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绿松石雕刻中的创意美

2020-11-04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绿松石原石通感

李 伟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

绿松石在国内外市场一直享有盛名, 其使用和佩戴历史也非常悠久,历来被收藏家所青睐。自2010年开始绿松石市场不断活跃升温,但并不是所有的绿松石产品都具有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只有将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独特的艺术思想进行完美融合,绿松石才有灵魂和生命,才能真正展现出艺术的神奇魅力。所以,绿松石雕刻中创意美的渗透能传递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直接决定了绿松石作品的艺术品味与价值高低。

一、绿松石雕刻中创意美的重要性

(一)创意美提升绿松石产品内涵

21世纪以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文化创意事业的发展,绿松石行业也不例外。从原石的朴实无华到产品的完美蜕变,是质美与形美的高度结合。绿松石的材质与自然环境有关,人工无法改变,绿松石雕刻技巧可以通过后天的练习而得到提升,变得更加娴熟,但源自内心的艺术审美及独特创意是无法窃取与复制的,这也决定了每件绿松石作品的独一无二性。通过工匠师傅们巧妙的创意,将赋予绿松石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度挖掘隐藏的附加价值,从而提升绿松石作品整体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

(二)创意美提升绿松石品牌价值

品牌溢价的资本取决于品牌产品良好的设计和质量,消费者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和消费心理,认定这个品牌的产品物超所值,只要购买了产品就能很好地满足自身需求。绿松石业界有许多知名品牌,它们的价格往往高出普通产品的市价,但仍有大批的消费者愿意为之买单。究其原因,除了本身的质量过硬外,款式新颖,造型独特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好的品牌要想走得更远就需要不断创新,而创新的动力源泉是设计,创意美让购买者对绿松石产品“一见钟情”,品牌厂商就有了定价的资本,品牌价值也就得到了进一步彰显。

(三)创意美赋予绿松石时代意义

“创新”居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让创新贯穿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可见,创新是长远发展的动力。当前绿松石作品通过科技手段与传统技艺的结合和文化内涵上的深入挖掘,以更鲜活的方式赋予了其时代特征,呈现了较为丰富的文化价值底蕴,绿松石已不仅仅是一件工艺品,而是逐渐转向了艺术品,并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因此,在绿松石创作的时候,坚持创新与创意,将时代的语言符号融入其中,见证历史的发展变迁,能更好地传递出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二、绿松石雕刻中创意美的运用技巧

每一块绿松石的原石都具有不同的纹理,有其独特的意境,在创作加工的时候,不提倡通过运用外力来改变它的自然之性,而应该“因材施艺”,察其色、观其形、考虑整体布局,通过现代审美的再创造来追求作品意境的表达。

(一)追求“通感艺术”的创作表达

通感,通俗地讲,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认知的集合。绿松石雕刻中的通感,指的则是从认知到雕刻的过程中作者丰富的感知、观察与思考。首先,要仔细观察原石,运用通感,为主题的定性定下基调;在主题的选定上,运用通感,可以将主题与绿松石的质地属性相结合,体现作品自然与艺术完美融合的和谐之美;在意象表达上,运用通感,可以让作品承载中华文化的内涵与精髓,使其艺术价值得到完美阐释。所以在作品中运用好通感的渗透,直接决定了绿松石作品的成败与价值。

要想应用好“通感艺术”的表达,创作者丰厚的艺术文化积淀是先决条件,是作品灵感的源泉和灵魂所在,也是进行绿松石创作的最根本前提,否则就如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其次在材质的发掘上,原石的品相、色泽、纹路等都在创作中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在对原石做了一个精细而系统的观察后,就要思考:原石的纹路有什么特点,是否存在裂纹瑕疵;纹路是如何分布的,分布存在什么特点,如果存在黑色的铁线,构建什么样的主题最贴合;整体的色泽如何,在自然光下和灯光下更倾向于哪种颜色等。通过通感的强大优势,可以使作品行云流水、匠心独具。除了对原石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绿松石文化的积累与沉淀外,更要以丰富的艺术创新思维能力来赋予绿松石雕刻作品新的生命,使原石价值最大化,艺术审美得到无限升华,因为意象表达才是作品的最终艺术体现[1]。

(二)追求“虚实相生”的构思手法

“虚实相生”是意境的结构特征。即通过对绿松石实物的雕刻和塑造,将人文的思想和意象“由虚到实”融入到作品中,欣赏者再通过想象和联想“由实到虚”把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幻化出来。有虚则实存,有实则虚生,才能让人感受到艺术的无穷魅力,充分得到美的享受。

每块绿松石都有独一无二的花纹,结核状的生长肌理和丰富多变的颜色,本身就是一幅浑然天成的自然景物,即实境。我们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反复进行审视以找到它的美点,在传统与现实中寻找灵感,并以此为中心来构思布局,通过对其颜色、大小、形状、绺裂等特征的综合整体考虑,在设想中的虚境指导下进行联想设计、提炼加工,“扬长避短”、适当取舍,“以虚入实”,创作出一幅新的图画,突出最美丽的部分,将瑕疵掩盖或消减于自然布局中。

华南理工大学李园老师和中国地质大学张荣红老师曾设计了“松石上的风景”系列首饰三套。作品一《松石上·远航》主要基于绿松石花纹的联想与叙事表达,将特色的绿松石蛋面花纹联想为行驶中的轮船,整个作品的创作通过场景化构图结合叙事性的表达突出多层含义,讲述远航时的情与景。作品二《松石上·瞬间》将绿松石肌理的素美与情感表达相结合,利用绿松石原石本身朴素、本质、固有的素美,结合捕捉当代人与人表达相互真挚情感的瞬间,通过首饰创作诠释了亲情、友情、爱情的美好画面,使绿松石承载着人们寄予的真诚、善良、温暖、纯净等美好品质。作品三《松石上·蘑趣》主要基于绿松石色彩的联想与趣味表达,通过颜色及结构进而联想到岩上的青苔,并创作出不同形态的趣味蘑菇首饰作品。上述绿松石作为传递首饰设计理念的重要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彰显绿松石本身材料特色的同时呈现出一道道动人的风景[2]。

由此可见,虚实转换所能达到的深度,决定了绿松石的生命气息和艺术价值,虚实合一才能让绿松石活起来、动起来,赋予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三)追求“传统与现代”的相互渗透

绿松石文化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文化语言,在中国清代、古埃及、古波斯等国家,绿松石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是神圣的装饰物。现代,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购买绿松石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大众消费, 因受到大家的喜爱而走进了千家万户。近几年,绿松石行业正经历着一次质的蜕变,无论是艺术形式,还是销售模式,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绿松石艺术更倾向于简洁、简练,造型优美,略带夸张,特别是抽象艺术的运用更是受到热捧。所以在现代这个追求个性化与原创性的时代,如果作品还停留在那些司空见惯的老形式、老题材上,固守旧的表达形式与内容,将离当下人们的文化诉求越来越远,也很难引起消费者的审美共鸣和思想认同,只有寻求新的突破,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3]。

将传统绿松石文化元素重新组合或加以变化,也可以在传统形式中注入新的内涵,或注入时代的创新元素,或与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或与西方文化相交融,或注入国际审美符号……只有寻求新的突破,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当然,创新并不是否定前人的经验和成果,而是在绿松石传统工艺中融入时代审美意识的一个再造与发展。比如充分利用绿松石碎料,与贵金属结合,通过技术创新,开发新型的镶嵌方式,让首饰更时尚;在绿松石雕刻工艺中,将电脑数控雕刻和手工雕刻结合,满足大众对首饰的精致度及独特性的审美要求;在绿松石首饰的设计中,深度挖掘与绿松石相关的女娲炼石文化、桃源隐逸文化、秦楚民俗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注意融汇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丰富作品文化内涵,提高作品艺术水平[4]。

绿松石作品《三阳开泰》是海派玉雕大师,工艺美术师金国忠先生的作品。它是一个传统的题材,但是在创作中金国忠先生则有意识地将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了重新组合,题材、纹饰、内涵等都来自于传统元素,但表达方式却更倾向于现代审美。作品借石就势,借石塑型,在基本保持原石形状的基础上,依形塑造三羊的形态,蓬松的羊毛以传统的如意纹雕就,三羊的头颅在浓密的羊毛中伸展出来,既真切自然,又雅致古典,远望犹如一朵飘浮着的祥云。

金国忠玉雕作品“三羊开泰”

三、结语

在绿松石市场上,经常会见到许多好料子因工艺粗糙、美感欠佳而无人问津,蒙尘落灰。《三字经》言:玉不琢,不成器。一个好的绿松石作品,“工”和“料”都很重要,好料配上好工艺,才能使绿松石的价值最大化。只有绿松石作品和文化、艺术融为一体,才能创造出绝世精美的上乘之作。绿松石雕刻中创意美的运用,就是将一块石头变成一块艺术品的过程,也是赋予绿松石灵性与生命的过程,绿松石因此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更多地获得世界的文化共鸣与肯定。

猜你喜欢

绿松石原石通感
唐 楷书神智造像题记原石
唐 楷书高叔夏造像题记原石
宋 楷书王沿题记原石
清 程邃 竹篱茅舍原石
征文通知:6G通感算融合
晚秋
蒙古国某地绿松石玉的矿物组成及其成因
通感:一扇让诗人不老实的门(外一则)
通感(外一篇)——孔武仲《乘风过洞庭》
浅谈绿松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