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艺术职业院校藏族声乐学生教学曲目的探索与选取

2020-11-04

北方音乐 2020年24期
关键词:昌都藏族声乐

孙 畅

(天津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天津 300000)

2013年,我们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接到了一个重要的任务——首次为西藏昌都市定向培养一批艺术特长生。说起这群孩子的选拔很有戏剧性,他们有的来自高原,有的来自牧区,有的来自县城和城市,有的是足球场上的飞奔少年,有的是砍柴放牧的农村姑娘,有爱好舞蹈的歌者,也有放弃了已经考上的大学圆艺术梦想的勇敢者,他们怀着对艺术的敬仰,从各个地方汇聚昌都,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考试,就这样,一群来自西藏昌都市,带着高原质朴的气息、原生态的舞蹈和演唱方法的孩子们走进了我们的课堂。

就声乐专业而言,这群孩子用我们的话说就是“白丁”,没有专业学习过声乐和乐理知识,甚至有些孩子连钢琴都没有见过,有的就是“一幅好嗓子”。当我给次仁曲珍上第一节专业课的时候,她只能唱给我一首山歌,我问她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她说,就叫“山歌”,就是在家一边放牧一边唱的歌。歌声完全是原生态的,嘹亮而悠扬,从歌声中你仿佛看到了广袤的青藏高原,一望无垠的草场上飘着朵朵白云,那歌声是空中的雄鹰,是那成群成片的牛羊。但这种唱法从技术上不能延长她们的艺术生命,从需求上也不能满足五年后成为一名演员的标准。对于这些学生的培养,如果按照现有的教学模式是行不通了,因为一无教材可用,二无经验可循,三无从旁助力。

藏族学生五年学制与在校学生三年学制学习的时间不同,培养目的具有其特殊性,从而决定了培养方式也不能相同。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在教学曲目的选择和应用上,以往的教学在曲目上有很多教材可以参考,方式方法很系统、很成熟。但这次,既没有教材可以选择也没有经验可以借鉴,藏族歌手歌声高亢嘹亮,歌曲音域宽广,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且演唱方法独特,西藏民歌丰富多彩,风格迥异,品种繁多,藏族大部分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唱法与内地的演唱风格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该如何培养,该如何选取合适的教材呢?顿时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选择了合适的教材,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年级,不同程度训练学生的歌唱能力,让学生全面而有重点地吸取艺术营养,同时提高对作品的理解能力,树立良好的艺术审美情趣。金铁霖教授讲过:“在我培养民族声乐学生的过程中,始终都注意把握住‘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性’这几个方面,并把它贯彻到整个教学全过程中,只是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罢了。”所以,我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能演唱好本民族的歌曲,还要能够演唱好多民族、多类型歌曲,在保持其民族特色的同时能够运用科学的演唱方法延长他们的艺术生命。除了这些方面,还必须考虑到学生在毕业后迅速要成为一名能上台的演员,回到西藏服务于当地的广大群众,所以在教学曲目选择上必须慎重。在教学初期,我对未来几年教学内容做了一个大体的规划,在选择演唱作品时,决定把藏族歌曲放在第一位,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寻找,选取了昌都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出版的歌曲集《相约三江》、代尕老师搜集整理的《玉树藏族民间音乐精选》、洛松尼玛老师的歌曲集《腾飞的西藏》,以及一些近几年新创作的优秀藏族原创歌曲,这其中包含了昌都地区各个县的优秀曲目以及原生态歌曲等多种演唱风格的作品。其次为汉语言作品,来源于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金铁霖声乐教学曲选》、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声乐曲选》、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编中国声乐作品选集》以及《声乐曲选集》《中国民族声乐教材》等,这里面包括多民族创作歌曲、歌剧选段、艺术歌曲,极大丰富了教材的内容,在这些教材的支撑下,开始了有序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演唱曲目分为了三个阶段,首先是初级曲目阶段,基本处于学生的一二年级,以打基础为主,作品音域基本处于中低音区或刚进入头声区,在乐句上不宜过长,跳跃不大,力度适中。在藏族歌曲上选取了由代尕老师搜集整理的《玉树藏族民间音乐精选》,这是一本包含了昌都地区多个市县的民族民间歌曲的曲集,例如,其中有一首《好时光》,作品短小,旋律优美,简单易学,音域控制在一个半八度以内。这首作品运用了藏族歌曲原生态的演唱方法,演唱时在音色上极具地域色彩,曲调极具西藏民族风格,歌词部分运用藏语演唱,适合初学声乐的藏族学生。在演唱这首作品时,保持它原生态的声音特点,在演唱上运用真假声混合的方法,避开完全用真声演唱的习惯。如果声音状态不理想也是正常的,这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科学的演唱方法”会让艺术生命更加长青,而纯粹的原生态演唱方法并不适合大多数人、大多数演唱作品,所以,用这样一首藏族学生在语言上更能贴近的作品来练习,对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我还选取了由昌都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出版的歌曲集《相约三江》,例如,其中的歌曲《美玉草原》,这是一首用汉语演唱的藏族歌曲,歌词朗朗上口,对于普通话还不太标准的藏族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在声乐学习中,“咬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其中由“咬字”带出了位置、气息的控制、声腔的运用诸多方面,这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在演唱藏族歌曲的同时,汉语言作品的学习同样重要。例如《绒花》,刘国富、田农词,王酩曲,一首耳熟能详的作品。“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铮铮硬骨绽花开,漓漓献血染红它……啊,一路芬芳满山崖”,这首作品短小而精练,旋律优美,利用这样的作品对解决初学声乐的藏族学生的咬字、呼吸,对真声演唱过度依赖和对于开口音、闭口音切换,声母、韵母位置不稳定等问题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对寻求头腔共鸣、高位置、避开喉音过重等方面有积极作用,要求字头吐得简单、准确,字腹要求有明确的支点和稳定的状态,字尾明确清晰,这首作品符合藏族学生这个阶段提高演唱水平及能力的需求。除此外,还学习了湖南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歌曲《渔光曲》等作品,这些都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中级曲目阶段基本处于学生三年级左右学段,虽然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在作品的选择上也有一定的差异,但这个阶段的学生所演唱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共性,就是演唱的作品具有一定的难度,歌曲在情感的对比上要更丰富,对音域和声音的力度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在曲目的选择上以提高专业水平、丰富教学曲目为主。例如,洛松尼玛老师的歌曲集《腾飞的西藏》中的作品《我的梦》,歌曲旋律优美,音域宽广,要求演唱者具有藏族民歌高亢嘹亮的嗓音,又要能运用一定的喉音色彩润色的装饰音。但无论咬字、吐字怎么样的夸张,在演唱方法上如何运用特殊的演唱技法,都要建立在良好的发声状态的基础上,只是语言风格和个别的技法不同而已,这是建立在共性的基础上突出个性罢了。整首歌曲用藏语演唱,旋律中多有六度的大跳出现,这就要求演唱者的气息要稳,声音位置统一,每一个乐句当中会有代表藏族特色的装饰音出现,谱面的标记比较简单,如果完全按照谱面来完成演唱,整个作品会枯燥无味,必须运用藏族特有的装饰音演唱方式来修饰作品,才能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和色彩。通过对这首作品的练习,学生对演唱本民族歌曲所需要掌握的技术技巧和运用本民族语言演唱所表达出的情感能够做到有效的融合,感情真挚,音色优美,这正是我所希望看到的结果。又例如,歌曲《父亲草原母亲河》,是近现代蒙古族风格声乐作品中的优秀代表作,由席慕蓉作词,乌兰托嘎作曲。同为少数民族歌曲,但这首作品完全用汉语来演唱,歌词像一幅画卷轻轻的打开,给予聆听者无限的遐想,随着旋律情感积累越来越浓郁一步步到达高潮。特别是“我也是草原的孩子啊,心里有一首歌,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这句,一份赤子之情,构建出一幅美丽的画卷。演唱这样的作品,需要有宽厚而松弛的声音,平稳而有力的气息,张弛有度,减少不必要的装饰,用最质朴的声音诠释有张力的情感。情绪饱满的时候,高音的部分,要在良好的发声方法上体现字的个性与特点,在音乐旋律的流动中进行字的转换,统一而和谐的在一条线上保持连贯,清晰自如地表达作品的内容。

又例如,藏族创作歌曲《红旗》,多吉才让词,国庆曲。《红旗》是一首在昌都地区新创作的藏族歌曲,曲调宛转悠扬,歌词通俗质朴,用汉语来演唱完成。歌中唱到“澜沧江在起舞,康巴姑娘笑了,迎面走来金珠玛,共产党来了,草原盛开圣洁的花朵,农田舞出富足的绿……”,这是这首歌曲的第一部分,在节奏上以附点音符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在旋律上平稳而优美,只出现了两个不大的跳跃部分。这样的作品能够很好地展现出藏族学生漂亮的音色,经过两三年系统的声乐学习,她已经可以比较完整地演唱这样的作品,特别是在歌曲的后半部分“啊,昌都,我可爱的故乡,甜美在人民脸上绽放,欣欣向荣的藏东大地,永远跟你走,红旗,永远高举你,红旗……”,演唱松弛而张力,声音明亮而悠扬,使用了科学的演唱方法并没有丢掉这首歌曲的民族色彩,这才是最重要的,证明学生是带着思考来学习的。无论是演唱藏族语言歌曲还是汉语歌曲,咬字、位置、音色的统一,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练习和努力解决来这些问题,这是专业水平提升的表现,懂得思考下的学习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最后,进入到高级曲目阶段,基本上是学生在四五年级的时候,作品的难度较大,音色、音量、控制的要求都比较高,曲目的音乐感情对比和音乐对比都很明显,曲目的篇幅也较长,是对演唱者能力的一个考验。因为马上就要回到昌都实习,所以在作品的选择上要更加接近实际需求。选取了一些深受广大西藏地区大众喜爱和新近创作的汉语言及藏语歌曲,为接下来“毕业即登台”这样一个要求打下良好的基础。

比如,藏族歌曲《腾飞的昌都》,洛松尼玛词,布泽嘎曲,是近几年新创作的一首优秀声乐作品,整首歌曲恢弘大气,旋律优美流畅,歌词唱出了新昌都的美丽和昌都人民对美好生的歌颂与向往。“在雄鹰的翅膀上,飞翔着传奇的故事,在传奇的故事里,熟悉了腾飞的昌都,雪山最爱是昌都,江河最亲是昌都,我的痴情我的拥抱,总是沿着你向前流动……”这首歌曲第一段用藏语演唱,第二段用汉语演唱,两段突出两种语言的特点,在歌词的辅助下唱出不同的层次,堆积出更加强烈的冲突感。通过对这首歌曲的练习,对少数民族汉语言歌曲的风格和本民族语言与汉民族语言融合的演唱风格,在理解和演唱的实际运用上都有了质的进步。歌曲音域跨度大,旋律变化丰富,从演唱上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经常会出现四度或六度,甚至八度的大跳,声音还要保持稳定,突出藏族人特有的高原音色,这考验了学生的演唱能力,声音的统一性在演唱的过程中有了进步。再如,藏族歌曲《再唱山歌给党听》,索朗旺姆词曲,“再唱山歌给党听,我把歌儿献给你,五十六民族同唱一首歌,我们一起再唱山歌……”这是在老歌《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基础上再度创作的一首歌曲,旋律清新优美,歌词通俗易懂。这首作品在演唱的技术技巧上难度不是很大,但需要保持饱满的情绪,用嘹亮的歌声表达各族人民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学生在掌握了演唱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藏族“有歌必舞”的特点“载歌载舞”,这首作品在后来的每次演出中都取得了非常好的现场效果。声乐训练中的技艺平衡,让学生技术有的放矢,这样的作品对学生全面的提高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辅助作用。还有,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由雷佳老师演唱的创作歌曲《乡愁》,黄石作词,孟庆云作曲,也是纪录片《记录乡愁》的主题曲。在雷佳老师深情动人的演唱下,这首作品传唱大江南北,让听者为之动容,该作品在2019年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这是一部以乡愁为感情基础,以优秀文化为核心,歌颂了中国传统美德的优秀民族声乐作品。由藏族学生演唱,既唱出了远离家乡的离愁别绪,又带有藏族民歌风格的处理,别有一番情绪在心头。除此之外,还选取了一些近年来创作的极具藏族特色的如《青藏高原》《天路》《珠穆朗玛》《走进西藏》等耳熟能详的作品充实到教学曲库中,这些优秀的作品都深入人心,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对于学生未来的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五年的学习,演唱曲目诸多,不能一一罗列,只能选择出这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加以叙述。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加大对演唱作品量的积累,对演唱作品的难度、音域和声音的力度,对演唱者音色、音量、控制,音乐的感情对比和曲目的篇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对演唱者能力的一个全面考验。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和个人风格的不同,选择了不同的练习曲目,考虑到未来工作的需要,学习过的作品除了跟钢琴伴奏外,其中的大部分歌曲完全按照演出的标准和要求跟电声伴奏演唱,这不但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也完善了我们的教学。

经过多年精心的培养,2017年8月暑假期间虽还是在校生却以独唱演员的身份参加了“昌都市第三节茶马艺术节”,演唱《携手三江追星逐月》《天路》等作品,2018年1月还参加了“昌都市庆祝藏历新年晚会”的录制,演唱了《幸福察雅》《再唱山歌给党听》等,同时参加了西藏歌舞团的庆祝“藏历新年晚会”和巡回演出,同年取得了昌都市第二届青年歌手大奖的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如今已经成为活跃在昌都地区的优秀青年独唱演员。

几年以来,对于西藏学生的声乐教学,我坚持“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个观念,严格遵循教育的规律,并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指导工作。若一名少数民族歌手失去了本民族的语言与特点,就失去了他的根基,失去了民族性,从而失去了他的光彩。“在保持其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演唱本民族及其他民族及语言的歌曲”这是不变的指导思想,无论教学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这个大的方向从未改变过。从教学成果上来看,作为专业教师倍感欣慰,证明对藏族学生声乐教学作品的探索与选取在实践中是可取的,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毕业生并快速地适应了舞台的需要,成为了一名深受当地人民群众认可的演员,这就是对我这五年教学最大的鼓励和肯定。

猜你喜欢

昌都藏族声乐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西藏昌都边坝县某滑坡发育特征及防灾思考
The Light Inside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演变》《藏族少女》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昌都三江流域的新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