博、论坛等网络媒体,他们能够相互讨论、交换意见、分享心得,更加剧了信息传播的聚集效应,造成网络舆论的持续发酵。同时,当前绝大多数高校大学生都是成班级、院系建制,同学们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拥有自己的班级群、院系群以及老乡群、协会群等各类网络交流群,使得很多舆论消息能够在短时间内成爆炸式增长。加之他们长期学习、生活在一起,也给他们线下交流提供了方便,进一步拓展了舆论消息传播的途径。
(二)表达自我意识强烈。大学生处于人生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的黄金阶段,他们理想远大、目标明确,对未来充满信心、满怀激情,渴望用自己的青春与智慧书写人生的华彩篇章。因而,他们大多都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需要一个表达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唱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迈。网络恰恰提供了这份自由与便利,能够满足大学生冲破传统舆论的枷锁,自由表达观点、言论的需要,肆意展示自己的青春才华与活力。
(三)价值多元趋向明显。大学生虽然年龄相仿、受教育程度相同,但不同的学习经历、成长环境,使得他们的价值取向各不相同,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多元趋向,也给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传统媒体时代,大学生一直处在父母、老师的灌输教育下,对社会整体认知有限,也缺乏健全有序的渠道与外界沟通交流自己的想法。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打开了认识世界、审视世界的大门,他们能够通过网络认识新事物、结交新朋友,在不断的沟通交流与思维碰撞中,他们的思想认知、价值取向、行为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多元趋向。
三、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与管理策略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打造专业思政教师队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等学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坚定信念、放飞梦想,将个人理想融入民航强国建设、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要充分利用教学课堂、生产实习、周末讲评、月例会等,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理论学习、实践训练、日常教育等全过程、各环节,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教育大学生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养。
(二)加强网络舆论管理,建设健康校园网络文化。无论是课堂教学、实践实习,还是日常教育、学生管理,网络已成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加强大学生网络舆论管理首要是加强阵地建设,尤其是高校校园网、网上办公系统、微信微博等官方媒体的建设与管理,及时澄清网上不实言论,加以正确引导,弘扬时代正能量。要建立健全校园网络舆论监控体制机制,强化学院党委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努力构建由学院党委宣传部牵头,学生处、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协助,各二级院系党组织为主体的舆情监控体系,加强网络预警管理,确保能够对网络舆论早识别、早控制。
(三)加强道德法治教育,依法办学治校育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等学校要将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大力传承中华美德与中国革命道德,教育大学生以革命先烈为榜样,舍小家、顾大家,努力拼搏、艰苦奋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要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坚决落实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依法育人,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培养法治思维、法治意识、法治自觉,增强法治观念、法治知识、法治规矩,依法发表言论、表达观点、争取诉求。要充分利用身边典型案例,教育大学生提升思想认知,增强是非辨别能力,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同样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能在网上随便发表不负责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