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识形态安全背阈下高校网络舆情失范的现实效应与风险防治

2020-11-04邹东升郭儒涵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3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网络舆情高校

邹东升 郭儒涵

【摘  要】高校已然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具有紧密关系。近年来,高校网络谣言、高校学生会“官僚”气息严重、大学教师发表不当言论等事件引发的高校网络舆情事件不断映入社会眼帘。高校学生转发评论,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的舆论浪潮,印证了大学生群体对舆情事件和社会参与的关注与重视。高校是青年大学生追求梦想、汲取知识的圣地,然而,一些大学生认知匮乏和对虚假信息的主观难辨,人云亦云、网络“站队”,一些歪曲事实的言论派生了许多潜在风险,高校网络舆情失范,风险放任、恣意流窜,成为横亘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进路中的一道梗阻。引导高校大学生合理发表网络言论,树立科学良性的网络观,力戒高校网络舆情失范,已成为诸多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和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重点任务。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高校;网络舆情

一、双刃性的高校网络舆情和不确定性的失范危险

互联网称为今日中国现代生活中一个“最大变量”。“舆情”一词,在我国唐朝时期已出现,指映射民情民意总和。唐朝诗人李中曾以“格论思名士,舆情渴直臣”的精辟表述精准释义了独到见解多出于社会有识之士,刻画了老百姓情感意愿通过敢于直谏的贤臣来传达的实践图景。时至今日,互联网新兴技术不断勃兴的自媒体时代,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客户端迅速兴起并铺陈推广,每一个公民都暴露在网络信息的覆盖范围之下,信息传递迅猛、共享有序,无不深刻反映着社会的整体概貌和细节点滴,却又肇因于人为操纵、个性驱动引致舆情信息真伪难辨、混淆视听。新时代的高校青年大学生兼具积极活跃性和求知主动性,强烈的求知欲和猎奇心理、个性表达使其擅于捕捉网络敏锐点,个性化评论、符号化演示成为获取关注的焦点,高校大学生在网络舆情发轫至消停的全过程中无疑充当着主力军角色。

二、意识形态安全与高校网络舆情的耦合关系证成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意涵及其展开

高校网络舆情是舆情的一种基础范式和客观形态。高校网络舆情主要是指与高校师生密切相关联的,由网民发布在网络上,随着人们的转载和热议最终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关注的舆论事件。高校网络舆情的参与主体具有特殊性,主要是高校大学生、高校教职工以及网络媒体平台。高校网络舆情传播伴有迅速性。高校网络舆情的缘起一种是社会突发事件。如涉及国内外政治局势、公平、道德、社会治理的话题或事件,这类舆情容易涉及意识形态,也最容易引起高校大学生的评头论足。另一种是发生在高校内部的事件、现象、问题或情况,既可以是与校园安全、后勤保障、评优评奖、假期安排、教学任务、不当言论有关的事项,也可能是高校内部的制度设计导致的舆情事件,这类事件极易引发高校学生共鸣,导致迅速传播。如2020年12月17日西南某职业院校的学生因校方多种规定引起学生“喊楼”事件;再如2021年黑龙江一职业学院学生会干部“暴力查寝”事件。此类事件一经爆出,在网上的迅速发酵,在极短时间内获得大量阅读和点击。简言之,高校网络舆情作为一枚硬币的“双刃剑”,如果吸引高校学生良性、理性参与社会治理和校园管理必然是一件喜人的结局,但是如果参与过度、言论过激、争议过分,对于輿情事件事实的歪曲、滥用占据了大学生融入网络舆情的主旋律,高校网络舆情将变得失范且难以引导。由个人或小范围内部的传播再经由一系列流程后渐次失范,难免衍生未知风险。

高校网络舆情主要包括突发、爆发、降温、失焦四个阶段。高校网络舆情的突发一般由相关知情人士在网络上阐明某件可能会引起疯狂讨论和热烈转发的热点事件,并阐述个人观点。一般而言,这类热点事件包括:与高校、师生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能够反应广大师生诉求的事件、事件当事人能够引起社会广泛共鸣或同情的事件、反应高校或者领导层面存在缺陷的事件。这类事件起初由少部分人传播,后经相关新闻报纸或者网络“大V”转发,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由此网络舆情到达爆发阶段。这一阶段,转发讨论阅读量呈指数增长,网民纷纷转载并在各大平台表达自己的观点,人们跟风为正义一方发言,批判错误方。在这一阶段,事件引起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的高度重识,为了消除舆论影响,事件当事人会发表解释声明,解释事件来龙去脉,试图降低舆论影响。随着真相大白以及时间的推移,舆论事件会慢慢散去热度,由此事件到达降温阶段。这一阶段,相关部门及责任人依法进行调查,了解案件实质,为公众提供真实情报,并作出公正处理,降温阶段事件讨论热度呈下降趋势,人们生活渐渐趋于平静,不会再为舆论事件在网络肆意发表言论。随着时间的推移,起初引起人们热议的网络舆情事件慢慢淡出大众视野,由此网路舆情到达失焦阶段,这一阶段,事件很少被人提起,事件当事人也回归正常生活,人们不再转发和热议相关舆情事件,甚至可以说,由于互联网信息的大量充斥,人们完全遗忘了已经消失热度的网络舆情事件,转身把经历投入更为焦点的事件中。

(二)一个耦合性关系的证成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化安全的主要内容。[1]历史的经验与启迪不断警示我们,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而不是钢筋城墙开始的,思想防线一旦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申言之,意识形态一方面包括“认知—解释层面”“价值—信仰层面”“目标—策略层面”三个基本层面,要素间相互联系,互为支撑,从不同角度刻画了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蓝图;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安全是深刻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由之路。“意识形态”与“文化软实力”相结合,构成了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网络舆情是落实落细落地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领域,需要对师生尤其是高校大学生涵育科学的意识形态,既能顾大局,又能明事理,在网络上合理言论,避免肆意而为。意识形态安全是高校网络舆情的指标方针,没有理性意识形态的深度融入,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就得不到有效的制度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总体国家安全观涵括了包含政治安全、网络安全在内的16种安全形态,是一个具有战略性、全面性、科学性的国家安全体系。其中意识形态安全是典型的非传统安全,全社会必须始终坚持和把握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密切关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大学生心中的厚植,密切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和网络生态环境,意识形态安全作为政治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人才贮备力量”,对其意识形态教育必须提起高度重视。一方面,高校承担着培养国家年轻一代的光荣使命,大学生求知欲、探索欲强,对新事物和新思想充满好奇,高校已然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另一方面,在意识形态安全背阈下,高校大学生制造、发酵、传递、评论、分享网络舆情及其信息如果受到利益蛊惑、出现言行失范,就会使得原本处于中立性地位和价值的现实效应得到不当利用,变成高校网络舆情异化、滥用、过度解读、肆意传播、人为化操纵的“助燃剂”,产生严重的不确定风险,衍生出信息恶性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下信息失真、信息传播极端化等风险。

三、高校网络舆情失范的衍生风险

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由于涉事当事人的特殊性,因此在传播过程中会衍生出与多风险。一是主体特殊性导致信息恶性传播。高校教师在知识储备、思维方式、行为举止、生活环境、人生经历等方面与社会大众有着较大的区别,由于其学识、见解、阅历,更由于其理性、客观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他们在网上具有较强的舆论影响力。[2]同时,高校大学生由于涉世未深,社会经验欠缺,很难区分信息真伪,容易导致人云亦云。如高校盛行的“饭圈文化”、针对个别老师或者同学的网络谣言以及不法分子雇佣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充当网络水军,对个别事物进行集体抨击,都极易造成信息恶性传播。二是主流意识形态下信息失真。网络时代,每一个网民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言论。一些高校舆情事件,在爆发初期,并没有得到权威部门的认证和许可,因此信息的真伪性有待考量。网络信息真假参半,不乏别有用心之人为了博得大众眼球肆意在网络上发表不实言论,其意图让人怀疑。即使高校一些热点事件确有此事,但也可能存在事件相关者为了谋求一己私利,夸大事实,引导民众舆论作出偏颇言论,以此来达到一些目的。高校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欠缺,对真假信息的分辨能力不足,也很容易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因此,主流意识形态下极易导致信息失真。三是网络传播迅速造成信息极端化。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由过去的依靠车马、书信改为网络平台传播。传播速度大大加快。高校大学生由于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又有很强的猎奇心理,对网络舆情信息尤其是与自己所处社会大环境密切相关的事件有很强的兴趣。高校大学生普遍活跃在各大网站,能够熟练运用各类信息传播平台。与此同时,网络普及率越来越高,网络言语门槛越来越低,对信息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的作用。此外,高校大学生是处在特殊阶段的一群青少年人,他们受到社会关注度高,是家庭和国家的未来,涉高校的网络舆情往往更能在社会上引起人们关注和热议,在这背后不乏有别有用心之人的推动和舆论引导,由此极易造成网络信息极端化的趋势。

四、高校网络舆情失范风险的治理路径。

(一)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形成常态化的高校宣传教育机制

意识形态安全关乎国家长治久安。高校大学生正是价值观、人生观形成和扎根的重要阶段,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有利于抵制不良思想渗透校园,侵蚀大学生思想。高校大学生担负着国家未来的重任,意识形态出了问题,就是关乎国家未来的大问题。因此,各大高校应当形成常态化的高校宣传教育机制,成立专门的宣传教育机构,并配备专业的老师和团队,定期对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进行正确指引和规范指导,把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当作高校一项常规工作落实好。

(二)提高对极端化网络舆情信息的精准识别、自动删屏和及时回应机制

网络时代,舆情真真假假,公关部门的公关速度远远比不上舆情的传播速度,因此,借助科技手段应对舆情传播尤为重要。舆情在爆发的最初24小时之内传播最为迅速,这一阶段要运用科技平台有效对舆情信息进行精准识别,对识别出来的虚假信息第一时间自动删除,最大效度缩短时间差。对于确实发生的网络舆情事件,在相关部门没有拿出解决方案之前,采用降低舆论影响的及时回应机制。当网络舆情涉及利益悬殊两方之时,舆论往往会采取一边倒的态度,社会会更倾向于为弱势一方发声,在这种情况下,势力大的一方如果不及时发声,会造成不可挽救的声誉影响。

(三)创新高校融媒体推荐精品项目,正确引领高校学生正确价值观

宣传正能量事项,鼓励学生理性适用语言表达风格。高校学生思维活跃,往往采用最通俗易懂、一针见血的言论发表意见。高校大学生的语言风格往往会在同龄人中引起共鸣,一些涉及学生合法利益的事项如果受到了损害,高校大学生可能会采取激烈的言论在网络上发表意见,陈述观点。一些偏激的语言会引得舆论疯狂倾斜,表达个人意愿超过了解决问题的诉求。这既不利于营造和谐干净的网络舆情环境,也不利于高校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通过宣传正能量事项,针对学生语言表达风格加以正确指引,使得高校大学生遇事沉着冷静,采用委婉理性的解决方法。

(四)完善舆情监测机制,营造和谐干净纯洁的高校网络舆情大环境

一来通过大数据技术、高校信息安全中心和咨政中心专业队伍,提供充足的监测力保障。首先,运用大数据技术对高校网络舆情信息进行实时监管,监测舆情走向,及时作出研判。其次,高校应当关注信息安全建设,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定期开展工作,将高校网络舆情传播机理研究以及网络舆情宣传教育作为常态化工作持续推进。二来建立纵横严密交织的“网格化”监测体系。纵向是“学校(领导层)—学院(辅导员)—班级(信息员)”多层级框架。高校领导层高度重视党建引领工作,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从意识形态安全高度把握网络舆情宣传教育,学院要担负起管理好各个专业同学的重任,针对学院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作出教育指示,最后的任务要落实到辅导员责任制,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的生活导师和心理导师,是学生与学校连接的最后一公里,辅导员要发挥积极作用,及时了解学生诉求,倾听学生话语,不是做层层加压地“搬运工”,要争做知心最美辅导员。横向上发挥班主任、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骨干力量的作用。同龄人之间的沟通和指导会缓解心理困境,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班风班纪,会更有助于形成和谐干净纯洁的高校舆论大环境。

五、结语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近期中央网信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提出的十项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3]高等教育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也是意识形态争夺的关键领域。网络舆情事件日益成为各高校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高校不但要建立网络舆情工作常态机制,不断总结经 验教训,提高网络舆情应对处置能力,还要重视常态化舆情宣传教育工作,才能有效维护自身的声誉,给高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4]

参考文献:

[1]田改伟. 试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J]. 政治学研究,2005,(1):30-41.

[2]白月.高校网络舆情的类型、特点及应对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20,28(07):120-124.

[3]2014年2月27日,习主席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4]王軍杰,黄黎辉.高校网络舆情特征与应对策略[J].传媒,2020,(14):77-80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安全网络舆情高校
大数据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建构论析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当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