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音乐美育的功能浅析

2020-11-04白雪锋

北方音乐 2020年24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美育精神

白雪锋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长治 046000)

当下的我们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时期,作为为国家培育接班栋梁的高校来讲,紧跟祖国发展步伐,不断更新知识技能教育和德育美育教育,树立新时代高校风貌,与时俱进,是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教育部2019年发布的教体艺〔2019〕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在意见中,对我国高校美育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并划出了重点任务,点明了举措。

音乐美育在高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育人作用与地位,是提倡素质教育的重要且必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独特的且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性,更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易于接受的思想政治传播手段,通过音乐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们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们处在信息接收形式广泛、娱乐生活丰富多样等信息高速发展变化的环境中,主动与被动地接收着不同价值观的信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学生们将如何分辨与选择,是高校的教育与引导的职责。大学生们正处在人格完善、累积学识、价值取向、思维发展的阶段,仅利用学校的思想政治课进行教育教学接受度不是很理想,需要通过音乐这种轻松的媒介形式,传递政治思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强国爱国精神,音乐美育因此凸显出其教育意义和思想传递的重要性。

一、音乐美育促进高校学生个体发展的功能

音乐美育是高校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内在需求,高校教育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和全面教育,提倡素质育人。这就需要关注学生作为一个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正好迎合了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内在需求。个体发展需要理性与感性的协调,而音乐作为感性教育的手段,具有唤醒人性、完善人格的作用。音乐美育还具有启发和提升学生对美感的审视与判断,对学生的心灵和人格予以塑造的作用。

音乐为学生时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创造条件。大学时期是人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学生们要受到世界、社会、网络、文化、学校等多方面的影响,高校音乐美育可以用形式多样的音乐教育活动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充分利用音乐对思维、思想的引导和教育能力,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时代栋梁。

音乐美育通过不同音乐形式关注到每学生个体的不同需求,以音乐的形式教育大学生,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正能量、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美好和谐的大学校园环境氛围,在这种环境里形成良好的人格。在音乐育人的过程中,音乐将对“真、善、美”的追求引导大学生摒弃思想的腐朽和糟粕,净化和升华内心,强化人格养成与创新,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音乐美育有助于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功能

音乐起着心理辅助的作用,丰富人的感知,增强人的心理满足感。

音乐美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受美育思潮的影响。它主要培养人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增添人们生活的情趣,是将音乐美育作为人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存在。

音乐在被接受和被欣赏的同时,丰富着人最纯粹的内心感受,以往的经验和未知的体验交错而来,启迪智慧和灵感,唤醒人性的感知。不同的人可能对其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但是都能从中找到符合自己的精神享受,令人动容动情。不论是悲伤、还是欢乐,这种魂牵梦绕、身临其境的精神感受,都能让人从中宣泄个人的情感。因此,在调节心理健康方面,以情感表达与感染为主要特征的音乐活动对异常心理健康方面的情况有着独特的调节作用。

音乐作为美育的一种媒介,在传递思想的同时,首先是表达情感和描述画面。这有益于调控学生的负性情绪,培养学生健康情感表达,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等。很多的负面情绪和负面心理都能在音乐活动的感染下获得疏导。通过一定的音乐美育教育,不但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还能培养学生对于美得感知与欣赏能力,引导学生形成一种和谐、健康的心理常态。

在当今信息化大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异常心理问题普遍存在,音乐美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它通过优美的旋律向大学生传递真、善、美的人文主义精神,通过音乐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大学生高尚的情操,促进了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三、音乐美育提高高校学生德育素质的功能

音乐美育是利用音乐给大学生带来精神上的审美体验,引导高校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如何发现、探索和创造,丰富人生体验,让大学生在音乐中体会不同的情感与人生,发现美、感受美,领悟人生。它指导学生在学习与生活发展成长中,追求和谐自然秩序,并且懂得道德的重要性。让自己抛弃内心深处的阴暗面,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追求与音乐同样文明、优雅的品质,使得大学生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三观,并激励他们弘扬正能量、面对问题积极向上,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由于音乐具有特殊的审美功用,人们通过寓教于乐达到道德情操的教化目的。学校的音乐教育担负着移风易俗、教化人心的使命。高校中的音乐教育,首先注重的是道德修养。音乐美育对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音乐艺术教育是一种内化的教育,间接地影响人们的成长与发展,在其中起着有益的作用。它本身蕴含着具有性格特质思想内涵,在生活中带给人们启发与创造灵感。音乐美育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手段,通过它可以给大学生以直接或间接的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四、音乐美育培养高校学生创新协作精神的功能

音乐美育提高大学生团结凝聚力,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创新协作精神。

利用不同的集体音乐活动形式,能够促进和激发学生们的参与性与协作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为了完成一个完整且成功的集体协作音乐作品,学生们需要从不同方面进行问题解决,达到最后音乐作品所需要的要求。而老师在过程中起到指向、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在其中的团结协作作用。

在音乐活动的进行过程中,也是学生感受、分析、创新的过程,通过旋律、歌词、创作背景等了解音乐作品,感受感知其中所含括的社会正能量和核心价值观。在各类文体活动中,鼓励学生多尝试、多实践、多参与,在活动中创新音乐活动表现形式,发掘高校学生们的创新思维。

五、音乐美育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与引导的功能

音乐美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着独特的教育特点和教育能力,具有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没有的天然亲和力。音乐美育利用音乐这个媒介讲述故事、表达情感、弘扬精神,对大学生个体发展有益,更能提高审美,规范思想,引导价值观念,还能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一)主旋律音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功能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音乐美育教育不仅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的要求,而且它的影响也在不断加强。主旋律音乐是我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以音乐表达的形式形成的一种新时代、新社会、弘扬正能量的主流音乐类型。高校大学生们通过对主旋律音乐的接触和学习,在思维、意识、心理上都表现出政治教育的影响。主旋律音乐教育是以育人教育为宗旨,用音乐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各个方面的发展,在主旋律音乐的宣传与熏陶下,培养核心价值观理念,真正发挥主旋律音乐的思政育人功能。

主旋律音乐是我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国家情怀、红色文化、民族精神等对国民红色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一种常见的思想教育方式。在悠久的历史文明背景下,融合了优秀且熟悉的音乐元素,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将主旋律音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发挥具有音乐特点的教育功能,使学生通过音乐这种媒介更易于吸收思政知识,提升思政教育的成效。在主旋律音乐中,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社会正能量。在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同时,深化强国爱国思想,提高道德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实现高校育人的综合全面发展。

主旋律音乐包括以往的革命歌曲、民族歌剧,以及现在歌唱新时代的祖国和人民的美好生活的音乐作品,其中有很多的作品都适宜作为高校音乐美育教育的素材。如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我的祖国》《歌唱祖国》《走进新时代》《大中国》《我和我的祖国》《信仰》《复兴之路》《不忘初心》《天路》等,还有民族歌剧《白毛女》《洪湖赤卫队》《沂蒙山》等音乐作品。

(二)以经典入手、以红色精神入手、以民族精神入手

将音乐与故事、情怀、精神相结合,让学生们体会音乐、感受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这个概念被不断提出与深入,各个高校都在积极进行着教育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应该从所处环境、自身特点展开音乐活动,开设创新性强、易于接受、教学效果好的音乐课程和音乐活动。高校音乐公共课不仅需要利用好通用教材,还需要融合地方特色,促进音乐美育的顺利展开,以经典入手、以红色精神入手、以民族精神入手。例如,我所在的院校地处山西省,山西是民歌之省,也是红色革命文化基地,有着丰富的民族音乐和革命音乐文化资源。使用这些优秀的红色歌曲、红色故事、山西民歌等开设特色音乐课程或融入现有音乐教学活动中,利用音乐形式讲述红色故事、革命故事、山西故事、中国故事,非常易于对学生们进行美育思政教育,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最容易让人产生情感共鸣。

(三)利用音乐媒介讲述中国故事,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强国精神

当今的中国在各个领域中无不彰显着大国形象,并时刻向世界弘扬正能量,这种传递与宣传就需要我们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表达中国态度,树立中国形象。音乐无国界,音乐即是一种通用语言,用音乐的形式把中国精神传递到世界每个角落。对外让世界了解中国,对内要唤醒国人家国情怀和民族气节,培养每一个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感,让民族音乐在国人心中占有重要之地。我们在学习西方文化思想的同时,不忘对传统的优秀民族文化的学习。爱国情怀、强国精神都能在主旋律音乐中体现出来,它通过富有特点的音乐创作形式和激励人心的语言,帮助高校学生了解我国悠久历史、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强学生们的爱国情怀,这种形式大大地改善了传统的教育模式。

(四)利用音乐美育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和中华优良传统文化

在很多革命音乐等主旋律中,都在宣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物质生活富足的时代,对改变大学生奢侈浪费现象,发扬艰苦奋斗作风有着重要作用。将这种教育形式引入思政教学和学生第二课堂等活动中来,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当代高校大学生,提醒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继承优良传统文化,将他们培养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具有高尚品质的人。

音乐美育在大学生成才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凸显出来,它既是国家要求的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高校学生个体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借助音乐这种媒介形式,拉进大学生接收思想政治教育的距离,将思政教育融于音乐情感体验之中。

在当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环境下,随着祖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人们不单单满足于物质生活的丰富,美好生活还应体现在精神需求的追求与满足。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顺应需求趋势,引导大学生吸收经典音乐精神文化,丰富精神生活内容,并有能力辨别糟粕文化,提高个人的艺术和文化素质,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综合发展。发掘好音乐美育在高校中的教育功能,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成才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与职责,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祖国需要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栋梁之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美育精神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论公民美育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